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帮教工作的衔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做好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时的衔接工作,降低刑释解教人员脱管、失控比率,是加强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减少重新犯罪的首要环节。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着力加强了衔接工作制度建设,出台了有关衔接工作的规章、规定,对衔接工作加以规范。
*年*月,中央综治委、司法部、公安部和民政部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刑、在教人员释放解教时的衔接工作的意见》。司法部监狱管理局于**年*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各监狱、少管所从*年*月*日开始,严格按照新的规定,做好刑满释放时的衔接工作。 根据四部委的文件要求,监狱、劳教所、拘役所、看守所须在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前一个月将其在监狱、劳教所、看守所的认罪服法情况、改造表现、刑释解教时间、技术特长、择业意向以及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的建议,填写《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寄送服刑、在教人员原户籍所在地的县级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并要求刑释解教人员在规定的期限内,持刑满释放证明、解除劳动教养证明到原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报到。 县级公安机关收到《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后,应当在一周内通知刑释解教人员原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公安派出所在刑释解教人员报到时,按规定办理入户手续,并将其列为重点人口进行管理。责任区民警要了解、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情况,会同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进行帮教工作。对未到公安派出所报到的刑释解教人员,应向上级公安机关和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通报。刑释解教人员暂住地的公安派出所一经发现,应立即通报其原户藉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收到《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后,应当在一周内通知刑释解教人员原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站,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站接到通知后,应立即通知村(居)委会及刑释解教人员家属,动员家属尽可能将刑释解教人员接回。同时,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村(居)委会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帮助、引导、扶助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 一、我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指示,以及全省对这项工作的统一部署,我市从*年开始推进这项工作。成立了*市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市“安帮工程”实施方案。**年*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第二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会议,调整充实了*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印发了《*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规划》和《*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几年来,全市各区县围绕维护社会稳定的总体目标,采取积极步骤,落实安置帮教措施,在预防重新犯罪、减少社会乱源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市平均每年有刑释解教人员**人左右,但统计数据没有这么多,按照统计数据,全市帮教率达**%,安置率达**%以上,重新犯罪率始终控制在*%以下。一大批刑释解教人员成为遵纪守法公民,走上了正确的人生轨道。总的来看,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呈现出整体推进、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建立并完善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安帮工作网络 **年以来,各区县均成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全市**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成立了安帮工作站。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明确了具体的指导管理机构,很好地承担了具体的组织实施职责,基本保证了安帮工作顺利进行。 2、建立了接茬机制,落实了安帮措施,开展了“创无重新违法犯罪乡镇”活动 各区县安帮办对刑释解教人员建立了回归登记卡,完善了从监所发放刑释解教通知书,到回归报道登记、办理户口、落实帮教责任的接茬手续,有效地防止脱管、漏管、失控现象。从1999年开始,全市普遍开展了创“无重新违法犯罪乡镇(街道)”活动,成立了“创无”活动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共同参与。有地区县还将“创无”活动,制定了量化考核指标,列入年度综合治理考核内容。通过努力工作,全市共有95个乡镇(街道)实现了“无重新违法犯罪”的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 就全市的安置帮教工作来看,问题仍然不少。 一是部分单位的领导和部门对安帮工作认识不够到位,重视支持不够有力; 二是个别接茬衔接不及时,造成脱管现象; 三是安帮经费严重短缺,救助体系不力,过渡性的安置企业形同虚设等。 三、建议 1、加强安置帮教工作组织网络和办事机构的建设,这是落实职责规范化的基础和前提。要进一步健全“五级”安帮网络;市、县二级要明确专编专人,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健全各成员单位向安帮领导小组书面汇报履行职责情况的制度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例会制度。 2、建立健全安置帮教工作激励机制,落实安帮工作责任制,将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指标,奖优罚劣。 3、从制度上保障安置帮教经费的落实,一直以来,工作经费落实不到位,严重制约了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使其成为了“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一项工作。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强化安置帮教工作的财政保障,中央和地方财政要预算和拨付专门的安置帮教经费,专款专用。 4、从法律上明确安置帮教工作相关部门的职责范围,真正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 总之,只有实现安置帮教工作衔接制度规范化,各级各部门对安置帮教工作加大投入与支持力度,才能将安置帮教工作落到实处,也才能更好的维护整个社会大局的稳定。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