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公安交警以党建工作促交通管理和谐发展探析
以党建工作促交通管理和谐发展,是当前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公安交警系统面临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大社会和历史使命。公安交警系统要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在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推进“固本强基”战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提高队伍服务发展、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能力,积极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工作促进交通管理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一、明确目标,查找不足,开创交警党建工作新模式 *总书记反复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科学回答了“为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具体到公安交警系统,就是要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公安交警系统要通过党建工作将这一思想根植于民警心中,把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在当前的实践工作中,公安交警党建工作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如下:理论学习重视不够,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党建工作缺乏实效性,党员教育内容、方式陈旧,组织生活松懈。根据这种现状,公安交警部门要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新模式。一是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建立谈心谈话和家访制度,在交通民警进出公安交警系统或岗位调整、取得荣誉或提拔任用、受到处分或遭遇挫折、家庭婚恋变故时,及时开展谈心谈话,在关键时刻给予提醒、关心,进行心理调适;建立单位与交通民警家属互通信息制度,定期开展家访活动,了解掌握交通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情况;积极争取、认真落实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努力解除交通民警的后顾之忧;积极树立先进典型,培育先进典型群体,大力宣传党员民警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我们坚持把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加强公安交警系统党的组织建设的关键,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大力推进竞争上岗,加大领导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加强领导干部教育、管理、考核和监督,抓好交通民警培养工作,形成了交通民警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营造出了鼓励民警干事业、支持民警干成事业、激励民警大干事业的选人用人环境。三是始终坚持公安交警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定期进行党员民主评议,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保证党员民警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积极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严把入口,确保质量;加强公安交警系统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优化结构,把政治好、品德好、业务精、作风正、能力强,群众信任,热爱党务工作的人选拔到公安交警系统党务工作岗位上来。四是始终坚持“从严治党”方针,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坚持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措施,不断加大党风党纪教育力度,认真解决在党风党纪和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党员队伍中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与此同时,我们坚持以党风促警风,狠抓党的作风建设,坚持求真务实,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树立了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 二、拓展思路,改进方法,提升交警党建工作新水平 加强公安交警党建工作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任务。公安交警系统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重要日程,努力提升公安交警系统党建工作水平。一是要落实责任抓党建。建立和完善抓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努力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要把党建工作纳入公安交警工作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做到与业务工作一起规划部署,一起督促检查,一起考核评比,一起总结表彰。建立和完善落实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考核检查、总结表彰、激励约束机制。领导班子及成员要把履行抓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作为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与业务工作一并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及成员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二是要突出创新抓党建。要创新组织生活方式方法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改进“三会一课”的组织形式,激发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要尊重基层单位和党员民警的首创精神,注意发现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针对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党建研究,探索党建工作规律,推进党建理论创新,指导和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收到新成效。三是要围绕中心抓党建。要坚定不移地把“围绕公安交警主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主业”作为公安交警系统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自觉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服务**政治社会秩序稳定这个大局的意识,围绕公安交警业务工作开展党建工作,以服务公安交警业务工作的成绩来检验党建工作的效果。只有这样,党建工作才能找准角色和定位,找到着力点,才能有效整合资源和汇聚力量,把党建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三、提高认识,发挥职能,探索交通管理新机制 加强公安交警部门党建工作,最终目的是促进交通管理工作向和谐方向发展。公安交警部门要通过开展党建工作,不断提升交通管理职能水平,积极探索出符合本地区的交通管理长效机制。要着重点实施“四项措施”和“四项机制”,全面提高交通安全在公众当中的影响力,提升公安交警预防和应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能力。 四项措施:一是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体”的三大责任体系,制订了《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和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通安全管理机制,使全县**个乡镇场建立了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完成了责任体系的初步建设。二是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对城市中心区域部分道路交通流进行规范。特别是在静态管理中,与政府和相关部门沟通,进一步规范了城市中心区部分街路停车办法,推进了全县创省级文明县城和创全*文明城市工作的开展。三是深入开展“交通文明示范路”、“交通文明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村组、示范路口”创建活动,建设交通安全宣传主题公园,将交通安全宣传由一般性口号的方式引向安全文化层面,通过各种座谈、论坛,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交通文明建设。四是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按照提高队伍执行力、学习力、创新力、凝聚力、竞争力“五种能力”的目标,开展执法业务培训和服务竞赛活动,加强民警的养成教育,对规范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全面提高队伍的执法规范性和公信力。 四项机制:一是完善了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机制,依靠政府的力量,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摆上各级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的范畴。二是完善了事故对策研判机制,每月定期召开事故评析会,研究事故特点及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确保事故四项指数稳中有降。三是完善了勤务机制,城区主干路、农村公路、国省干道都有民警日夜巡逻,*个警务工作站坚守城市出入口,实现了勤务跟着安全走。四是完善了重点车辆、驾驶人严管机制。紧紧盯住三类车辆,即客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和校车,盯住三类驾驶人,即违法记满**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从事专业运输驾驶人,建立管理台帐,层层落实管理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