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大队事迹材料
**交警大队领导班子以“打牢基础、做强基层”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完善执法队伍及拓宽服务功能为支撑点,叫响“情系人民群众,打造和谐交通”的口号,立足岗位,砺练精兵,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大力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提升了**大队在全*的知名度。
一、以执法培训为重点,贴近实战,打牢执法工作基础 大队成立了以大队长、政委为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专门的岗位培训教官。在培训内容上,以公安部《交通警察执勤执法规范》、《**省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罚款执法标准规定》、支队“三告知、两敬礼”执法要求为重点,含概了交通处罚培训、事故处理培训、警用技能培训、岗位练兵培训、文明礼仪培训等交通管理工作全部内容。在培训形式上,采取集中培训与随机抽考相结合的方式,除日常的培训考核外,每次召开全体民警大会时,随机抽出**名同志对培训内容进行重点考核,考核不合格的重新参加培训;坚持每周检查民警执法文书,并与绩效考核挂钩,连续三次出现过错的民警停止执法工作,进班学习。每年大队组织的交通管理、外语、电脑、法律、公共礼仪、公文写作、执勤执法、事故简易程序处理等各类培训均达**次,累计天数**天,超过了规定的不少于*天的要求。 二、以规范执法为核心,完善机制,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 在全市率先推出了值日警官制度。大队的值日警官制度实行全员轮换、双人上岗。值日警官由一名负责执法复核的大队法制员长期担任,另一名由大队领导及全体民警轮流担任,“值日警官”的主要职责,一是接待群众办事、政策法规咨询、办理执法复核、受理群众投诉以及监督民警日常工作等,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服务;二是在接待办事群众时,告知群众所办事项的办事时间、程序、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指引群众以最短时间、最高效率办结所办事项,避免群众跑“冤枉路”、吃“闭门羹”;三是受理群众投诉时,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及时发现和处理民警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随时纠正民警在执法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失误、遗漏;四是注重发现和汇总民警执法中存在的不良倾向性问题,及时报告给大队班子,为大队班子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目前,大队接待群众投诉由原来的每天三、四件,变成现在的每三、四天一件,把民警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在基层的初发阶段,不仅减轻了上级机关的工作压力,而且使大队复议率大幅下降。**大队的值日警官制度受到了公安部交管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建立执法档案促进执法水平的提高。我们依据民警基本情况、执法岗位变动、执法岗位职责、执法考核(执法过错通知单、警告单)、信访事项登记表、每月执法情况统计表等几方面,建立了民警个人执法质量考评档案。做到一人一卷,专柜存放,并以纸介质与电子文档管理并存的形式,如实地记录每名民警的执法情况,由交通科、事故科、法制员每月上报民警执法过错通知书、警告单等基础数据,大队汇总,按照民警个人绩效考核内容给予扣分,每月公示,执法档案制度的完善,促进民警个人执法工作的整改,提高了民警的自律意识。 三、以警务公开为保障,以人为本,提高人性化执法水平 建立温馨服务机制,增强人性化执法理念。大队全体干警从根本上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大队在事故处理接待大厅设置了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安放了饮水机、老花镜、笔墨纸等书写工具和休息椅等,新增了事故处理LED屏,确保当事人办事方便。我们还提出人性化的执法理念:“我是您的亲人,我愿为您服务”,同时规定事故处理人员接待当事人必须使用文明用语,防止“冷、硬、横、推”等不礼貌行为发生。按照警务公开原则,对事故处理程序的全过程进行公示上墙,包括《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三快速、四公开”工作原则》、《交通事故赔偿标准》、《事故处理专家》、《事故处理监督员》等,使当事人明白了事故处理程序,对自己的事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能够以较平和的心态配合民警快速处理事故案件。 对交通处罚窗口进行了业务合并和室内装修,将处罚依据、处罚标准、工作流程上墙公布,增设了“手机加油站”、“爱心雨伞”等便民设施,交通业务处罚、事故处理工作在群众测评中,满意率达到**%,没有一起因窗口民警服务意识差、语言不文明、程序不合法而被群众投诉。 建立首问解答机制,做好事故处理接待工作。一是为了方便当事人办事,大队在事故处理接待大厅专门设立了引导员,将当事人引导到办案民警办公室。如遇事故处理民警外出办案,便将电话告知当事人,进行预约,防止当事人往来空跑。二是实行首问必答,如遇当事人问事咨询或找人,民警必须热情回答,不能圆满解答的要将当事人引导到办案民警办公室。三是设立控防接待室,对当事人不清楚的问题进行再解答、再宣传,如发现确有问题严重引起当事人不满的情况,需向科长和主管大队长汇报,确保问题能解决在大队范围内,让群众满意。 四、以绩效考核为支撑,加强管理,解决队伍建设重点难点问题科学评价,绩效考核工作合理规范。大队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办法,考核目标责任制从考核科中队延伸到了全体干部和民警,细分为领导干部、内后勤民警、外勤民警三个层面,内容分为队伍管理、业务工作、事故处理、执法质量、五进宣传五大类,考核领导干部、内后勤民警和外勤民警分别细化为**项、**项和**项,开展全方面考核。每月考核汇总、每季度公布考核结果,并将其作为年底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增强了各级领导强化队伍管理、狠抓工作落实的责任意识和民警自身约束、互相激励的竞争意识,形成了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的科学评价体系。 完善监督,事故处理工作公开透明。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是交通管理工作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涉及当事人的利益关系,交通事故上访率一直位居前列。我们注重摸索新形势下事故处理工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建立完善了事故处理工作局域网,以调度指挥中心“***”接警平台为基础,建立电子台帐和立案记录,实行事故处理工作网上办案、网上阅案、网上审批、网上监督,局域网的建立,较好地发挥了事故处理统计功能、分析研判功能,使大队领导、法制员随时查阅,了解案件的办理进度,达到办案人员、事故内勤、事故科长、事故副大队长之间的内部监督,减少了大队控申案件的发生率。在外部监督上,我们聘请了*名人大代表作为事故处理工作监督员,对我们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当事人可以与监督员进行联系,公开我们的办案程序,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办案公正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