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安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
当前,全省公安机关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工作。这是省厅党委审时度势做出的决定,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施的重大举措。公安机关如何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如何谋划好工作的开展,如何在服务中更好地履行职能,如何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适应形势需要,明确承担的社会责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施东北振兴战略6年以来,已完成了从减负脱困向加速发展的战略转型,GDP年均增长**%,正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振兴的火车头。省委书记**在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加速**全面振兴的关健之年。**将紧紧抓住中央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在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面振兴的良好势头。在刚刚召开的全*人大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战略。这说明,**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沿海经济带将成为一方热土。
公安机关为维护社会治安和政治稳定,促进**经济振兴、服务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省委书记**到任不久,便对全省公安机关提出了要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的要求。这个要求,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更是鼓励和鞭策。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公安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作用,要弄清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摆正服务位置,明确服务职责,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充分认清公安机关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两者是保驾护航、同舟共济、互为发展的关系。保持经济发展高增长,需要全社会的稳定。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是民生的保障,发展是硬道理。公安机关要当好维护稳定的主力军,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是党委和政府赋予的责任。
二、满足社会诉求,明确服务的具体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加强,社会对公安工作的诉求愈来愈多,标准愈来愈高,内容愈来愈精。尤其是公安机关“三大历史使命”的提出,使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的期望不断增强,涉及的警种也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公安机关首先要准确了解社会对公安机关服务工作的诉求,知道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群体存在什么样的困难,需要公安机关解决什么困难。一要注意针对性强,有的放矢。服务要有针对性地谋划服务工作,要围绕企事业单位“所想、所盼、所急、所难”开展工作,真正做到明确为谁服务、需要什么服务、如何开展服务、服务达到什么质量和效果,等等。只有针对性强,有的放矢,才能保证服务工作的效果。二要注意解决政策性问题,保持长效。一些政策性问题,往往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意见的焦点,特别是公安机关的行政审批业务、户籍和护照办理等,在缩短时间和缩减手续上,公众有比较强烈的期盼。如果较好地解决了政策性问题,出台服务性较强的措施,便可一劳永逸,保持长效。三要注意抓主要矛盾,集中攻坚。对于企事业单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诸如治安环境、稳定等工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抓住主要矛盾,施重拳、下猛药。只有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彻底地解决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才能取得好的社会效果,提高公安机关的服务水平,提高社会的满意度。
三、立足岗位职能,明确遵循的基本原则
公安机关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能大包大揽,更不能越俎代庖。一要在《人民警察法》的框架内履行职责。要依法办事,不能为了干好中心工作,就无限止地放大服务,滥用警力,甚至为了追求创新、出新花样而偏离方向,超越法律行使职权。尤其要杜绝片面追求服务而介入经济纠纷以及其它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二要结合服务贯彻好《内保条例》。公安机关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不能偏废监管职能。要将监管与服务有机结合,在监管中体现服务,用科学有效的监管促进服务。不能夸大服务职能,削弱或替代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责任。三要立足本职开展服务。要“抓本职、抓本质”,全体民警都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本警种、本岗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工作的职能和任务,同时,要抓住服务的本质,依实际施策,依需求施策,使本警种、本岗位职责内的服务工作做足做透,让服务对象满意。
四、贴近公安实际,明确工作的重点内容
要树立科学服务观,明确“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服务”,贴近公安工作实际,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和帮助。一是全力维护治安秩序。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离不开安定的社会治安秩序。而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保障扰民安居乐业,是公安机关“三大历史使命”之一,是公安机关最基本的工作职责。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工作中,各级公安机关要突出加大打击力度,快侦快破各类案件,尤其是各类多发性侵财案件,尽量减少国家、企事业单位和公民的财产损失。还要针对企事业单位多年来的积案,重新回炉,深挖线索,尽力侦破。要通过缩短破案时间,提高破案率,有效地打击和震慑犯罪,提高社会的安全感。同时,要依法尽快查结各类治安案件,努力提高查结率。要通过各级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维护好社会面和单位内部的治安秩序,让人民群众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最基本要求。二是全力开展稳定工作。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各类社会矛盾交织,旧的矛盾尚未解决,新的矛盾又不断产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稳定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企业的突出问题之一,个别矛盾集中、上访职工人员集中的企业,已经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如何有效地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成为公安机关维稳工作的重要课题。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公安机关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主动采取公秘结合的手段和措施,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替群众着想,反映集中的矛盾和问题;替企业着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帮企业做群众工作,寻求平衡点,妥善处置各类不稳定事件。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切忌一时只图服务企业而一边倒,不分青红皂白地盲目维护企业利益,从而激化矛盾,引火烧身。三是全力构建防范体系。要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整合社会资源,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通过综合防控的实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全社会预防犯罪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全体公民预防犯罪的意识,最大限度地挤压犯罪空间,从而为维护社会安定创造良性循环的大环境。近年来技防建设的加强,“天网”工程覆盖面的扩大,都是效果很好的举措。对社会综合防范工作组织好、谋划好、实施好、维护好,也是公安机关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四是全力做好公共管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只要有良好的治安环境,更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交通、治安、消防、边防等警种和部门,承担着大量的公共秩序的管理任务。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工作中,既要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靠严格依法管理维护正常的公共秩序,又要在程序和态度上注意方式方法,善于换位思考,体恤民情民意,很好地处理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既靠严格管理维护秩序,又靠热情服务赢得民意。五是全力施行服务措施。公安机关的各个警种、每一名公安民警,都要树立与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息息相关的意识,不能当局外人,作壁上观。要站在本警种、本部门的角度,深挖服务潜力,营造服务环境,制定服务措施。要靠实实在在的举动,一点一滴的行动,凸显公安机关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决心和诚心。对于发布的服务措施,要言必信,行必果,尽全力落实好;对于其它可以服务的工作,“不以善小而不为”,靠一件一件的累积,靠一天一天的积累,积小胜为大胜,终将能做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大文章。六是全力开辟服务通道。要建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便捷通道,缩减中间环节,省略烦琐程序,建立直接顺畅的管道,使“高效、顺畅、满意”成为公安机关服务的品牌。
五、注重服务效果,明确产生的社会反响
在服务工作中,要克服抵触厌战、与己无关的错误思想,更要克服主观冒进的错误思想。公安机关只要把份内的工作做好,只要下大气力维护好社会稳定和安定,就打牢了服务的基础,营造了服务的环境。任何服务工作,都要让服务对象领情和满意,不能因过分强调服务过分热情而产生扰民的后果,更不能沿袭“大跃进”思维,追求轰轰烈烈、运动式的效果,那样,极易引起服务对象的反感,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在服务工作中,要坚决避免走过场、玩花架子、热衷形象工程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要注意工作形式和方法,尽量减少频频召开座谈会、频频走访企业等形式重于内容的干扰行为。要注重服务效果,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为企业实实在在地提供帮助,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和舆论,才会达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初衷和效果。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