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近期,为摸清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状,查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适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问题,探索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组织全处同志深入到**市阿城区、**区、**市、**市和****分局等单位开展了调研活动,并形成了推进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过全省各级宣教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网络化覆盖、立体化推进、社会化实施、个性化发展的态势,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已初具规模。
(一)建立完善了工作运行机制制度,为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从全省总体情况看,基本上形成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人抓事、有钱干事、有制度保障干成事的局面。一是组织保障到位。“五五”普法启动以来,在各级成立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工程的同时,全省各市地、系统全部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纳入到省直和各市(地)党政机关年度考核目标;全省有**个市地(**除外),*个系统配备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两年来,各市地调整充实普法办工作人员**名。二是机制保障到位。我们与省委宣传部、省农委、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等厅局联合制定下发了“法律六进”的*个实施方案。共制定下发了**余份文件,其中具有长效机制的规范性文件**个。全省统一印制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记录、记事本》和《法律广场、法律大集活动日志》等,确保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三是队伍保障到位。目前,全省建立和培训了*支队伍。即:省直机关联络员队伍;学校法制副校长队伍;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农村法律明白人和乡、镇、街道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企业法律顾问和中层管理人员;通讯报道员队伍。为使这六支队伍充分发挥作用,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培训网络,成立了全省及各市(地)“五五”普法讲师团。两年来,共举办各种培训班***余期,*万余名普法骨干接受了培训。四是经费保障到位。经过两年的努力,全省各市地、各系统的普法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按全口径普法对象计算,人均经费达到了*.*元,最多的达到*.*元。
(二)坚持“四个结合”,提高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社会效益。一是与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为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与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两年来,全省各级广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把法制宣传渗透到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经济合同及土地承包合同签订、律师参与信访、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环节,引导公民依法正确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解决矛盾纠纷,使群众牢固树立“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的理念。二是与关注民生热点、规范执法行为相结合。为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我们与省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生活报》联合组织开展了“关注民生热点、规范执法行为、建设法治政府”活动,通过在省级报刊上开辟专栏,倾听群众呼声,邀请法学专家和相关部门领导座谈、开办新闻会客厅等形式,集中解决因立法不到位,管理缺位和行政管理职能交叉,以及行政执法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所引发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各地充分发挥了法制宣传教育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教育引导功能,主动协调公安、交通、教育、工商、安全生产等部门,围绕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煤矿生产、森林防火等方面,大力开展专项治理,形成了强大的法治舆论氛围。三是与创建民主法治单位活动相结合。结合全省实际,重新修订了民主法治单位评选标准,将法制宣传教育内容纳入到民主法治单位评选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年,按照新的评选标准,全省有***个单位被省委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省民主法治单位”称号。**个村被司法部、民政部授予第三批“全*民主法治示范村”。四是与法治文化建设相结合。**市开展了法治公益广告征集和校园法治歌曲传唱活动。**市通过企业赞助制作了可移动的法治宣传漫画图板,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法制宣传楼道”文化。伊春市在广场、路口、地标性建筑上设置大型普法宣传标识。全省**%的村、屯开办了法制宣传小广播,形成各具特色的浓厚法治文化氛围。
(三)创新载体和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有声势、有规模、有影响的活动。一是开展了“法律广场”、“法律大集”活动。根据全省的气候特点,城市以区、县以司法局、农村以乡(镇)为单位,每年*月至**月中的每月第三周开展“法律广场”活动;每月的乡(镇)农贸大集日开展“法律大集”活动。全省统一标识,统一时间,固定活动地点,活动不要求规模,只是让老百姓养成习惯,如有法律问题,知道在每月的固定一天,到固定的地点去寻求法律帮助。各地、各系统突出地域和行业特色,针对不同时期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赋予每个月不同的活动主题。两年来,各地陆续组织开展了**多个主题宣传活动,全省**个部门、行业和系统自上而下参与其中,活动覆盖全省***个县(市、区)和***多个乡(镇),两年受众人数近****余万。在活动中,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制文艺演出活动达*****场次,开展法律咨询*****多次,解答农民法律问题******个。二是开展了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活动。为拓展“法律进机关”活动载体,我们把省内各监狱、劳教所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把服刑人员进行分类,通过现身说法、文艺演出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管理人员接受不同层次的警示教育。****年,我们与省纪委、省监察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教委、省国有资产管理局、省中小企业局联合在全省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警示教育活动。****年*月,在**市、**总局、**、**、**等地进行了*场巡回现身说法活动,直接受教育面达近万人。三是开展“四个一”农民工法治宣传主题活动。利用春节农民工返乡过年时机,在全省开展了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四个一”主题活动,即:一封慰问信、一份法律知识答卷、一张调查问卷、一张法律伴你行服务卡。全省共发放问卷、法律知识答卷***余万份,预约法律服务卡***余万张,收到致“进城务工返乡农民的一封信”征文***余封。四是推行“条形实施、块形管理、目标联动”机制。注重发挥工作“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提出了“法律六进,进进有亮点,延伸有特点”的工作要求。“法律进机关”中把重点放在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学法用法上,编印了机关干部学法用法考试汇编,与人事厅、法制报共同开展了公务员法律知识竞赛,参赛人数达**.*万人。“法律进学校”中把重点放在法制副校长的培训和开展“小手拉大手”、学校学法与家长学法的互动上。“法律进乡村”中把重点放在培养法律明白人、设立法律图书角、开办法律农家院、法律顾问进万家和法律服务人员定期到村屯提供法律服务上。“法律进社区”中把重点放在社区与大学生对接,与律师事务所、司法所结对子,开展预约式法律服务上。“法律进企业”中把重点放在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和企业工人班前会学法制度上。“法律进单位”中把重点放在依法管理和营造法治文化氛围上。为推进“法律六进”工作,我们在每“一进”中都树立了不同层次的典型。先后总结推广了**市“万名大学生进社区”、大兴安岭地区“法庭进社区、进乡村”、**市“三联一聘”、*县“法律大蓬车乡村行”、**县“法律农家院”、双城市法律电影进乡村、**社区的“法律楼道”建设等**多个典型经验。在典型推广上,搞对口式推进。坚持召开各项推进会议时,请省、市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对口单位主要领导参加。两年来,先后召开了*县、***个“法律进乡村”现场推进会,召开了鸡西“法律六进”工作现场推进会。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工作理念、创新手段、服务水平、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符、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对法制宣传教育需求的不断变化,宣传内容和宣传手段有时跟不上形式发展需要,宣传手段落后,网络、电视等现代传播手段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全省法制宣传教育队伍专业化水平与社会期待有一定差距,各级宣教部门经过法律专业正规培训的人员较少;三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有重外部,轻内部;重基层,轻机关的问题;四是全省还没有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区创建活动。
三、明确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定位
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完善发展机制。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路,找准科学发展与工作创新发展的结合点,准确把握工作定位,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一是要在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上有新突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持续创新发展,离不开完善机制保障。我省拟出台《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细则》,充分发挥法研所、法学会行业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按照条形实施、块形管理的方式,确定牵头单位,实现目标联动,整合社会职能,建立形成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大格局。创新和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检查、考核、评估、保障和监督等各项机制,将其纳入每年各单位的考核目标。从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建设的实际出发,在总结新经验中制定新制度,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梳理。对行之有效的制度,要继续贯彻执行;对不完善和有缺陷的制度,要进行补充和完善,力求实现制度的完整性、统一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要在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思路、内容、形式上有新突破。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前沿理论研究上有新成果,在加强专业队伍研究探讨的同时,加强社会化研究,借鉴社会化理论研究最新成果,指导和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根据社会快速发展的法治需求变化,坚持服务人民群众,结合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施性,及时调整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与内容,不断推进普法依法治理手段的创新,发挥强势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强化网络宣传的互动作用,发挥数字多媒体的快捷作用,探索法律文化阵地的渗透作用。加强信息化服务,不断探索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法制宣传与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创造条件。
三是要在法治城市、法治县区建设上有新突破。将法治城市、法治县区建设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在全省部分城市、县区进行试点,以点带面,试点先行,力争*至*年将法治城市、法治县区建设在全省普及。规范法治城市、法治县区建设内容,从规章制度建设、依法行政、优化经济环境、基层建设、法律监督等方面明确法治城市建设任务,找准法治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规范法治城市建设标准,分类制定创建标准,实行量化管理。规范法治城市建设过程,实行“层层推进”法,把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自上而下开展工作.
四是要在法制宣传教育组织保障上有新突破。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落实领导责任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加强办事机构和人员的调整,注重人才培养,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人才队伍培训机制,提高从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的法律专业化水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