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人事队伍 >> 浏览公安
  • 公安十一五队伍建设规划

    时间:2010年11月1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增强“五种意识”,做到“五个着力”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推进“十一五”时期的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必须增强“五种意识”,切实做到“五个着力”。

        一是大局意识。公安战线作为党和国家的一条重要战线,公安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时时刻刻牢记大局,必须自觉地把公安工作融入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大局之中,进一步找准公安机关的位置,明确公安工作的努力方面,真正在服从和服务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做出更大的贡献。要充分发挥刑事司法职能,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为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是民本意识。以民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人民警察来自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要进一步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切实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

        三是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十一五”规划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把“创新”贯穿始终。“创新”同样适用于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在思想观念上打破封闭的传统思想模式和条条框框。通过思想观念的创新,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创新作为工作的灵魂,以大无畏的精神全面推进工作创新。用新理念来提出新思路,用新举措来应对新情况,用新办法来解决新问题,努力使公安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四是责任意识。责任是一个人立身与做事的基本要件,责任意识是一个人事业心的具体体现,是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的源泉。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每位人民警察都必须牢记自己身负的责任,就是责任意识的体现。对人民警察来说,责任意识关键体现在有事业心、想干事,体现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上。我们要大力倡导想干事,增强民警的事业心;大力倡导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感,建设责任型队伍。

        五是能力意识。我们有许多民警,甚至是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并不缺乏责任心,但由于能力跟不上,很多工作都没做到位。特别我们有一些中层以上干部,提拔或待遇争着要,讲到干工作,这也不会,那也不行,能力与职位很不相称。本来中层以上干部应该在本行业里是能手,是骨干,是能独挡一面的人才,可我们有些领导干部不是这样,甚至能力还不如普通民警。对于人民警察来说,能力既是自身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更关系到公安机关的执政能力的强弱。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就犹如一只木桶,一只木桶能装多少,完全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我们有的民警甚至是领导干部已经成了木桶里最短的那块木板,影响了一个团队、整个组织的整体能力。因此,全体民警尤其是领导干部务必要进一步增强能力意识,千方百计通过学习、实践等各种手段,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在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过程中,公安机关要在全面履行自身职能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切实做到“五个着力”:

        一是着力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社会稳定。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好、利用好、维护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至关重要的是要保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安机关要适应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破坏的新形势、新特点,切实提高发现能力、控制能力、处置能力,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深入开展“打黑除恶”等严打斗争,全面推进命案侦破、打击“两抢一盗”、打击经济犯罪、禁毒、禁赌等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要坚持依法办事,坚持按政策办事,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千方百计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是着力加强基层公安工作,特别要着力加强基层农村公安工作。基层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基层工作做不好,公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将无从谈起。而我国广大的基层是农村,我市也是如此。因此,着力加强农村公安工作尤为重要。要主动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警务机制,改进和加强农村地区的公安行政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切实维护农村地区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贡献。

        三是着力加强社会管理。要主动适应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密切配合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积极探索管理和服务社会组织、“社会人”的有效办法,切实做好既服务好社会组织、“社会人”,又管理好社会组织、“社会人”。

        四是着力增强和谐因素,减少社会对抗。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有效保护最大多数人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又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坚持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并重,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寓热情服务于严格执法之中,实现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有机统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服务。

        五是着力加强公安队伍建设。要按照建设过硬班子、纯洁公安队伍、树立良好警风、提高执法水平的要求,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开发区公安队伍建设
  • 下一篇: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心得体会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