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要点
**年**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要点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交管工作会议和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紧抓好“四项建设”(抓信息化建设、抓法制建设、抓队伍建设、抓“居有所安”项目建设),力争取得“四个方面”的突破(队伍实战能力得到提升、执勤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警民关系更加密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为开创我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努力。
一、抓信息化建设,提升队伍实战能力
(一)完成智能化监控指挥大楼项目建设,完善智能化交通监控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指挥调度系统科学、高效运转。
(二)加大电子警察种类建设,加强非现场执法取证的应用,提高科技管理手段的应用比重;同时继续对已投入使用的电子警察设备进行标定,确保非现场执法设备取证的精确性。
(三)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引入网上办公、公文报审和批转、即时通讯、民警互动交流等系统软件,拓展信息化办公管理平台功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考场的科技建设,完善无纸化考试系统和考场监控系统,切实提高考试质量。
(五)搭建集群通讯调度和视频会话平台,借助“平安**”城市报警与监控运营平台,增加视频监控点位的接入,进一步提高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城市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有计划、分批次更换工作站用机和通讯设备,提高信息实战运用水平。
二、抓法制建设,规范执勤执法行为
(七)继续巩固和完善执法质量考评制度,不断加大考评的力度和范围,促使执法质量工作不断深化。
(八)进一步完善部门和民警执法档案,依托公安网络建立电子执法台帐。全面记录每个单位和个人的执法工作情况,为执法质量考评提供依据。
(九)加强典型调研,积极培养和树立一批执法质量标兵、执法质量先进集体及优秀兼职法制员,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表率作用,推动全队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前进。
(十)做好执勤执法难点、热点问题的收集整理工作,并根据实战工作需要,组织开展法制教育培训活动,最大限度的做好保障工作。
三、抓队伍建设,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
(十一)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打牢民警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引导民警扎根基层一线,增进民警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十二)组织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着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增强全警新形势下的岗位工作能力。
(十三)进一步深化“三基”工程建设,逐步实现由抓硬件向抓软件、抓宏观部署向抓细节管理、由抓短期突出向抓长效机制建设的转变,真正形成着眼长远、固本强基。
(十四)大力巩固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内外监督机制,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基础。
(十五)围绕各阶段中心工作及重大警务部署,进一步加强警务督察工作,严格落实“五条禁令”等育警治警规定,全力维护民警合法权益,确保政令、警令畅通。
四、抓“居有所安”项目建设,提高全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十六)对主要路段和路口的交通流量流向、交通延误、排队长度、车辆行程车速等进行数据调查分析,摸清交通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合理制定交通组织方案。
(十七)完成**市区公交线网和站点优化方案,并结合**市的交通流情况、路网情况以及道路基础设施状况,拟定**市中心城区单向交通可行性分析报告。
(十八)结合**市的交通流情况、路网情况以及道路基础设施状况,拟定**市中心城区单向交通可行性分析报告,完成《城市道路交通若干问题研究》课题工作。
(十九)以交通安全宣传“五进”等活动为抓手,积极构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新模式,努力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营造“和谐交通,人人参与”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二十)加强媒体协作,通过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和对各阶段中心工作的正面报道,调动更加广泛的交通参与群体积极投入到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中,展现交警风采,形成警民良性互动。
(二十一)继续深化“平安畅通县区”争创工作,加快事故黑点和危险路段的协调治理步伐,探索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新路子、新措施,通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落实,加强事故黑点和危险路段的协调治理力度,努力推动我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稳步向前。
(二十二)进一步加强事故信息研判,为各项勤务部署提供参考,提高事故预防工作的主动性和科学性。
(二十三)整合警力,组建“事故处理大队”,加强事故处理和对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工作。
(二十四)以打击街面违法犯罪案件和涉牌违法车辆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严打”工作机制,推动“严打”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