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安机关如何“优化”环境服务“创业”
今年是全省开展“创业服务”活动年,在整个活动中,公安机关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发挥自己的职责,真正做到公安为社会各界“创业”服好务?这是公安机关应该思考的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矛盾碰头叠加、社会治安压力持续增大新形势下,笔者认为,公安机关应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着力解决当前影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攻坚目标,突出整治重点,强化斗争措施,有效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努力服务理念,着力从思想上全面动员。一是转变思想观念。积极顺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安工作任务需要,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招商引资”的大局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强化服务主动性和社会效益观,真正做到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优质服务。二是转变工作思路。坚持一切从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出发,切实把公安工作视角从单纯的打击管理转变到管理与服务并重上来,把优化投资环境、服务经济建设作为派出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全县工业园区企业众多,企业需要大量现金发放工资奖金的情况,主动推出
“企业取款护送活动”。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公安机关要切合工作实际,培养严谨、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深入企业、深入群众,走近客商、贴近社会生活,用实际行动为企业和群众服务。
二、开展隐患整治,着力解决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始终把群众普遍关心的征地补偿、土地纠纷、拖欠工资等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工作来抓,并整合警力资源,紧紧围绕重点人、事、物、场所,选择提前介入,认真核实,全面排查。另外,还要加大对工业园区等治安复杂区域的维护稳定工作,对排查出的混乱区域,要逐一列出单子、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派驻强有力的工作组,进行综合整治,迅速扭转了这些单位的混乱状况。此外,要对涉爆、涉枪、涉毒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督促限期整改。要通过不间断地整治,促进场所、行业的规范经营管理,减少不安全因素。
三、严打违法犯罪,着力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要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适时组织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加大对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一是狠抓大要案件侦破。对发生的现行大要案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组织强有警力,紧紧咬住不放,攻坚克难,全力破案,做到发一破一。二是严厉打击侵财犯罪。将抢夺、撬盗保险柜、入室盗窃、盗窃等案件作为行动的重中之重,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坚决遏制案件多发的势头。三是全力追捕各类逃犯。组织人员对全县各类逃犯进行全面梳理,严格落实追逃责任制,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各单位、警种和每个民警。精心制定追捕方案,综合运用政策感召、外出抓捕、家属规劝、架网守候等多种有效手段,全力缉捕。
四、完善防控机制,着力破解企业治安防控难题。要完善巡逻防控机制。要在工业园等治安较为复杂、人员密集、案件高发区域、地段设立治安岗亭,由巡警大队牵头负责管理,实行24小时3班倒值班制,每个岗亭要有2名以上巡警值守,负责企业周边巡逻,同时,各派出所多方联系,会同有关部门、单位领导共同协商,组织本辖区的内部单位、居民小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防范活动。全面做好治安防控工作。要壮大治安巡逻队伍。要壮大治安义务联勤巡逻力量,认真抓好协助做好企业周边等治安较为复杂、人员密集、案件高发区域、地段的巡逻,切实提升掌控本地社会治安的能力。要增强单位内部安全。建立完善企业内部安全保卫制度,健全信息收集、巡逻防范、要害部位、内外协作等工作机制,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内部防控网络。同时,根据单位内部治安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内部巡防守护、并将巡防范围向周边适当延伸,以内促外,以外保内,联防联控、确保安全。
五、改革行政管理,着力搭建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一是完善规范窗口单位服务。进一步深化警务公开,以公开促落实,对于执法办案和行政管理工作,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外,都予以公开。通过服务窗口设置警务公示栏、互联网站警务公开平台、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公布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执法结果、公开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办理时限等服务承诺。二是落实企业项目挂点制度。各派出所要对重点企业项目实行挂点联系制度,在各大规模企业、园区项目设立民警室,派驻专班,实行民警驻勤,推行治安承诺,及时解决各种治安问题,不让黑恶势力有插手干预项目工程建设的空间,为推进全县项目建设、加快发展进程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三是建立企业治安预警机制。要对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发生的各类损害企业合法利益的案件进行梳理、研究,分析发案特点,将防范对策编制成预警信息,及时向企业发布,使之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防止被盗、被骗等案件的发生。同时,主动加强与企业保卫部门的联系,做到相互熟知,相互配合,共同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四是完善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在服务中建立“四快”机制:要提前介入,快速固定证据;要快速追赃,帮助企业挽回损失;要及早审查,快速刑拘、报捕;要快速与新闻媒体、企业等多家联系,及时宣传报道,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确保不贻误企业发展。
六、构建三个和谐,着力构建宽松发展环境。一是积极构建警政和谐。紧紧围绕经济中心工作,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和坚强后盾。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与综治、信访、工商、国土、城建、农林等部门建立每季度一次的联席会议制度,努力形成工作的良性互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不断提升服务经济建设、构建社会和谐的工作合力。二是积极构建警企和谐。要积极探索服务企业的新举措,拓宽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沟通渠道,创新开展“三联三帮三促”活动,“三联”即每位副科级以上干部联系一家企业、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联席会、每年与企业举行一次联谊会;“三帮”即帮助企业提供法律政策服务、帮助企业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三促”即促进执法更加规范、促进环境更加优化、促进企业更加壮大,真正营造“亲企、安企、便企、护企”的良好氛围,切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三是积极构建警民和谐。重视做好联系群众、争取群众的工作,真正把群众作为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的坚实靠山。切实深入社区和农村,融入群众,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主动消除群众的误解,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主动了解群众的期盼和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群众的贴心人。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