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延伸管理
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教育与管理是民警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公安队伍管理的延伸,抓好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对提升公安队伍凝聚力、纯洁性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笔者认为,对民警的教育管理,八小时以内的教育管理占主导地位,是教育管理的主要方面,八小时以外教育、管理从属于八小时以内的教育管理,是次要方面,是八小时以内教育管理的继续和延伸,两者互为因果,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从近几年发生的民警违法违纪行为看,多发生在八小时以外。因此,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不可忽视,我们在抓好八小时以内教育管理的同时,也应对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落实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措施。 民警八小时以外活动的特点及呈现的问题 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活动与八小时以内的活动有着很大的区别,八小时以内的活动主要局限于工作活动,活动场所较为单一、接触人员较为单一,在纪律约束上有专门组织、人员和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约束,相对而言,八小时以外的活动较为复杂,活动场所、接触人员均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而且没有相关组织和人员监督,属于管理的真空地带,主要靠自我约束。通过对民警违法违纪典型案件的分析,民警在八小时以外发生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违反禁令。“五条禁令”是一条不可触摸的“高压线”,自2003年“五条禁令”实施以来,绝大多数民警在八小时外均能自觉遵守和执行,但也有极少数民警存有侥幸心理,自我放纵,酗酒闹事,酒后驾车,参与赌博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违法乱纪。长期以来,绝大多数民警均能自觉遵纪守法,但也有极少数民警无视法纪,在八小时外我行我素,与社会上一些闲散人员称兄道弟,更有甚者,极个别民警居然与某些有前科劣迹人员保持非正常关系,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打黑事件中,54%的涉黑组织有“保护伞”,其中有17名公安民警因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被审查起诉,涉案民警更是高达数百名。 (三)牟取私利。公安机关一直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加强宗旨教育和勤政廉洁教育,绝大多数民警均能经得起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但随着经济体制转化、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将进一步侵蚀警察的头脑,有极少数民警利欲熏心,以权谋私,把手中的权力作为谋取利益的工具,暗地里参与入股、变相经商,利用职务之便收取保护费、插手经济纠纷,谋取非法利益。 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教育管理的几点意见 (一)加大教育力度,树立思想防线。教育是自律和他律的前提和基础。在工作中,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一定要纳入到八小时之内,把思想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始终坚持从严治警的方针,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增强全体民警的法制观念、纪律观念、道德观念。一是抓好“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教育。有针对性地不断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其真正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二是抓好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要通过教育,真正使民警明白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并不仅仅局限于八小时之内,而是每时每刻都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三是抓好纪律作风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纪律作风教育,加强内务条令、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重要内容的教育,以增强民警自警、自省、自励、自强的能力。 (二)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是他律与自律的根本和关键。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应把管理放在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坚持不懈地抓队伍管理,加强监督,强化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八小时以外跟踪管理制度。在坚决执行制度的同时,要把监督结果纳入民警日常考核、公务员年度考评等奖惩范围。二是落实谈话警示制度。为了防患于未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警示谈话,当民警有违纪苗头时必谈;民警被确定为重点帮教对象后必谈;群众来信来访投诉时必谈;民警行为反常情绪低落时必谈;民警有过失时必谈;民警受到组织处分、通报批评后必谈;民警家庭有矛盾时必谈;党员民警骨干带头作用发挥不好时必谈,力争在疏通引导、转化工作中提高管理效果。 (三)加大联系力度,形成管理合力。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活动,应当说与家庭、亲情有着直接的关系,强化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绝不能缺少民警家属的帮助和教育这一环节,要实现单位领导与民警家属双向互动式教育管理模式。一是加强与民警家属的联系沟通。在与民警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的同时,要以实地家访或电话家访、定期召开民警家属联谊会、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介绍民警工作情况,通报少数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犯罪民警的反面典型案例,了解民警八小时以外的社交活动情况,掌握民警本人与家庭成员的生活状况。二是要指导民警家属做好民警勤政廉洁教育,经常吹一吹“枕边”廉政清风,讲一讲违纪违法的危害。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育监督,使每位民警全天候、24小时都置身在严格的他律之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