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深化大走访活动的几点思考
全*“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由集中走访变为长效机制,现笔者结合三个多月的走访实践,谈几点浅显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进一步引深“大走访”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把握关键,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 一是释解积怨。就是要通过走访活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使群众之间在生产、生活中的积怨得到释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看似不大,但如果不及时得到处理,怨恨就会越积越深,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引发治安案件甚至刑事案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孟建柱部长曾经讲过:“我们要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真正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做细、实事做实、好事做好。”因此,我们在走访活动中,要结合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不仅收集影响社会稳定可能引发群众体性事件的大矛盾纠纷,更要体察群众情绪,从细节入手,从百姓身边小事做起,在解决群众之间的积怨上狠下功夫,收集并积极调处化解群众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消除不和谐因素。 二是缓解情绪。就是要通过回访信访人,掌握其思想动态,找准信访问题的症结所在,使信访人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当前信访问题仍比较突出,尤其是一些积压多年的信访案件,调查处理的难度较大,很难在短期内办结。我们要通过大走访活动,积极回访信访人,以心交心,用真挚的感情稳定其思想,用真实的行动舒缓其情绪。在回访中,要与信访人进行深谈,真正融法、理、情于一体,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安机关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观念和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态度。同时,要针对目前正在侦办、短时间内尚不可能侦破的重大疑难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社会影响大、群众关注的案件,采取定责、定人的办法,对案事件当事人、受害人或家属进行回访,认真做好疏导解释工作,倾听当事人或受害人家属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发生新的信访案件。 三是赢得理解。就是要通过大范围的走访活动,拉近与群众间的距离,同时大力宣传公安工作,赢得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要以开展“进万家”、“进企业”活动为载体,发放“警民连心卡”,不仅印上联系方式等基本项目,还要加强民警执法和服务工作的监督力度,印上民警的主管领导联系方式和投诉电话;不仅要印上民警的服务承诺,还要印上温馨提示和安全防范小常识。要登门与辖区群众、企业业主、社区工作人员、在校师生座谈,为群众送去慰问、鼓励、政策、法律和爱心,面对面诚恳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要为群众雪中送炭,帮助企业克服困难;要大力宣传公安工作,虚心向群众汇报工作,用真心、动真情,切实增强走访活动的感染力,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从而激发群众支持公安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以走访促工作的目的。二、把握重点,下真心动真情,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倾情工作保稳定。就是要把走访活动与管理、打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热情倾注于业务工作之中,注意发现、跟踪整治突出治安隐患,准确掌握治安情况,及时收集各类线索,有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二是真情助企促发展。就是要在做好整治企业周边秩序和打击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秩序违法犯罪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在“企业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上狠下功夫。三是热情为民办实事。就是要结合业务工作,设立咨询台,主动为群众释疑解惑;要实行错时、延时工作制和预约服务,服务特殊群众;要实行贴心服务,把群众当亲人,完善各项服务制度,在为群众办小案、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上狠下功夫。四是温情管理聚警心。就是要把构建和谐警营作为大走访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温情化的管理措施,让民警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以充沛的精力、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各项公安工作中去。
三、把握难点,强化服务理念,塑造良好形象 (一)严格落实惠企措施。要重点结合公安工作职能,把助企各项措施落实到更深层次的服务上。做好更深层次的扶企工作,要做到三个“严格”。一是要严格执行涉企检查和处罚报备制度。在对企业检查和处罚前,必须严格执行报备制度,遵守有关规定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触及“高压线”,对违反规定的民警严肃查处。二是要严格查处民警涉企利益问题。坚决杜绝借执法办案之名搞利益驱动,杜绝向企业“勒拿卡要”、乱收费、乱摊派、乱拉赞助以及插手企业经济债务纠纷等现象,做到发现问题,严查当事人,警示一群人。三是要严格遵守涉企案件查处原则。根据必要和可行的原则,准确适用法律法规,绝不能因公安机关执法不当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更不能从部门利益出发,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雪上加霜。要在“亲商、惠商、安商”上狠下功夫,做到“三个到位”。一是转变观念到位,从工作实际出发,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多检查、勤整改、少处罚,从而实现从形式化到实质化的转变;二是共谋发展到位,不仅要立足本职创建安全和谐的企业生产环境,更要结合职责与企业共谋发展,在帮助企业加强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上狠下功夫;三是挂牌服务到位,对重点企业、重点工程挂牌服务,实行承诺制,并做到有诺必践,决不能失言。 (二)诚心帮助弱势群体。应该说,辖区困难群众还有很多,我们对困难群众帮扶的覆盖面是十分有限的,同时我们的帮扶还不够深入,只是停留在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简单的、短期的生活问题上。因此,在亲民助弱上要选准“三个点”。一是突出职责权限,选准“亲民”的基本点。公安工作与群众密切相关,“亲民”并不是表现在某一次短期的活动中,而是体现在每一项日常工作中。我们关键是要真正领会“大走访”活动的实际意义,突出职责权限,把“亲民”思想作一种长效机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把做好群众需要的每一件小事作为“亲民”的基本点长期坚持下去,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取得实效,我们才能赢得民心。二是利用社会资源,选准“助弱”的着力点。公安机关决不能仅凭自身“单打独斗”,对困难群众肤浅地送米、送面解决其短期生活问题,而是要多方考虑,充分挖潜社会资源,学会“借外力”办理低保、扶持就业、帮助创业,为困难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增强困难群众的自身“造血机能”,协调解决其长远生计问题,从而实现“帮助一人,带动一家,影响一片”的社会效果。三是结合区域实际,选准服务大局的着眼点。**区虽说是信阳市的中心城区,但农业人口、下岗职工占全区总人口的70%以上,受金融形势影响,大批农民工返乡寻找生活出路,给社会治安带来较大压力,如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大局,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尤为重要。在“护农”工作上,必须做到“三个严防”。即:成立农民工维权机构,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增强其法律意识、防范意识和权益意识,严防侵害农民工利益事件;通过开展“问计于民”活动,协调有关单位举办招聘活动,以及通过“大走访”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等方式,增加农民工就业机会,鼓励、帮助、扶持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重新创业,严防农民工因生活窘迫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积极配合农委、工商等部门,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检查和监管,严防假化肥、假农药、劣种子、劣农具等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严防发生“坑农害农”事件。 (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把走访活动的成效体现在更深层次的问计于民、建立长效机制、改进和推动公安工作上。为提高改进工作的方向性,在走访过程中要注意访出五个点。一是访出服务盲点。随着形势的发展,群众对公安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多,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的工作如果跟不上形势变化,服务就会出现盲点。要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群众之中,真正问需于民,掌握我们还没有注意或没有想到且应该做到的事情,访出群众的真正需求,找出盲点所在,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服务。二是访出工作弱点。要借“大走访”的有利时机,从加强服务和促进工作出发,深入村组、社区、企业、场所、工地,与群众共商防范对策,与企业共谋发展大计,通过面对面的恳谈和调查研究,访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补足弱项,促进发展。三是访出社会热点。要着眼发展大局,在涉及群众、企业利益的重要政策出台、产业结构调整、重大决策实施过程中,准确掌握群众的关注热点和反响程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疏导和解释工作;要对经济困难加剧可能给社会治安带来的新情况等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前制定预防措施,维护社会稳定。四是访出管理难点。要结合日常业务工作,全面开展治安隐患排查整治,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对于不能立即解决或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管理对策,督促整改,跟踪问效,堵塞漏洞,防患未然。五是访出整改重点。要体现“三个度”,即:要有诚恳的态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上门走访、警民座谈、报告工作、邀请视察、开门评警等形式,借助各种宣传平台,诚恳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听到群众对公安机关的真实评价,切忌形式化。要有整改的力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梳理、深刻反思,加大整改力度,无论问题大小或涉及面宽窄,都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并抓好具体落实。抓整改,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纠正,不遗漏任何一个错误的改正。要有完善的制度,根据群众需求,建立健全执法和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长效工作机制,做到“行为有规范,纪律须遵守,问题必严惩”,切实解决制约工作发展、影响队伍形象的焦点问题,以更加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行为,增强打击犯罪、行政管理、治安防范、服务群众等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夯实公安工作的群众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