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谈谈社区民警怎样做好群众工作

    时间:2010年10月1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做好群众工作,对于密切警民关系、打牢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当前一部分社区民警还存在着不愿做、不善做、不会做群众工作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派出所整体工作水平,影响了基层基础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社区民警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谈一些具体看法。

        社区警务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对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近几年,派出所警力不断增加,新警增多,尤其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新警,对群众工作的作用感受不深,对群众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往往片面认为公安工作是警察自己的事,不愿意发动群众,单打独斗,对社区警务工作也片面理解为巡控、破案是“正事”,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好事、办实事是“闲事”。忽视了群众工作,也就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造成工作效率低、工作开展难、工作成绩差。

        二是做群众工作畏难情绪严重。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相比,现在的社会群众接触起来的难度相对大了。所以,有些民警在工作中反映“群众太难接触,什么事都不向我反映”,对开展群众工作产生了畏难情绪,见了群众不知说什么,时间长了,和群众的距离就拉大了,开展工作的难度更大了。

        三是对群众工作的目的不够明确。有的民警虽然能够深入社区积极地开展群众工作,如为群众办理户口、入户核查户口与群众谈话、为群众办好事等,但却没有结合这些工作更深一步了解我们需要的东西,忘了我们的根本任务。社区民警通过群众工作,要收集各种信息,要收集各类线索,为现实斗争服务。这些必须时刻牢记在我们社区民警心中。我们做群众工作只是方法,目的是从群众口中得到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有些民警缺乏做群众工作的目的性。

        四是“高学历、低水平”问题突出。近几年,我们招录的新民警都是大学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他们的学历确实提高了,但一些人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却不强,他们对公安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脑子里只是电影电视剧中“神探”的影子,对繁杂而细致的群众工作不知如何开展,见了群众不敢张口,张了口又不知说什么;更有个别民警一见群众脸也红了,说话也结巴了,开展群众工作的水平相当低。

        五是开展群众工作方法简单。有些民警反映在深入社区开展群众工作时,不知怎样去做,有时心里设想的方案很好,而执行起来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工作中常常有一干一有二干二,缺少各项工作的有机结合,也缺乏对群众内心的了解和理解,工作方法单一。例如,搞防范宣传,有的民警在社区设宣传点,用广播喇叭放防范知识,这样广播的声音影响了群众休息,引起群众不满。

        提高社区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有哪些措施

        其一是搞好思想教育,引导社区民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社区民警天天同社区群众打交道,作为基层派出所,必须经常对社区民警进行宗旨观念、群众观念、群众路线教育,使社区民警进一步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意识到自己是党和政府及公安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使者,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加深民警对公安工作根本路线的理解,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是中国特色公安工作的最根本标志。只有扎扎实实做好群众工作,在群众中打下深厚的根基,我们的公安工作方能如鱼得水、无往不胜,从而为开展好群众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社区民警业务工作能力。要使群众积极配合我们做工作,民警必须具备相当的感召力,还要具备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创造警民合力的工作氛围。另外,要有较大的工作魄力和当机立断处理问题的能力,协调各方、找准结合点、圆满解决各种问题。一是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把会做群众工作作为民警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业务培训,尤其是要开展“社区民警如何接触群众”、“如何同群众交流”等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广大民警学会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切实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二是发挥老同志“传、帮、带”的作用。我们有许多老同志,他们有独到的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要采取“老带新”的方法,让他们言传身教,使个人的经验成为全体社区民警的财富,从而帮助新民警尽快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三是培养社区民警的服务意识,用真诚的服务打动群众,赢得群众的信任。要树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公仆意识,自觉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热情为他们解决困难,使群众感受到人民警察爱人民的感情,从而自觉配合我们的工作。

        其三要转变思想观念,把社区工作的重点放在做好群众工作上来。在新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使之自觉自愿地协助、参与公安工作,已成为开展群众工作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而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耐心做好群众工作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因此,社区民警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在社区同群众在一起,深入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耐心做好群众工作,打牢群众的思想基础。一是把握社区警务的定位,大力推行警务公开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全方位了解我们的工作,为开展群众工作提供机制保障。二是学会用群众的语言与群众沟通,学会发动群众、鼓动群众,组织、带领群众积极开展各种群防群治活动。三是加强法制宣传和防范宣传,在提高群众自防自卫意识的同时,增强群众参与治安工作的自觉性。

        其四要改革运行机制,使社区民警真正走进社区、融入群众。一要实行弹性工作制。社区警务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案件高发以及群众最需要的时段和地段,特别是错开社区居民上下班的时段,实行“群众休息我上班”的灵活机动的弹性工作制,合理安排警务室接待群众、入户走访、重点地段徒步巡逻等工作内容,打破以往“群众上班警察上班、群众下班警察下班”的工作模式,从时间上满足民警开展群众工作的需求。二要建立“以房找人”的实有人口管理模式,以适应动态社会治安的特点。“以房找人”,需要切实建立长期、日常性的社区民警入户查访工作机制,将每日入户查访作为社区民警的首要工作,形成惯例、促成规范。三要建立社区人口管理责任倒查追究机制。从追逃、抓获暂住流窜犯罪嫌疑人等方面扩大责任倒查的渠道,促使社区民警走进社区,融入群众,切实加强实有人口管理的责任心。

        最后要完善绩效考评办法,调动社区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评价社区警务工作的标准应该是围绕公众的反应而制定,对社区民警应从以下三方面考核:一是群众的认可满意程度。二是提线破案能力,考核社区发了案,民警有没有线索。三是发案的升降程度,即群众的安全感。通过这三方面考核,就能有效地检验社区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要按照公安部关于推行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切实兑现奖惩,鼓励社区民警扎根社区、深入群众,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群众工作,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把公安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围绕“五化”创新派出所警务模式
  • 下一篇:谈谈如何规范治安基础信息的动态采集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