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市公安局年度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原因及对策

    时间:2010年11月16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年,**市交警大队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全面落实“五整顿”“三加强”的工作措施,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年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虽然死亡人数比****年下降了**.**%,但在全省****年**个交通事故大县(市)里排名第*位,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现对**市****年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及特点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供参考。

        一、****年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及特点

        ****年,**市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起,死亡**人,伤****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下降**.**%、上升**.**%和上升**.**%。其中立案事故***起,死亡**人,伤***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年为***起,死亡**人,伤***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和**.**%。其中,发生*次死亡*人交通事故*起,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平。

        1.超速行驶、酒后驾驶、未按规定让行仍然是机动车肇事的主要原因。未按规定让行导致**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是导致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违法行为;超速行驶导致*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酒后驾驶导致*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逆行分别导致*人、*人、*人死亡,共占总死亡人数的**.**%。

        2.出租客运、一般货运和私用车辆事故占大。出租客运事故造成**人死亡,占死亡总人数的**.**%;一般货运事故造成**人死亡,占死亡总人数的**.**%;私用车辆事故造成**人死亡,占死亡总人数的**.**%。

        3.市区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比例较大。市区交通事故导致**人死亡,占死亡总人数的**.**%;一、二、三级公路交通事故分别造成*人、**人、*人死亡。

        4.三年以下驾龄驾驶人肇事比例大,尤其是一年以下驾龄驾驶人肇事死亡人数多。三年以内(含三年)驾龄的驾驶人肇事造成人员**人死亡,占**.**%;其中*年以下驾龄驾驶人肇事共造成**人死亡,占**.**.*%; *-**年驾龄驾驶人肇事共造成*人死亡,占**.**%。

        5.下午事故多发,晚间**-**时、**-**时是一天中交通事故发生高峰。上午时-**时发生交通事故*起,死亡*人,分别占总数的*.**%和*.**%;下午**时-**时发生事故**起、死亡*人,分别占总数的**.**%和**.**%;**时-**时发生交通事故**起、死亡*人,分别占总数的*.*和**.**%;**时-**时发生交通事故**起、死亡*人,分别占总数的**.**和**.**%。

        6.正面碰撞和刮撞行人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形态。碰撞事故导致**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其中,正面相撞和刮撞分别造成**人、**人死亡,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和**.**%。

        7.外来人员肇事和死亡比例增加。全年**起重大交通事故中,其中外地及外县市驾驶人**人,占肇事驾驶人总数的**.*%;死亡的**人中外地及外县市的有**人,占死亡总数的**.*%。

        从上述事故原因情况看,交通参与人自觉守法意识差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因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注意安全、文明驾驶、争道抢行;不按规定避让行人、超速行驶、酒后驾车引发事故占绝大部分;骑自行车横过机动车道不下车推行、逆向行驶、突然猛拐;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在无人行横道的道路横过时不注意观察,突然猛跑和中途折返等行为引起的事故也占一定比例。交警人员少,个别时间段、路段失控也是事故多发的一个因素。

        二、强化预防事故措施,确保压事故的指标实现

        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必须结合**市的交通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交通秩序管理,加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力度,彻底摘掉事故大户的帽子,确保压事故、保畅通的目标如期实现。

        8.政府牵头,部门联动,齐抓共管。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行动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单靠交警部门一家单打独斗难以取得最成效,为此,基层交警部门要在调整警力部署,将警力向一线倾斜外,还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交通部门和安监部门、城建规划、工商、教育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加强配合,真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

        9.大力实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提高便民的自觉守法意识。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守法意识,自觉做到不违法、不违规,是预防和减少事故的根本出路!要进一步实施“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推进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重点群体宣传教育工作。要根据运输企业驾驶人、中小学生和农村群众交通出行及交通伤害特点,加强宣传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二是推动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制度化建设。要协调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在黄金时段或重要版面刊播交通安全公益广告,设立固定交通安全宣传栏目,经常性开展交通安全提示。三是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交通安全宣传品的创作,使交通安全宣传作品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同时,要加大投入,大量制作并免费发放优秀交通安全宣传品,将交通安全宣传渗入到社会生活各个角落,多采取图片、展板、影视、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在主动乐意的接受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10.加强客运驾驶人与客运车辆的管理,深化源头治理。抓好客运车辆及其驾驶人管理,就抓住了预防特大交通事故的关键。要切实严格车驾管源头管理,抓住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主动权。一是要在继续抓好对重点车辆和重点驾驶人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的运作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不断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使客运车辆户籍化管理工作不断获取新的养分与动力,以充分发挥其作用,确保不发生群死群伤特大恶性交通事故。二是推行客运车辆、长途客运车辆及驾驶人安全档案管理制度。掌握辖区长途客运企业、营运线路、客运车辆、驾驶人等情况,逐车逐人落实责任,对客运车辆的营运线路、车辆安全状况、驾驶人从业资格、安全驾驶等情况进行定期核查,督促其按时参加审验、检验和维护。三是加强大型客车、长途客车管理。严格大型客车驾驶人从业资格管理,特别是长途客运车辆驾驶人从业资格管理。督促检查客运企业、客运场站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客运企业对*座以上客运车辆的运营安全状况集中进行定期全面检查,重点做好对客运车辆安全技术状况的安全检查工作,对不合格的客运车辆绝不允许上路行驶。四是加强对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及驾驶人的管理。五是加强对无牌无证车辆的打击力度,对上路行驶的无牌无证车辆除从重处罚外,一律强制解体报废。

        11.提高科技含量,合理配置警力。针对事故发生的规律、特点,根据道路交通治安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勤务方式和手段,合理安排巡逻班次、线路和密度,努力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变被动警务为主动警务、变静态警务为动态警务。要降低警务成本,提高警务效能。在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中,要降低成本、提高警务效能,就要依靠科技强警、向科技要警力。充分利用移动数码摄像、固定车速监测仪、路口闯红灯监测仪等科技手段,及时查纠超速行驶、客车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提高管理效率,有力打击客运车辆超速超员行为。一要加快市内限速标志设施的完善。对有限速标志无解除标志、市区道路宽但路口多、交通流量大、交通安全情况相对复杂的情况下对机动车行驶速度进行必要的限制。二要加大让行标志、标线设施的投入和完善。对市区内主要干路相交的较小的胡同、路口设立让行标志。三是加大自动监控设备的投入和使用。对有交通信号控制的部位,要提高监控设备使用效率,对机动车辆进出城的各条道路自动监控设备不全和监控质量不高的问题进行整改。四是加大加快科技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提高道路昼夜管控力度,加强晚间无警时段的监控,彻底解决路面失控问题。

        12.加强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整改。要及时发现并向政府提交整改建议,对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和存在的事故隐患加快整改措施。对道路线型设计不合理的路段,应增设相应的限速标志和警告提示标志,提醒驾驶员减慢车速、安全通过,并督促有关部门增设防护栏、防撞墩等设施,减轻交通事故后果。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实施道路改造,改善通行条件。对一些危险的平交道口,应增设信号指挥设施,让车辆、行人有序通行,防止争道抢行的情况出现。在行人相对密集的路段建设过路设施,防止行人在横过公路时与机动车发生碰撞。在车辆流量大,行人密集的路段,必须加大公路建设力度,完善交通网络,改变长期以来混合通行的状况,合理规划,完善标志、标线和指挥设施,使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秩序井然,减少相应间发生冲突的几率。 

        13.加强执勤执法活动,严肃查处各项违法行为。广大民警要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危机意识,以开展执法质量考评为抓手,大力加强交警法制教育培训,提高民警依法管理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推行警务公开、阳光作业,更广泛地接受群众的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树立良好的规范执法形象。要针对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规律及成因,协调全市各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将违法行为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市交警支队春运交通安全经验交流材料
  • 下一篇:如何面对基层交通安全宣传中的“三冷三热”(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