•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摩托车交通肇事成因并建议

    时间:2010年09月0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摩托车违法行驶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影响道路交通安全,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至*月,**市**区法院共审结涉及交通肇事的刑事案件*件,其中因摩托车违法行驶引发的有*件,共造成*人死亡,*人受伤。对此,该院通过深入分析调研,将摩托车交通肇事的成因和防范的对策建议简析如下:

        一、摩托车交通肇事的成因

        一是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淡薄。摩托车驾驶员交通法律意识淡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车主未依法上牌办证,超速超载、酒后驾驶、无证无照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同时,不少行人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闯红灯、横穿马路、搭乘超载摩托车等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道路交通配套设施滞后。一些路段路况较差、路面狭窄,没能得到及时维护,部分道路的险道、弯道也未设置警示牌,一些路段交通信号灯损毁,没有得到及时维修,严重影响车辆安全行驶。

        三是执法监管力度不够。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较为普遍,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加之摩托车违规行驶,使得摩托车交通肇事案件居高不下。由于警力不足,一些乡村公路处于失管失控状态,部分私自改装、拼装车辆及报废车辆也行驶在马路上,给交通安全埋下严重隐患。同时,摩托车交易混乱,一些无证、无险的车辆几经转手,一旦发生事故,受害人的损失得不到保障。

        四是交通违法惩处不够。对一般的交通违法处罚普遍存在重罚款轻教育,不少驾驶员多次违法违规,屡罚屡犯。同时,法院对交通肇事的刑事处罚较轻,大多数被告人赔付受害人后被判处缓刑,对交通肇事者震慑力度不够。

        二、防止违法驾驶摩托车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建立多部门协作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定期深入社区、乡镇、学校等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坚持惩罚与教育“两手抓”,对有严重违规行为的驾驶员,在给予处罚之余,还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二是积极改善道路交通条件。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争取资金,鼓励群众出资出力,积极修缮道路,完善各种交通标志标线,不断改善道路通行条件。

         三是职能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交警部门应严把摩托车驾驶员考试关,加大对无牌无证摩托车的打击力度,集中开展摩托车专项整治活动,严惩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等违规行为。加强对摩托车交易的管理和整治,坚决查处非法拼装、销售摩托车的违法行为。

        四是依法妥善审理交通肇事案件。法院在量刑时应综合考察被告人主观过错、认罪、赔偿等情况,同时做好判后释疑工作,避免群众产生“赔钱减刑”、“赔钱不坐牢”等错误思想。

        五是规范和落实强制责任险。交管部门加强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和强制责任险的宣传教育和监管力度,使广大摩托车主能自觉、主动购买保险,确保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及家属能得到足额赔偿,同时减轻肇事人的经济负担。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加强公安民警队伍建设
  • 下一篇:以实战应用为核心 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