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安机关管理效率之浅见
创新社会管理,是“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公安机关要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创新公安机关内部的管理机制,提高公安机关自身管理效率,挖掘队伍潜质,调动民警的责任心与工作主动性,使有限的警力和经费发挥最大的效能。
一、制约公安管理效率的因素
当前一些地方公安机关管理效率不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观念问题。虽然我们一些领导同志也谈效率、效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每天忙忙碌碌于具体事务,习惯于不停地开会,不停地讨论,把自己囿于具体事务里忙得不可开交,并认为自己在踏实工作、在认真管理、在尽职尽责,而很少考虑警务工作的成本和效益,也不注重工作效率。
(二)素质问题。一是管理者素质方面。现在公安机关基层领导大多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干出来的,自身素质和工作热情都较高,也干出了一些成绩,但毕竟未经过系统的管理学习及训练,同时由于工作繁忙和自身认识局限,没有时间也没有注意到要去充实管理方面的知识,因此,一些领导的管理活动有时凭经验,带有一定的主观特性,不能全盘考虑工作,不会十个手指弹钢琴,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甚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事倍功半。二是被管理者即普通民警的素质方面。管理者的组织指挥活动最终要靠被管理者去落实。如果被管理者素质不足于承担管理者赋予他的职责,那么管理效率自然就要大打折扣。
(三)机制问题。一是在用人机制上,当前我们选拔使用领导干部,较多的是从政治思想素质上进行考察,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往往忽略了对其作为管理者应有的管理素质、能力的考察,有的同志做业务工作是好手,却未必适应做管理工作。二是在组织机制上,有些地方公安机关机构设置过多过细,警力配置不科学,头重脚轻,机关人员臃肿,基层警力不足,岗位职责不明确、工作程序不明确,造成职能交叉重叠,管理层次过多过乱,管理效率也就自然随之下降。
(四)环境问题。在客观环境方面也存在影响管理效率的因素。其一,管理是个系统工作,一个管理者只是管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即使某个管理者具有高超的管理水平,但其他环节的管理者如果存在缺限,形成制约环境,同样会降低管理效率。其二,公安机关许多管理活动牵涉到外部组织,这些组织的管理效能如何同样会给公安机关的管理效率带来影响。其三,外部信息的滞后性也会降低管理工作效率。比如在警务活动中,如果各类信息传递的速度不快,反馈滞后,就会使公安机关不能根据变化的情况迅速作出反应,导致贻误战机,降低管理效率。其四,科学技术水平,一般来说,科技水平越高,管理效率随之提高。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人们一提到管理,就认为是政治家、企业家的事,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对队伍管理机制建设仅限于立几个制度,下几个文件,未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管理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因而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强的措施。
(二)成本意识不够强。公安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大多数警务活动只具有社会效益,而不具有经济效益,使得在警务活动中往往不计成本,不会注重以最少的人、财物去完成一次警务活动。因此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一方面公安警力、经费紧张,一方面大量警务活动在不必要地高成本运作,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影响了公安机关管理效率。
三、提高公安机关管理效率的途径
(一)科学定岗定责和考核。公安机关部门、警种较多,其职能和专业各不相同,应该使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职、权、责清晰,避免出现推诿、拖拉现象。每个部门、警种都应确立自己的总目标和阶段性具体目标,并围绕着总目标和阶段具体目标进行组织管理。因为如果总目标不明确,就会迷失前进方向;如果阶段具体目标不明确,就会混淆所要解决的主次矛盾,工作上便没有什么高效率可言。在对各部门、各警种科学定岗、定责的基础上,还应建立一套针对性强的科学的量化考核体系与之相配套。
(二)培育良好工作氛围。管理者的职责不仅表现为自己勤勤恳恳地做事,更表现为发挥下属每个人的特长和作用。公安机关是由个体的公安民警组成,各项职能最终要靠个体的民警来实现,给民警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提高公安机关管理效率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我们常说的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从优待警等等,就是要使每个民警都能够同心同德工作,形成最大工作合力。具体来说,一要建立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使干好干坏不一样,形成民警积极工作的“拉动力”;二要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干警产生“危机感”,形成民警努力工作的“驱动力”;三要建立从优待警机制,使民警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形成队伍“凝聚力”;四要丰富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优化警营文化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加强规范化建设。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无疑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管理规范化要求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程序明确、工作环节衔接有序,确保每个人明确岗位职责要求,明确每天的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流程,而不需事事请示领导,使领导能摆脱具体事务的干扰,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对全局工作的统筹安排把握上。同时,管理规范化还要求明确管理层次,科学设置机构,理顺内部关系,确保管理高效,警令、政令畅通。当前,应重点抓好三大规范化建设,即民警行为规范化建设、警务工作规范化建设、警务保障规范化建设,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
(四)强化教育培训。要全面加强民警的素质建设,对普通民警应注重其业务素质的培养,使其能胜任担负的职责;对领导干部应注重培养其管理素质,即组织协调、统筹安排的能力,使其能胜任所担负的管理职责。
(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战斗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单位的管理效率。如果班子成员之间互相制约、拆台,那么管理就不能顺利实施。要落实民主集中制,每个领导成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然后集中讨论,作出决策。实行必要的集中,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要改革考核机制,对领导干部的考察考核,不能光看其是否忙忙碌碌,是否完成多少工作量,更应重点考察其管理职能完成得怎么样,是否具有明确的思路、正确的方法,是否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对策,是否能及时控制调度全局。事必躬亲,未必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