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现状及对策
今年以来,**公安机关针对流动人口管理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族自治县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实践“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逐步健全了流动人口申报登记、目标管理、定期清查、责任考核等规范化制度,寓服务于管理中,积极推进流动人口本地化管理服务,在创新管理上作了一些探索。
一、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该县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现状。
***族自治县属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县,流动人口虽然没有其它区县的数量大,但结构复杂,全县登记在册流动人口有**人,其中务工的外来人口**人,从**、**等地举家搬迁来居住的*族同胞流动人口**户**人。从**、**等搬迁来我县的这部分流动人口主要居住在**(原**茶场周边)、**、**等乡镇,搬迁来的这部分流动人口,由于没有固定的耕地,不能同样享受当地村民的福利待遇,完全靠自耕自足或其它途径维持生计,因此,增加了当地社会治安管理的难度,给全县流动人口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根据流动人口管理实际情况,采取了六抓措施,积极工作、主动服务。
1、实行领导负责制。流动人口管理是社会治安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局党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确立了由局长、政委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治安部门、派出所领导具体抓,社区(责任区)民警直接抓的四级工作责任制,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逗硬奖惩。
2、抓健章立制常态化管理。根据流动人口的活动规律和特点,建立健全派出所与当地学校、企业、社区、村组的流动人口管理联动机制,全方位、全覆盖进行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登记并录入警综平台,实现流动人口信息数据共享。
3、抓数据清理确保准确性。实行社区(责任区)民警每月对片区(责任区)、派出所每季度对辖区内流动人口进行清理核对,逐人见面,随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4、抓教育宣传增强法律意识。针对流动人口接受管理意识差、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较少的实际,采取集中宣传和随机宣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利用村委会广播及上门走访等形式,向流动人口宣传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上半年共发放宣传单**余份,张贴宣传标语**余幅,以“三大警务”为平台宣传26场次,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5、抓定期排查不错不漏。采取局领导挂联派出所、治安部门领导分片包干负责检查督导的方法,社区(责任区)民警以走村串户的方式,对辖区内流动人口以责任区为单位,认真落实流动人口月排查工作机制,做到乡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坚持流动人口登记、发函、发证、核查比对工作制度,通过月排查,准确掌握辖区流动人口的真实身份,及时摸清流动人口的变动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6、抓情报信息收集适时开展专项整治。把流动人口聚集地作为治安管理的重点,畅通情报信息渠道,获取外来流动人口内部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的治安情报信息,建立起切实有效的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信息网络,定期对案件高发、治安问题突出的沙坪茶场周边、城郊结合部等重点部位和区域开展治安专项整治,定期或不定期对宾(旅)馆、出租房、出租屋、歌城、美容美发、按摩院、矿山作业点、网吧等进行专项清理,有效预防流动人口各类案、事件的发生。
(二)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存在的问题。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滞后的流动人口管理法规与当前流动人口的管理不相适应,如《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缺乏操作性,对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登记缺少制约性,处罚幅度太低,难以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
2、宣传信息的力度与当前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缺乏宣传信息意识,造成工作缺乏知名度。
3、对流动人口管理呈现公安单打一的局面。流动人口管理是一项综合工程,牵涉民政、教育、卫生、计生、劳动等多个部门,是一项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综合工作,牵涉面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特别是象我县从外地迁来的305户1220人流动人口的管理就是一项综合工程,单凭一个部门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属地化责任管理不落实。流动人口漏管问题突出,免费服务覆盖面较低,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流入流出的信息不畅,双向管理与服务不到位。
二、对策措施
对流动人口管理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将不断完善管理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要健全责任分解制度。强化责任制落实,由相关领导与乡镇、部门一把手签订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责任书,落实领导责任制,各乡镇与村、居委会、社区、企业,村、居委会与出租房屋房东、流动人口聚集居住的组签订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责任书,落实融治安管理、劳动用工、计划生育、卫生管理等于一体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责任制,使工作真正做到层层有人管、级级有人抓。
(二)健全协调制度。建立政府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加强协调配合,强化管理职能,把流动人口问题尽可能地与党委政府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体制内部进行创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创建服务模式,丰富服务流动人口的工作内容。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社区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站,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建立集服务、管理、教育、保障为一体的模式,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各项服务内容,为流动人口提供房屋租赁、就业务工等方面的信息,借助流动人口服务站,有效开展服务。
(四)依靠基层党组织和居(村)委会、治保会、调解会等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流动人口协管员,协助做好流动人口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坚持“谁用工谁负责”、房屋“谁出租谁负责”、居住在“谁辖区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制。
(五)建立全面的社会融合政策,保证流动人口的合法利益,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管理办法,确保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内享有比较全面的权利,顺通流动人口合理与合法诉求的渠道,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法律援助,积极推进救助管理体系的建设。
(六)要针对流动人口居住地的治安状况定期开展专项治理,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多部门、跨区域的清理整治,对举家搬迁居住在我县的人员,要进行认真清理,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使他们住下有生活保障,走要有去处,要将他们纳入统一、规范的社会化管理中。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