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庆中秋交通管理的思考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即将到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中秋节:9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国庆节10月1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从9月18日至10月15日,工作日和休息日被分割为多个部分,假期12天,工作日16天。其中9月19日、25日为中秋节借调的上班日,9月26日和10月9日为国庆节借调的上班日。这样借调休假的结果是国庆节休假7天后,上班两天又要休息一天。无怪乎,这个放假规定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被誉为“史上最折腾的假期”。人们企盼的一年一度的黄金周,势必是成假期人流、车流骤增,道路交通压力大,交警安全护卫责任重。公安交管部门应如何应对“最折腾的假期”,做好中秋国庆假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任务。笔者试从假期的特点,对如何筑牢道路交通安全第一防线,保障“双节”期间道路交通安全,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为国庆、中秋节创造一个稳定、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确保广大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的道路交通特点
由于国家对法定假日的调整,加之今年中秋、国庆不是接踵而来,是擦肩而过,形成了假期、上班、再假期的间断性,与此相伴,从9月22日中秋假期开始,我国将迎来三次道路交通压力流,即回乡探亲流、亚运前奏流、外出旅游流。这三流将对道路交通形成何种态势,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什么压力?
(一)中秋国庆假期民众出行规律和特点。因为从9月18日至10月15日,上班族的工作日和休息日被分割为8部分,所以这个中秋、国庆假期被众人誉为史上“最零碎”、“最折腾”的假期,因而民众就过得特折腾。首先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团圆节日,相当数量的民众会选择中秋假期短途外出,或与家人团聚、或探亲访友,带来第一轮的交通压力流。其二中秋收假短期休整后,借助于秋高气爽的适宜气侯,许多人将选择于国庆假期外出旅行,形成第二轮的交通压力流。其三是广州亚运会的前奏,人们会利用中秋、国庆假期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到亚运会址走走看看,感受即将到来的亚运会的氛围,从而形成第三股交通压力流。
(二)中秋国庆假期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压力。在这个“最折腾”、“最零碎”的假期里,道路交通将呈现三个特点形成十分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首先是车流波动大,中秋假期开始,我国将迎来一个短期的短途高峰流,然后开始回落。而一些具备公休和婚假的公民,中秋过后便开始外出,交通流量将缓慢回升,从10月1日起,将迎来本年度“黄金周”车流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交通安全工作压力将显得十分巨大。其二是线路繁忙交通压力大,由于假期内,出行群众各行其是,乘客流向将以短途的外出、回乡探亲、外出长途旅游三大类为主,这样在短期内将造成相关线路的车流骤增,交通压力增大,事故的概率高。其三是车类多且杂,返乡务工人员、短途旅游者将会选择客运车辆,此期间大客车、中巴车、面包车、的士,合格车辆、不合格车辆就会鱼龙混杂,竞相登场上路,存在着相当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眼下机动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条件稍好的民众,会选择自驾旅游和回乡探亲,由于不习惯长时间驾车,加之路况不熟,就会险象环生,增加了事故的概率。
(三)中秋国庆假期对交警队伍的负面影响。首先是中秋万家团圆,而广大交警要舍小家而为大家,昼夜坚守岗位、战斗在马路上,这就很容易触景生情、出现分神,管理不到位,导致事故的发生。其二是假期交通流量大,交警感到保卫交通安全责任大,心理有压力,在管理中便容易产生急躁情绪,与交通参与者发和争执,导致警民关系不和谐。其三是“零碎”、“折腾”的假期使部分交警产生厌战心理,形成倦怠心态,工作欠积极主动,这就可能给道路交通管理留下盲区盲点,留下了交通安全隐患。
二、做好今年中秋、国庆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主要措施
针对今年中秋、国庆期间民众出行的规律和特点及道路交通安全的压力,笔者认为应强化措施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切实做好今年中秋、国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一)多部门联合,齐抓共管。道路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交巡警部门牵头下,要充分利用社会化资源管理交通,形成“政府领导有力、交警带头实施,各方积极协作,社会全面参与”的良好局面。尤其要发动教育、交通、安监等部门始终站在维护交通安全工作的前列,尽自己的职责,协助、支持、配合交警部门做好交通安全工作,形成多部门联合齐抓共管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强学习动员,进一步强化民警宗旨意识。这是清除“最折腾”假期给民警带来消极影响的一付良药,让全体民警能以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交通安全保卫战中。当前应强化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引导民警按照全会关于“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要求,时刻牢记警察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是最神圣的职业,处此岗位必须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要对人民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真正成为社会的公仆,从而自觉投入到中秋、国庆假期交通安全保卫工作中,宁可苦了我一人,也要带来万家欢。
(三)加强宣传舆论,营造假期安全氛围。舆论是先导,是无形的管控力,要提前介入、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要紧紧围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和“八个一百万”文明交通劝导员活动,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事故预防的重要措施而贯穿始终,积极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首先在假期前,就应注意运用血淋淋的交通事故案例进行典型宣传,讲究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人们尚未进入假期,脑中那根“安全出行”的弦就绷得紧紧,避免在假期乐极生悲。其二要针对假期间旅游、自驾车出行多的特点,在一些旅游线路悬挂宣传标语、横幅,营造路面宣传氛围,在主要景区、各客运场站播放宣传录音、散发宣传材料、摆放宣传展板、设立宣传点等,多角度、广范围的宣传活动,让交通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真正为黄金周期间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舆论氛围。
(四)提前谋划,从严查纠整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对辖区道路交通事故进行认真统计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假期前严抓两个整治:一是有针对性的查处客车超员、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大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震慑交通违法驾驶者,警示广大驾驶员别在假期违法驾车,害己害人。二是要在开展涉牌涉证交通违法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加大对摩托车、农用车、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载人、机动车涉牌涉证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力整治影响路面交通秩序的各类乱源,为中秋和国庆节的到来营造一个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另外,各辖区要在假期前对所有道路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点进行及时整治,确保假期通行路面完好无损。
(五)强化客车管理,全力预防重特大事故。强化客车管理是预防假期交通事故的重点。各级交管部门要建立适时的客运车辆户籍化管理台帐,落实好责任民警的管理职责。要组织民警在假期前深入各客运企业、场站,检查督促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情况,督促客运企业、场站对所有营运客车自行进行安全状况检查,要求所有营运客车全部进行安检,并将安检单存档备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客车,隐患没有消除一律不放行,从源头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六)周密部署,强化路面管控。假期间,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用足测速等科技装备,进一步加强对国道、省道等干线道路的重点管控,并严格落实定人、定路段、定时段、定责任的管理模式,切实落实好责任制,不断提高民警的上路率、管事率与纠查率。各辖区要以假日为切入点,加强各旅游线路和乡村线路的布控,要按照“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的要求,合理调配警力上路,实行24小时轮流不间断巡逻执勤,及时发现、严格依法查纠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不消除违章绝不放行,坚决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对交通流量大的高速公路、国省道、重点旅游线路和重点交通枢纽及平时易堵路段,要重点落实指挥疏导和分流清障措施,一旦发生交通拥堵现象,要尽快清除障碍恢复路面交通,全力保障重点旅游线路的安全、有序、畅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