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经验交流 >> 浏览公安
  • 市公安机关刑侦部门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办案水平

    时间:2010年11月2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按照市局和总队的统一部署,以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刑侦工作三年发展规划和全面推进公安机关“三项建设”为抓手,以创建执法示范单位为契机,不断加强县级刑警大队和责任区刑警队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执法主体,健全执法制度,狠抓办案质量,强化执法监督,有力的推进了全市刑侦部门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刑侦队伍的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

        一、加强刑警队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基层打击能力。

        一是抓好县级刑警大队和责任区刑警队规范化建设。根据新余实际,制定《全市县级公安机关刑警大队规范化建设标准》和《全市公安机关责任区刑警队正规化建设规范》,在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从科学布局、机构设置、警力配备、经费保障、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渝水、分宜、袁河三个刑警大队三个一级责任区刑警队、渝水、高新、良山三个刑警大队三个二级责任区刑警队规范化建设、管理和考核工作,全面提高基层打击刑事犯罪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市县两级刑事科学技术室规范化建设。目前,分宜、渝水已经达到了一级刑事技术室标准,袁河、开发区力争达到三级刑事科学技术室标准。其它分局已经落实了一名专业刑事技术人员。要求各地严格按照“三个必须”要求,进一步强化现场勘查、检验鉴定规范操作,抓好现场信息的规范采集、录入和应用,提升了现场信息质量和应用效益。在今年初全省开展的利用现场痕迹物证串并案会战中,我市在现场勘查信息录入、串并案起数及破案等方面成绩突出,获全省第三名。*-*月份,杀人、爆炸、纵火、强奸、绑架、投毒、破坏、伤害致死、入室抢劫、入室盗窃等*类刑事案件及农村发生的其它重大刑事案件的现场勘验**起,勘验率达*%,痕迹物证提取率达**%以上,全市利用刑事技术破获刑事案件*起。

        二、健全刑事执法制度,堵塞执法工作漏洞。

        一是制定和完善了全市刑侦部门的岗位职责和有关工作规范,制定了公安机关侦破有组织犯罪、侦破命案、打击“两抢一盗”犯罪、处置爆炸、投毒、放火、涉枪、绑架、劫持人质等案件的工作规范,使民警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坚持从细微处入手,从民警日常基本执法行为抓起,细化标准,明确责任,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执法的随意性。为规范审讯活动,支队在原有一套移动同步录音录像设备的基础上,购置了3把审讯椅和一套移动同步录音录像设备,按标准建设了三间审讯室,及时制定下发了审讯室管理制度。目前,全市共建有审讯室18间,其中有同步录音录像设备的7间,规范了民警的审讯活动。通过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了刑侦部门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二是严格落实四级审核把关制度,落实办案工作责任。侦查员(大队)重点把好事实、证据材料关,对材料的真实性、规范化负责;支队要把好对证据是否充分以及收集证据是否合法负责;法制部门把定性关,对案件定性、涉及罪名是否准确负责;分管局长把处理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和变更强制措施、移送起诉等把关。通过层层把关,执法质量明显提高。三是建立完善领导接访、专家会诊、案件督办、解剖案例为主要内容的刑侦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从接警、处警、立案、侦查、诉讼等环节努力减少刑侦信访案件。

        三、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确保执法公平正义。

        一是在内部监督方面,建立了统一受案、案件倒查、错案追究等规章制度,增强了办案民警和审批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了单位和民警的执法档案,实行一案一总结一点评,对民警执法办案实行全程跟踪和定期考核,增强了办案民警严格、公正执法的自觉性。二是在外部监督方面,不断拓宽警务公开的层次和范围,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把执法监督贯穿于执法活动全过程,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问题的出现。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有效防范违法违纪问题,坚决清除司法腐败。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人口管理支队先进经验材料
  • 下一篇:县公安局先进经验材料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