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公安档案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今年是“三基”工程建设的关键之年,分局紧密围绕公安部“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要求,做强做实基层基础工作。作为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基层派出所公安档案工作是整个公安档案工作的根基,其工作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公安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也直接影响到派出所的基础工作。随着现代警务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公安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的推行,基层公安档案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抓住“三基”工程建设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强化基层派出所的档案管理工作,成为当前基层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解决的课题。下面结合我们多年的基层档案管理实践,就基层派出所公安档案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基层派出所档案工作的现状
(一)基层公安档案门类不多,结构单一。长期以来,基层公安档案资源基本上以纸质档案为主体,声像档案等特殊载体的档案少得可怜,档案门类不多,结构单一。随着公安工作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基层公安档案资源不足与工作需要的矛盾已逐步显现出来,不仅束缚着基层公安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基层公安档案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二)基层公安档案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基层派出所没有设置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由内勤民警兼任,条件好一点的派出所聘请外聘人员协助民警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由于变动频繁,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责任性不强、业务水平较低,再加之学习和培训不到位,对文书、业务、户籍档案整理、管理的业务不熟悉,整理的档案只能在表面上看似符合要求,很难保证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影响了公安档案工作的平衡和全面发展。
(三)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目前很多基层派出所的档案管理仍停留在原有的纯手工操作水平上,虽然我局已有4个派出所开通了公安档案著录系统和公安档案查询系统,但基层派出所的文书、业务档案还没有全部纳入微机管理,文书档案文件数据、电子文件和纸质载体还不能做到同步归档。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公安档案资源建设。公安档案资源建设是整个公安档案管理的源头性工作。提高公安档案资源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已成为当前公安档案部门亟待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现代科技在公安行政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新的信息存贮载体越来越多。尽管原有的纸质档案仍有所增长,但随着新技术设备的大量采用,利用影像、声音、动画表述、感光、磁带记录信息的档案日渐增加。传递档案信息的工具和手段,除了传统的手写、打印件外,现在声频、视频、代码、电子计算机、现代通讯手段都被用来传递档案信息,从而改变了单一的档案记录、表述、传递方式,丰富了公安档案工作内容,逐步形成档案载体形态多样、门类齐全的多元化库藏结构,使公安档案更具特色、更为完整、更加丰富。
(二)建立公安档案长效管理机制。档案管理工作是公安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它在我们整个公安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才能将公安档案工作抓实抓好,才能服务新形势下的公安工作。一要提高认识,落实责任。要明确各所的“一把手”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形成档案管理网络,要广泛宣传《档案法》,认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各所领导及广大民警的思想认识,要使每一位民警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在防范、打击、服务等公安职能中的重要作用。二要严格制度,规范管理。各派出所要根据档案管理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所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工作要求,并严格按照市局有关基层档案建设规定抓好落实,做到以好的制度来规范工作,促进工作。三要立足长远,常抓不懈。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工作,只有坚持常抓不懈,才能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要像九龙园、白市驿、西彭等派出所那样,在人、财、物上给予保障,不能间断。要将平时抽查与定时检查相结合,要将工作与考核相结合,促使各所真正把公安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三)加快公安档案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在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只有加快公安档案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才能适应当前公安工作的需求。一要转变观念,树立档案工作的效益意识。各所领导和档案民警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变管理型为服务型,变封闭型为开放型。二要加强各类公安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要进一步强化依法治档、制度建档意识,认真总结档案管理工作经验,依据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结合本所实际,清理、调整或建立公安档案管理工作规范。三要落实资金,加快基层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警务综合平台和公安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创新公安档案管理手段,加强电子文档、网上信息与纸质文档一体化管理,逐步完成派出所文书档案、业务档案信息网上登录、管理和查询,建立数字化公安档案室。四要加强公安档案队伍建设。分局办公室要按照专业化、现代化的要求,加强对基层派出所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着力培养“既懂公安档案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