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关于对“首要标准”贯彻落实的认识和思考

    时间:2011年03月25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至*月*日,我参加了全*监狱长第二期培训班。十天的学习生活,虽然时间很短暂,却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新理论,不仅开阔了视野、更新观念,更重要的是,我深切领悟到部长关于两个“重中之重”的精辟论述,受益非浅。回顾参加培训班这几天的理论学习,就“首要标准”的贯彻落实,谈一下对坚持“首要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一、对“首要标准”的理解

        司法部根据中央领导指示,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管理工作的首要标准,以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要完成好这项任务,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任务。

        一是周永康同志提出的“首要标准”,揭示了监狱工作的价值取向,回答了监狱工作发展为了什么的问题,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与“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一致。“首要标准”的提出,回答了这个问题,体现了我国监狱工作方针,也说明了监狱职能的回归。周永康同志在全*监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监狱工作的最终目标”,充分体现了监狱工作方针将“改造人”作为最终价值追求的宗旨性要求。

        二是导致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监狱改造不彻底、罪犯改造质量不高的原因,也有罪犯恶习太深、顽固不化的原因,还有社会接茬帮教和就业安置是否有效、家庭和社会是否接纳等诸多原因。在这些因素中,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所接受的改造程度,即罪犯改造质量,对于罪犯刑释回归社会后在可能遇到的逆境中能否经受住考验,不再走上重新违法犯罪的道路,常常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与罪犯改造质量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努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是监狱工作不可推卸的重大使命,监狱必须增强责任感。

        三是切实处理好“首要标准”与安全稳定、劳动改造的关系,有助监狱工作的科学发展。“稳定”始终是监狱工作的首要前提。监管安全没有保证,提高改造质量、促进监狱工作的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都是空话。监狱安全稳定是监狱工作的最基础的要求。监狱必须始终把确保监狱安全稳定作为首要环节来抓。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贯彻落实“首要标准”的关键是要提高教育改造的质量,降低刑释人员再犯罪率。而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三项手段缺一不可,劳动改造是改造罪犯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在落实“首要标准”中,必须坚决克服只强调教育改造轻狱政管理和劳动改造的倾向,充分发挥三大改造手段的综合功效。

        作为一名监狱领导和监狱人民警察,就必须坚决贯彻落实“首要标准”。

        二、如何贯彻落实“首要标准”

        坚持“首要标准”,要切实转变观念。过去,在监狱执法指导思想上,“重监管、轻教育”、“以管代教”、“以劳代教”突出,虽然做到了“收得下、管得住、不逃跑”,但在“改造好”上下功夫不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首要标准”,监狱如果能够成功地改造人,就是成功地实践了科学发展观。就能达到正确执行刑罚、预防犯罪和减少犯罪的目的;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作为第一要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刑释人员重新犯罪,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抗,自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守法公民。

        坚持“首要标准”,要丰富改造内容。积极发挥好四个作用:一是强化狱政管理的刑罚惩戒功能,加强罪犯的规范化管理,发挥好狱政管理的强制行为矫正功能,改变其扭曲的人格定势,规范正确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造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有这样罪犯出狱后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罪犯要在严格的管束下,才能从强迫到自觉,做遵纪守法的公民;二是发挥好教育改造“治本”作用。加强对罪犯法律常识、时事政治、公民道德等教育,让罪犯分清是非、善恶、荣耻、美丑界限,知法、懂法并认罪悔过,打好重新做人基础。加强监区文化建设,提高服刑人员的文化素质,以浓厚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引导服刑人员向往美好生活。同时,发挥好心理咨询、疏导、矫治作用;三是发挥好劳动改造的基本手段作用。劳动改造不仅具有惩罚性,更具有磨炼意志、掌握本领、增强体魄、适应社会的功能,只有养成劳动习惯,才能达到自食其力。只有经过艰苦劳动的磨炼,才能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改掉好逸恶劳的恶习,回归社会才有立身之本。同时,要注重职业技能培训,让服刑人员掌握劳动技能,学会一技之长,刑释后回归社会有谋生的手段;四是会同社会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帮教安置措施,给刑释人员提供谋生的机会,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综合治理,共同营造有利于罪犯改造及回归社会的良好环境,提高改造质量,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

        总之,把减少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做为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就要围绕这个主题,发挥监狱的整体功能和管理、教育、劳动的综合手段作用。罪犯通过服刑改造,能够认罪悔罪,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养成劳动习惯,掌握谋生本领,就会受到社会的欢迎,这就是监狱所担负的改造人、造就人的使命,为减少重新犯罪创造良好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推进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 下一篇:当前监狱民警不敢管、不想管、不会管的分析及对策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