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侦工作发展之我见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严厉打击金融犯罪、证券犯罪、合同诈骗犯罪、涉*犯罪、职务侵占犯罪以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等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这是党中央在今后一个时期对公安机关经济侦查部门工作的总体要求。为此公安部党组审时度势,深入调查研究,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和中共中央十三号文件精神,适时地召开了第二次全*经侦工作会议,对经侦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任务作了准确的定位,确定了经侦部门的“三大职能”,即打击职能、服务职能、参谋职能,提出了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新模式,要求基础工作方面要建立预警机制、防控机制、协作机制。规范化建设要坚持规范办案制度、规范督办制度、规范警务公开制度、规范执法监督制度的四规范。侦查破案要突出控制意识、证据意识、经营意识、协作意识、攻坚意识等“五个意识”,同时要求经侦工作要把握和正确处理好打击与保护的关系、打击与防范的关系、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经侦业务建设与队伍建设的关系,最终实现最大限度的预防经济犯罪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犯罪对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减轻经济犯罪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的危害的工作目标。
因此,广大经侦民警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十三号文件和二十公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认清当前我国经济犯罪还会呈高发态势,形势非常严峻。这主要是由产生经济犯罪的主客观因素决定的,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期间,经济活动的无序状态比较普遍,而监管措施滞后,加之经济利益的巨大驱使,使经济犯罪在整个初级阶段都会呈一种高发态势,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人均GDP在1000-4000美元之间,是经济犯罪大量增多的特殊时期,而我国正处在这个时期,经济犯罪呈上升趋势是必然的,这已经被国际国内和历史所证明。加之经济犯罪形态比较隐蔽、狡猾,潜伏期较长,危害严重,直接威胁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所以我们经侦战线的民警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做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也对经侦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所以我们要结合大练兵活动,认真训练,严格要求,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深刻理解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内涵,要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安全的大局出发,牢记使命,不负重任,真正担负起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护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三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目前,就我市而言,经侦工作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履行三大职能的需要,存在着量少质弱,办案经费不足,装备落后,经侦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员匮乏等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和阻碍经侦工作的发展。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第一必须改变队伍的现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配强配齐各级经侦部门的领导班子,建立全市的经侦工作新格局。加大市局支队指挥协作全市经侦工作的职权;第二基层派出所要承担起对本辖区经济主体登记造册,澄清底数,对公司、企业员工人数、生产经营、固定资产、主要产品、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岗位、利*情况等基层基础工作,起到上情下达和对企业法制宣传的作用,当好市局支队与企业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真正起到防范和服务的职能作用;第三必须将办案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办案经费,转变个别领导经侦工作就是“创收”的错误观念,杜绝截留索要受害单位或当事人的钱物,保证队伍的清正廉洁;第四由市政府牵头建立各职能部门资源共享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也是预防犯罪、发现犯罪的有效途径;第五定期与行政执法单位和检法机关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报情况,研究协调案件,统一思想,形成打击经济犯罪的合力;第六结合大练兵和执法为民教育强化侦查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法制意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的提高,逐步将侦查员培养成懂经济、懂法律、懂侦查的复合型人才,聘请法律、金融、财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要建立我市的经侦专业人才库、专家库,经侦队伍要相对稳定,确保工作的连续性;第七落实教育整顿的“八个一批”要求,对责任心不强,不学业务,不思进取,不适合做经侦工作的人员,采取组织措施,坚决调出。还要对全市经侦工作发展作出规划,每一届班子应达到什么目标,进行长期规划。 总之,要将经侦队伍锻造为政治合格、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业务精通、遵纪守法,真正能担负起三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公安经侦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