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交通管理信访工作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机动车及驾驶员陡增,但道路发展却相对滞后,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加之执法环境得不到改善和部分民警素质不高,交警信访工作日趋繁重。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交警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公安交通管理信访工作,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继续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到新时期的公安交通管理信访工作和整个公安信访工作具有同等地位,都是为国家长期稳定、科学发展和整体战略目标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倡导的亲民政策的体现,是公安交警业务工作的继续和延伸,是公安执法的一部分,对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此项工作,对有效化解公安机关与群众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必须站在顾全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交通管理信访工作事关当地改革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及交通警察形象,必须切实抓好。从我市情况来看,目前全市的机动车辆达到75万余台,平均每年发生交通事故三万余起,肇事逃逸案件百余起,广大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疲于应付,加上老百姓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部分民警执法素质还不尽人意,导致群众来信来访呈现高发态势,因此,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公安交警部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危机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以牢牢掌握交警信访工作主动权。
二、要坚持多个部门、多种措施同时发力。要严格按照属地化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负责、归口管理。一是将防范关口前移。各级交警部门要指定专人或规定值日官认真接待群众初访,就地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化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大领导包案工作力度。要不断总结领导包案的成功经验,对市局、省厅交办,有进京上访及初访、重访、缠访的各类疑难案件,按照支队领导、大队长、业务处负责人逐级进行包案,各级领导要亲自研究案情,做到靠前指挥,果断决策,营造浓厚的攻坚氛围。要成立疑难信访案件化解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信访案件办理专干队伍,专案专办,全力息访。纪检部门要定期公布各单位信访投诉和息访办结情况,对逾期未办结的信访案件进行公示和督办,对影响恶劣的信访案件坚决倒查,追究责任。三是充分发挥业务处室指导等职能作用。案审、法考等业务处室要充分发挥本部门职能优势,努力寻找突破口。
三、规范执法办案,从源头遏制信访案件发生。一要加强执法培训。要以易产生信访问题的执法环节为重点开展岗位培训,进一步提高民警特别是从事事故处理、法医、车检和窗口民警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真正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最大限度减少信访案件的发生。二要落实执法办案责任制。要把业务素质好作风过硬的同志安排到基层大队的关键岗位,分兵把口,加固第一道关。加强执法过错追究力度,认真落实事故鉴定复核等制度,抓好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消除信访隐患。法考部门要加强执法检查和执法办案的质量考评,定期抽查案卷,及时通报存在的问题,搞好整改。三要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机制。各级公安交警部门要配齐信访专干,实行首办责任制,倡导就地化解。要大力总结推广工作中发现的成功经验,加快建立符合社会实情、符合队伍实情的信访工作机制,实现信访工作扎实、高效的工作目标。四要完善信访奖惩机制。将信访工作纳入到单位和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先创优的必要条件,对为信访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因执法不公、不作为、乱作为等原因出现的上访,要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