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思想政治 >> 浏览公安
  • 公安机关作风建设经验交流

    时间:2010年12月0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在新世纪,新阶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我们党的建设、公安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公安机关、公安民警作风建设的指导和方向。世纪之交的2000年,全*轰轰烈烈开展了"三讲"教育,世纪之初的2001年,全*公安系统开展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为内容的"三项教育",2002年全党全*人民掀起深入学习江总书记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核心内容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一定要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推动公安机关、公安民警作风建设,推动公安工作的重要性。

        一、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作风建设,是推动各项公安工作的突破口

        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作风是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公安机关权威,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特殊的行政机关,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安机关的作风代表着党的作风。目前,一些地方和辖区,警民关系紧张,导致发了案,群众不配合,不提供线索的问题屡见不鲜,有的地方群众公然与公安机关对抗,群众意见很大,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上访事件。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关键是我们公安机关、公安民警作风有问题。没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没有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比如:有的乱罚款,乱滩派;有的对待群众"冷硬横推",态度蛮横,有的对群众的报警、求助麻木不仁;有的吃拿卡要;有的作风飘浮,贪图安逸,有的为群众服务少,向群众索取多;有的怕得罪人,把矛盾往上交,有的贪脏枉法,损公肥私,腐化堕落,走到人民群众的对立面等等。这些问题尽管发生在个别单位、个别民警身上,却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严重影响了警民关系,背离了人民群众。*书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优势是团结群众,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警民关系紧张,脱离群众,势必导致公安机关限于孤军奋战的境地,必然完不成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历史重任。

        改进公安机关、公安民警作风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也是全*二百多万人民警察的呼声。目前,各级公安机关到基层征询意见,老百姓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问题是公安机关和民警作风问题,服务态度问题,公正执法问题,基层公安机关最欢迎的是能解决问题的领导,老百姓最欢迎的是能解决问题的民警。所以,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一定要按照*书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按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彻底解决公安机关和民警作风方面的问题,作一个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受人民欢迎,让人民满意的合格民警。改进公安机关、公安民警作风是促进各项公安工作的有效途径。当前,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智能的犯罪,由于贫富差距拉大而引发的调皮诈、勒索、抢劫、盗窃等多发性侵财案件,对社会不满引发的投毒、纵火、爆炸等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犯罪将错综复杂,犯罪主体的多元化导致对社会面的渗透越来越强,公安机关、公安民警面对着严峻的考验。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好的思想作风,势必被犯罪分子拉拢、腐蚀、利用;如果我们不改变工作作风,尤其是对待群众的作风,势必失去人民,使公安机关陷于孤军奋战,九死一生的境地;如果我们不改变生活作风,奢侈,腐化,经不住敌人"糖衣炮弹"的袭击,势必伦为敌人的工具;如果我们不改变学风,不能与时俱进,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势必事倍功半,又如何完成日益繁重的公安工作;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好的领导作风,势必对民警产生不良影响,又怎样作表率,领导和教育好我们的民警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别无选择,改变作风,深入基层,密切警民关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有不竭的力量去完成各项公安工作。

        二、改变公安机关、公安民警作风,必须把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作为侧重点和着力点。

        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归根到底,是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体现着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作风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否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看是否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何为"民警",人民的警察就叫民警,警察 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在思想深处和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排群众所忧,解群众所难",才能真正解决好"人生为什么,从警为什么,掌权干什么,身后应该留什么"这一重要问题。

        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是人民公仆最基本的职业要求,更是人民警察的职责和宗旨所在。公安民警只有在感情上和老百姓心连心,才会在思想上和群众产生共鸣,在工作上倾全身之力,尽公仆之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才会给予你莫大的支持和无穷的力量。赵新民、肖玉泉、雷通、郭均成、常鹏、祝选鹏等一大批优秀民警,之所以受到群众的拥戴,关键在他们有一颗热爱人民的心,有一颗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心,他们用自己的实践行动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

        保护与人民群众的密切感情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也是公安完成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之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人民群众既是我们衣食父母,又是我们的后备军,作为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任何时候,都要想起群众,重视群众,依靠群众,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否则,公安机关不仅会陷入孤军奋战的竟地,而且会腹背受"敌",难以"生存"。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要象一首歌中唱的那样"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我们永远的牵挂……"。

        三、立足本职工作,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三个代表"的实践者。

        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要切实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我们的主人,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只是人民的公仆,我们手中的执法权是人民负于的。因此,我们必须用人民负于我们的权利,来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绝不能有意无意地颠倒主仆关系,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那是对人民的背叛,是对人民的犯罪。

        要主动接近群众,主动亲近群众,关心他的生活,体验他们的生活,立足本职工作,解决他们的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我们的爱心,换他们的真心,用我们的真情,消除他们对公安工作的误解和抵触情绪,切实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在日常公安工作中,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列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解决。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列的问题是社会治安不稳,没有安全感,怕执法不公,穷人打不起官司,民警服务态度不好等等。因此,我们必须以彻底改进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作风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提高大要案件的侦破力度,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严格公正执法。要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如办理身份证、户口等问题着手解决。主动上门办理,及时限时办理。要学会换位思考,让群众少等一分钟,少排一次队,少跑一趟路,让人民群众满意。在警民关系出现矛盾或紧张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从自身找原因,以诚恳的态度和行为,求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因为,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

        要注意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做,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人民警察的要求,都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群众的一些事情,在我们看来可能是小事,但在老百姓眼里却可能是大事,工作中的一个过失,在我们看来是一时的,但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痛苦和伤害都是一生的。

        总之,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彻底改变公安机关、公安民警的作风,就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树立公安机关、公安民警"执法为民"的思想,只有把同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解决了,把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夯实了,把我们同人民群众的位置摆正了,我们才能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才能够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去工作执法,才能够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带着深厚的感情,认真、负责地去工作,去执法,才能真正体现*同志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成为"三个代表"真正的实践者。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对深化公安机关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 下一篇:公安交警作风建设总结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