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公安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的新发展、新探索,它的核心价值是务实、为民、清廉。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指出,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以弘扬正气、鞭挞腐恶为己任,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着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激励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是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发展进步的内在灵魂。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是务实、为民、清廉。务实,就是要认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执政党廉洁从政的规律,坚持立党为公,开拓进取,勤奋工作,务求实效。为民,就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时刻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清廉,就是要保持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共产党员的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廉洁奉公,廉洁从政。这一价值观,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和服务方向。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公安公安机关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是关乎公安工作兴衰成败的根本要求。“腐败”作为侵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现象,是公安队伍与公安工作的天敌,“腐败”一旦滋生,必然会严重破坏公安机关的正义本质,必然会严重吞噬、削弱公安队伍战斗力与人民群众对公安的信任度。所以,公安机关廉政建设是公安工作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
其次,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是引导警察树立“为民、务实、清廉”价值观和行为观念的重要途径。廉政文化是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社会属性,对社会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公安机关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廉政文化一旦形成,其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就会在公安内部甚至社会上广泛传播,为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第三,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是凝聚公安民警共同防腐拒腐的重要力量。公安廉政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而是一种文化体系,一种廉政理念,它能使全体民警在同一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培养,从而以相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在不同层次上使广大民警联系起来、聚集起来,使整个公安队伍因同一的文化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的凝聚力量。这对于规范民警行为,引导民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断提升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队伍建设质的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廉政文化基础的国家,数千年的华夏文明沉淀了许多博大精深的“廉说”、“廉论”,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建国后,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把反腐倡廉作为坚定的政治追求,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这些宝贵文化资源,是新形势下开展廉政文化的基石。公安机关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既要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潜心研究当代公安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努力形成具有公安特色的廉政文化。
二是处理好领导带头与群众参与的关系。廉政建设之所以开展不平衡、质量不高,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领导干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领导干部要自觉地把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密切警民关系的有效途径来抓,引导和保护好民警的积极性。同时,廉政文化建设也离不开全员的积极参与。要通过经常的、广泛的、持久的公安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让广大民警不断看到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决心,不断听到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信息,不断参与到反腐倡廉的行列中去。
三是处理好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机关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系统性和严肃性,决定了其地位和作用的无可替代。廉政文化,是对包括党风廉政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辅助。要把教育的系统性、严肃性和文化的灵活性、感染力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作用,达到提升民警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的最终目的。
四是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廉政文化既是先进的政治文化,也是先进的大众文化。所谓普及,就是要通过廉政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民警乃至民警家属的积极参与,自觉讴歌先进,鞭鞑丑恶,形成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警营文化氛围。所谓提高,就是要在普及的基础上,加强研究,探索规律,提高公安廉政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品位,充分发挥公安廉政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实践作用和约束作用,全面塑造起公安廉政文化的良好生态,真正建立、健全全警反腐的大体系、大格局。
三、大胆创新,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公安廉政文化建设贵在探索,重在实践。要积极寻求廉政文化与反腐倡廉教育的结合点,在教育的内容、载体、领域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实践,切实改变过去那种廉政教育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过“苦行僧”式的生活,廉政典型就必须清心寡欲、六亲不认的教育方式,使“廉政”这一冰冷的官方名词,得到民警的认同和接受。
(一)在内容上,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公安廉政文化建设要不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民警,满足党员和民警对廉政文化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领导干部要以作风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转变作风,促进廉洁自律,以“官”气正带动警风清。同时按照“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权力观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名利观,真正使民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在形式上,创新载体,增强公安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结合公安职业特点,充分运用民警易于参加、易于接受的形式,诸如开展“读书思廉”、“网络传廉”、“警示醒廉”、“谈话促廉”、“典型示廉”等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吸引广大民警踊跃参与,使民警在轻松的气氛中受到公安廉政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安廉政文化的阵地建设。充分运用网络和宣传媒体,加大对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进展、成效、经验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示反腐倡廉的成果,增强民警对公安廉政文化建设的信心。
(三)在制度上,探索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建设在廉政文化建设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依靠制度惩治腐败,是做好反腐倡廉的根本途径。”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组织体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制定具体的总体目标、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目标,强化目标管理,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加强考核,形成内部齐抓共管、各负其职的良好格局。二是统筹规划体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持续深入,不断拓展。把公安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公安文化建设的大格局之中,着力培育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特有的、具有深刻烙印的警察精神,大力弘扬以忠诚为核心的警察价值观,凸现诚信政治本色的新时代和谐警营生活,激浊扬清、凝聚警心。还要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大格局之中,形成广大民警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清正廉洁之风感染和熏陶的长效机制。三是落实教育体系。建立同党委政府制度改革保持协调一致的公安廉政文化教育制度,形成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建立健全法制社会相匹配,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承接,与公安民警身份相符合的文化教育体系。四是构架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督察、审计、政工、法制、信访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内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互通情况,信息共享,共同把好监督关。同时拓宽外部监督渠道,建立健全人大政协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其他监督等外部监督制度,促进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