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违法行为的教育与处罚

    时间:2011年04月05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主进程的不断加快,新时期新形势下交通执法工作也面临许多问题和困惑,如何适应新形势、新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正确理解和把握教育与处罚的关系,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理解和把握教育与处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执法目的模糊。片面地认为执法就是要加大处罚力度,教育是次要的,对纠正违法这个最终目的认识模糊不清,或者说不重视。

        二是对教育与处罚的理解上存有片面性。对教育与处罚的辩证关系分不清主次,有时在实际执法中片面地以处罚为主,忽视教育。

        三是人性化执法的理念还不够牢固。在交通处罚中,一些民警认为惩罚是最好的教育、重处罚,轻教育,以罚款、拘留等代替警告、调解、教育等现象还比较普遍。

        四是把握不好教育与处罚危害较大。从减少社会对立面、缓解社会对抗情绪的角度和人性化执法的要求来看,重处罚、轻教育,重收费、轻服务只能影响执法的社会效果,同时也埋下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

        二、制约贯彻实施“教育与处罚”的原因分析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制约因素。

        (一)思想认识滞后。如果简单地一罚了之,就会罚掉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就会引起群众的不满,我们要真正把每一次纠正违法行为,都变成服务群众、赢得民心的具体实践。一线民警依然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处罚轻教育的执法观念,不能很好的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也不能实现执法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

        (二)自身素质欠缺。部分民警满足于习惯做法,学习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对新规定、新规范的掌握上有较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民警的执法理念,限制了对法律的理解和执行。例如,对同样一个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方式不相同。有的民警在处罚过程中生人熟人不一样,当地车与外地车不一样。有的民警不会做群众工作,不会对驾驶员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执勤执法不讲究方式方法、策略艺术有的民警懒得花力气去对违法行为进行教育和宣传,往往一罚了事。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折射出民警法律素质和一线实战能力的缺失。

        三、正确理解和把握教育与处罚的几点见解

        要教育民警自觉改变执法就是处罚的错误观念,引导民警将每一次执法都视为做群众工作的机会和平台,针对不同对象、时间、区域,采取合法、合情、合理的执法方式,避免让执法管理变成社会不满情绪的宣泄点。比如: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的教育方式以口头警告教育和书面警告教育为主,对同一个人同一类交通违法经教育多少次以上就可进行罚款处罚,但无论采取何种教育方式都要留有证据。一线民警要将“让交通违法行为人口服心服”视为执法追求,采取批评、教育、警告、处罚等多种方式,争取群众对交警执法的理解和支持。

        (一)深刻理解教育与处罚的科学内涵。在教育与处罚中,教育是基础,处罚是保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是党和国家制定的,用以指导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交通违法处罚的一项基本政策。在处罚中,教育是交通管理的基本手段,处罚是交通管理的必要或辅助手段。行政机关保障法律贯彻实施的手段之一就是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但必须明确,给予行政处罚,决不单纯是为了惩罚。行政处罚的直接目的是,纠正违法行为,对违法者和广大人民进行教育,提高法制观念,使广大公民自觉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二)明确教育与处罚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如果民警仍然沿用传统的套路去应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新矛盾、新问题,简单一罚了之,不注重行为方式方法,不注重策略艺术,就会很容易激发社会的新矛盾,新问题。这样,我们非但没有取到良好的执法效果,甚至会加重执法对象的对立情绪,引发部分群众的强烈不满,最终演变成为重大群体性事件和严重恶性事件。

        (三)强化学习、打牢基础。通过邀请部门法律行家集中授课、单位骨干传授心得以及采取座谈等活动形式组织民警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和省总队、支队规范执法、服务群众的各项具体举措。通过教育学习和采取法律法规、举措条文条款“人人一口清”、“人人过关”的手段,进一步端正广大民警的思想意识、规范民警的言行,提高民警的素质,使民警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正确认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严格管理执法与人性化执法的关系,真正提高每个民警的大局意识和规范文明执法的意识,切实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

        (四)规范执法、注重形象。组织全体民警进行指挥手势和队列训练等基本技能训练,对日常工作定期进行执法自评,及时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严格按法定程序处理每起违法行为;对民警的指挥手势、执法过程、接处警工作当场进行暗访,让民警清楚了解自己的执勤执法形象,发现不足,对症下药,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执法行为;通过学习和自我纠正,达到在工作中指挥手势规范、精神饱满有气质、路口通行能力提高,在执勤执法中,用语、程序规范,服务热情的标准要求,进一步规范民警的执勤执法形象。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派出所加强搜集情报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 下一篇:浅谈解决走访入户“三难”问题(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