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遏制吸毒蔓延的几点思考
当今世界,毒品已成为危害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关注。在毒品问题日益形成国际性灾难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特别是地处西南边陲与毒源国家紧密相连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毒祸的殃及。加强禁毒工作,遏制吸毒的蔓延,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吸毒蔓延的原因 (一)受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二十世纪初以来,传统的毒品未绝迹,新的毒品又不断出现,并在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和交往的日益频繁而迅速传播蔓延开来,毒品犯罪与吸毒现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危害。据国家禁毒委****年*月公布,当今世界人口的**%卷入毒品的产生和消费,全世界每年的毒品交易额达****亿美元,每年大约**万人因吸毒死亡、大约****万人因吸毒而丧失劳动力。由于我国与“金三角”、“金星月”两大亚洲毒源地相邻,特别是紧邻我国的缅甸北部已成为重点毒区、港、澳、台的冰毒及加工技术不断非法流入我国境内,加之受国际毒品市场的影响,境外毒品对我国形成“四面包围,南北夹击,多头入境、全线渗透”的严重态势。国际毒潮的泛滥对我国吸毒现象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对吸毒蔓延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禁毒工作力度不够,导致毒品禁而不绝,不断蔓延。建国初期,我国政府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解决了残害中国人民百余年的“毒害”,**年代中期,当吸毒和过境贩毒现象在我国边境地区出现时,我们对其危害及禁毒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估计不够,致使国家制定的一系列禁毒法令、法规、政策、文件得不到认真落实,毒品问题日益严重。虽然公安机关加大了查缉毒品,收戒吸毒人员,打击毒品犯罪工作的力度,但无法彻底摧毁毒品贩卖活动,也不可能消灭吸毒人群,因而毒品禁而不绝,吸毒现象也不断发展蔓延。 (三)对戒毒出所人员帮教成效低,复吸率居高不下,禁吸帮教工作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吸毒者一旦成瘾,就难以戒断,并陷入初吸—戒毒,复吸—再戒的恶性循环中,这已经成为吸毒者的共同经历,屡戒屡吸十分普遍,复吸率高达**%以上。戒毒出所人员帮教成效低,复吸率居高不下,主要原因除了吸毒者一旦吸毒成瘾就难以摆脱生理和心理上对毒品的依赖之外,还有另外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吸毒小群体的存在。吸毒小群体就是吸毒人员担心自己的吸毒行为被家人、同学、朋友发现而形成的自由性保护圈,由于他们自身的独立性和依附的矛盾突出,将自己的活动范围限于小群体中,使自己内心的恐惧感自卑感得到淡化,这样既可使个人吸毒的需要得到满足,又可以从相互间多渠道获得毒品。吸毒人员戒毒出所后,只要遇见群体中的任何一个人,就会重返其中,再次染上毒瘾。二是对戒毒人员帮教方法不当,监控不到位、出现部分流窜吸毒人员,他们戒断出所后,得不到社会、家庭的关怀和帮助,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同时为免除戒毒带来的生理痛苦,千方百计维持吸毒状态,为吸毒、找毒到处流窜,使吸毒人员所在地的帮控监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流窜地无法及时掌握控制。容易诱发扩大吸毒面。如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小区居住的朱宏毅(男,****年*月出生),****年*月第一次吸毒并染上毒瘾,后来发展到注射,经多次进盘龙戒毒所戒毒,仍未戒断毒瘾,****年到*省第三劳教所劳教戒毒二年,****年初戒毒出所后回到老家武定县高桥镇老街村,在来往昆明与武定高桥期间,诱引高桥镇老街村的孙龙(男,****年*月出生,****年吸毒,现已戒断)、蔡忠武(男,****年*月生)吸毒,并染上毒瘾。 (四)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禁毒工作的基础在全社会、全体人民群众中、加强禁毒知识和毒品预防教育是提高全社会防毒拒毒意识,依靠人民根治毒患的重要措施,通过宣传教育,让全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都认识到毒品的严重危害,懂得毒品知识,并自觉抵制和远离毒品,就必然能够减少吸毒行为的发生。但实际工作中,毒品预防宣传教育不力的情况普遍存在,特别是禁毒宣传工作缺乏频度、广度和深度,存在重“面”不重“角”的现象,还留有许多盲区和死区。因而全社会的防毒、拒毒意识不强,毒品知识贫乏,也是吸毒现象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制吸毒蔓延的几点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坚定不移地抓好禁毒工作。江泽民同志曾经于****年*月**日在全*禁毒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不把贩毒、吸毒问题解决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涉及到中华民族兴衰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必须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并且为禁毒事业题词:“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禁毒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是政府、政法系统的事,更是全社会、全民族的责任。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讲政治的高度把禁毒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带领广大各族人民群众深入开展禁毒斗争的重任,落实责任,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目标明确、分工到位、奖惩有度、科学合理”的禁毒工作机制。要提高全民族的忧患意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打一场深入持久的禁毒人民战争,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禁毒工作局面,遏制毒害的发展蔓延,并逐步根治毒患。 (二)加强禁吸戒毒工作,进一步完善戒毒措施 一是加强戒毒机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合理规划布建戒毒所,加大对重点毒害地区的集中整治力度,全员收戒吸毒人员,努力实现社会面上无失控吸毒人员的目标,带动禁吸戒毒工作的深入开展。过去,我国在对吸毒人员的戒毒工作方法上一般都采取自愿戒毒与强制戒毒两种方式,即使是强制戒毒,时间仅在三月以上至一年之间,戒毒时间较短,工作缺乏应有的力度,戒断巩固率低,复吸率高,新增吸毒人员比戒断毒瘾的人还要多的被动局面一直未能彻底改变。戒毒出所人员一流入社会不但旧病复发再次染上毒瘾,而且还会带动一部分未吸毒的人或以往已戒毒的人参与吸毒。正因如此,许多人和相当一部分单位对禁吸戒毒工作束手无策,丧失信心。戒毒难,巩固更难,一是难在对吸毒人员的社会监督往往停留于一般号召,形成吸毒人员想复吸就能复吸的被动状态;二是难在毒源难断,毒品消费市场短期内难以摧垮,致使戒断人员想吸就能轻易买到毒品。所以,全员收戒吸毒人员,做到发现一个就强制一个,实现禁吸戒毒方式由“外”转“内”(即把吸毒者从放在社会上转为集中在戒毒所强制戒毒),通过全员收戒吸毒人员,达到社会面上无失控吸毒人员的目标,就能够有效遏制社会面的毒品需求,有利于逐年减少吸毒人员,进而为巩固“无毒县”、“无毒乡镇”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整个禁毒斗争的顺利开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毒品犯罪,使禁吸戒毒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进一步完善戒毒措施,从药物治疗、心理康复、社会巩固三个环节上抓好对吸毒人员的戒毒。对已戒断出所人员要组成由民警、村(居)委会、单位(学校)和家庭共同参加的帮教监管系统,实行跟踪帮教管理,一方面对其进行谈心教育,让其树立健康的思想,增强戒断毒瘾的决心。一方面,严密掌握其吃、住、行、消、乐,严格防范制止戒毒人员与吸毒人员接触,在其周围形成一个严密的帮教监控网络,让其不再有涉毒的机会,以真诚的爱心帮助戒毒人员由流出地与流入地共同管理,互通信息,并针对其流动性大的特点,对其戒毒出所后,直接通知流出地公安机关和其家属带回加以管理和控制。 (三)严厉打击零星贩毒活动。近年来,特别是美国“***”事件以来,随着国际反恐禁毒压力的加大,缅北制贩毒势力受到震慑,加之我国特别是*省公安禁毒部门始终保持对过境贩毒严打的高压态势,贩毒活动遭到沉重打击,但形势依然严峻,毒品犯罪的高额利润和国内不断扩大的毒品需求刺激着境内外大大小小的贩毒组织,使其一刻也不愿停止其犯罪活动。为逃避打击,毒品贩运向现代化、组织化和国际化程度逐渐提高,犯罪分子运用现代通讯手段和运输工具长途贩运,犯罪能量增大。此外,境内外贩毒团伙试图逃避我堵截防线,采取化整为零,“蚂蚁搬家”的人体藏毒等小宗贩毒形式,将毒品经*过境运往内地,极大地提高了贩毒活动的隐蔽性。有了毒品需求,同时也有毒品的供给,吸毒现象必然难以控制,危害也就会长期存在,因此,掐断毒品的供给,打击各种形式的贩毒活动是禁毒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公安机关禁毒部门要把打击零星贩毒与打击大宗贩毒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杜节“重大案、轻打零”的片面思想,在力破大宗贩毒案件的同时,针对零星贩毒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有效地开展打击整治工作。对零星贩毒活动猖獗的地段和部位、适时组织不同规模的集中整治,加强经常性的路面巡逻查缉、巩固整治成果。对零星贩毒分子要根据《刑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依法打击处理,严惩毒贩,同时坚决收缴其非法所得,使零星贩毒活动在严刑峻法面前无处藏身,无机可乘,无利可图,从而切断毒品的供给渠道,有效防止戒断出所人员复吸和新吸毒人员滋生。 (四)加强毒品预防教育。防毒容易肃毒难,要在全体人民群众中深入持久地开展“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禁毒教育工作,将有关毒品的基本知识以及危害,用当前可以利用的一切宣传手段和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充分了解毒品祸国殃民的历史,看到党和政府坚决禁毒的决心,学习掌握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使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提高全民的拒毒、防毒和反毒意识,形成全民关注和参与禁毒工作的良好氛围,奠定禁毒工作社会化的坚实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要根据他们是吸毒的高危人群的实际情况,以在校中小学生为重点,大力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使毒品预防教育有较强的针对性、突出实效。(五)深入开展“无毒社区”创建活动,确保一方净土。自****年底开始,在国家禁毒委的领导下,全*各地认真开展了创建“无毒社区”工作,创建“无毒社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动员全社会力量,大打禁毒人民战争的新方法。就是把成千上万的吸毒者和各项禁毒工作措施具体分散实施到各个其所在的社区、逐个逐片解决,以积小区为大区、积小胜为大胜、积大胜为全胜,彻底实现无吸毒、无贩毒、无种毒、无制毒,最终实现禁绝毒品的总目标。在创造并最先开展这项活动的我国*包头市就以此创下了国际社会禁毒的奇迹,通过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活动,包头市数千名吸毒者中的**%成功戒毒,并且已巩固达三年以上。**省对省内*县*地区、*县*街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突出的两个重点地区进行了数年的综合整治,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在,全*已广泛开展了创“无毒县市”、“无毒乡镇”及“无毒社区”的活动,毒品问题和吸毒蔓延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我们已逐渐看到了解决这一人类绝症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