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摩托车安全头盔“难戴”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通过最近对永安城区的交通情况看,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的现象出现抬头迹象。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们也从未放松过对此类交通违法行为的管理,但为何这一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呢?通过近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本人对此种交通违法行为有了更深的思考,现就摩托车安全头盔“难戴”的原因及治理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摩托车安全头盔的作用
摩托车安全头盔是光滑的半球形,可使冲击力分散并吸收冲击力,而头盔的变形或裂纹以及护垫,又起到一个缓冲作用,也能吸收一部分能量。当人的头部在发生交通事故受到猛烈撞击时,安全头盔可以有效地保护头部。另外,安全头盔鲜明醒目的色彩,在会车或超车时,还能引起对方驾驶员的注意,世界各国都规定骑摩托车必须戴安全头盔,有的国家连骑自行车都必须戴头盔,可见安全头盔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二、驾乘摩托车安全头盔“难戴”的原因
摩托车安全头盔对保护生命如此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却总是忽视它。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安全意识较差。许多摩托车驾乘人员都认为戴不戴安全头盔无所谓,尤其是一些做了发型的年轻人,他们认为戴上安全头盔会搞乱发型,下车后摆放头盔也会耽误时间。
二是侥幸心理作祟。一些摩托车驾乘人员平常总想着:“路程很近,一会儿就到了”、“我不会那么倒霉正好碰到交通事故的”。也有的驾乘人员认为行车速度慢,不戴安全头盔无所谓。
三是懒惰思想作怪。一些摩托车驾乘人员说,“我知道戴安全头盔重要,但实在太麻烦了,上车得戴,下车得脱,还得找个安全的地方放,随便挂在车上又怕被偷”。
四是查纠难度大,处罚到位率低。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是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遇有民警查检时,当事人为逃避检查和处罚,隔很远就调头逃跑,或骑车绕行,有的停下车来将安全头盔戴上带再过检查点。因此,对这种违法行为查纠难度大,处罚到位率极低。
五是处罚力度小,震摄力度薄弱。很多驾乘人员认为即使不戴安全头盔,交警部门也就是罚50元钱而已,何况是不一定被查到,即使查到了,实在不行就交50块钱,没什么大不了的。
三、治理安全头盔“难戴”的对策措施
要想真正根治“不戴安全头盔”这一顽疾,还得从多方面入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紧密依靠电视、广播、报纸、网络、街头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强势媒体平台,进行强有力的宣传发动,营造自觉使用安全头盔的良好氛围。组织民警经常深入单位、社区、村居、广场等人流密集场所,通过展出、播放因不戴安全头盔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悬挂关于戴好摩托车安全头盔重要性的标语,发放摩托车安全头盔知识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的巨大危害。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继续在辖区开展“头盔”赠送活动,为劝导、教育广大市民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营造浓厚氛围。并经常组织开展摩托车安全头盔知识“进校园”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就了解安全头盔,知道安全头盔的作用。
(二)纠正认知误区。交通事故一旦发生,由于惯性的作用及摩托车的不稳定性,通常最先受到剧烈碰撞的往往是摩托车驾驶员或乘客的头部。头盔的独特设计与作用就是有效缓解外力对头部的撞、震作用力,有效保护头部安全,因此,戴安全头盔受伤害和死亡率远比不戴头盔要小得多。大多数驾乘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头盔的重要性。作为交通管理者,要及时纠正摩托车驾乘人员对安全头盔的认知误区,传授戴安全头盔的正确方法,及时提醒他们,城区车辆较多,虽然通行速度相对较慢,但红绿灯和交通管理标志标线较多,车辆通行情况复杂多变,极易发生车辆碰撞,因此驾乘摩托车时必需戴安全头盔。在农村道路上虽然行人和车辆较少,但也必需戴安全头盔。因为农村道路上两、三轮机动车较多,交通标志又较少,一旦不注意,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总之,无论何时何地,摩托车驾驶人、乘坐人都不应存在侥幸和懒散心理,戴好安全头盔,保证人身安全。
(三)依法严厉查处。定期开展集中整治不戴安全头盔专项行动,将不戴安全头盔作为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来查纠,对不戴安全头盔的违法驾驶人、乘坐人,严格对照处罚标准从严处罚,该罚款的罚款,该记分的记分,用足法律手段,形成严管态势。
(四)建立长效机制。从以往的工作中不难发现,对驾乘摩托车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进行集中整治时,安全头盔的佩戴率就比较高,整治活动结束后,佩戴率就会逐渐减低。这说明,许多摩托车驾乘人员没有真正认识到戴头盔的重要性,也没有养成戴头盔的良好习惯。这就要求我们交通管理部门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查纠相结合,使广大摩托车驾乘人员逐渐养成自觉佩戴安全头盔的习惯,在社会上逐步形成驾乘摩托车必须佩戴安全头盔的风气,这样才能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