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队伍建设 >> 浏览公安
  •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抓好交警队伍建设

    时间:2011年05月27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在新形势下,公安局机关通过警务改革、警力调整、科学设置,使公安机关在履行职责、依法执法、为民执法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公安机关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中,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公安交警部门是公安机关的职能部门,担负着公安机关的一般职能和人民警察的共同职责,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声誉及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多少年来,各级公安交警部门为了发挥好部门职责,维护交警良好形象,提高交警整体素质做出了不懈努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交警队伍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衰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责任意识淡化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交警队伍的整体发展。因此,改善和加强交警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下面浅谈几点认识。

        一、  以德治警,把队伍建设与精神文明接轨

        以德治警是相对于依法治警而言的,就是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用思想道德规范进行管理的问题。《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的颁布,使依法治警的力度有了很大进展,但对于思想建设方面,我认为力度还需加大。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提倡“一切以让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以制约机制和行为规范来对民警的行为进行约束,很少上升到思想道德的高度来引导民警。让人民群众满意,实质上是一种对人民群众真实情感的具体体现,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这跟每位民警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应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帮助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耐心细致的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坚定民警的宗旨观念和理想信念。同时,要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民警,体谅民警的辛苦,基层领导应该具有人情味,不能让民警感觉到上班你是领导,下班形同路人,公安机关现在对外搞“亲民”,我们对内应该搞“亲警”,民警从领导身上感悟到的亲切,相信在工作中会带给群众亲情。所以,我认为应当从基层领导做起,从对公安交通管理事业负责的高度,多做一些有利于民警健康成长的事情,用情感的力量感染民警,这也是以德治警的范畴。此外,在队伍中培养、挖掘一批先进典型,用典型的事迹来影响、感化民警,培育和弘扬队伍的浩然正气,激发和调动民警的工作热情以及坚持从优待警方针,为民警解决后顾之忧等多措并举,用以德治警来推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文化建设。

        二、制度管警,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

        用制度对人或工作进行管理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也是多年来实践摸索的成功经验。《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公务员管理暂行条例》等的实践运用,充分证明了制度管人的先进性,目前,各级公安交警部门相应出台了不少管理队伍的制度,正在开展的“执法规范化”教育活动也以制度的形式决定了民警的去留大势。但是,就目前总的形势来看,有些单位制定制度的内容疏于形式,缺少精细加工和监督制约,没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有的制度科学性、广泛性不够,摆脱不了人的主观因素,有的制度虽然制定的很好,但落实不到位形同虚设,无人问津。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要切实发挥好制度管警的作用,首先要解决好可行性和操作性问题。也就是一项制度的出台,应该经过一定的调研和论证,要与实际工作相接轨,要本着有利于工作的原则,既促进工作又符合大多数人的呼声,这样的制度才可行并且便于操作。再则,执行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制定了制度不执行,再好的制度也等于一纸空文,起不到应有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制度的执行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民警的自觉遵守上,一方面是执行的措施兑现上,只有两者形成了统一,制度才能起到应有的效能。三是建立健全制度上,一项制度的建立,要保证其严密、细致,而一个部门建立的制度,要保证其广泛性和周密度,也就是要健全,否则,在管理过程中只会是按了葫芦起了瓢,达不到制度管理的作用。

        三、科教兴警,实现科技强警与素质教育的高度统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践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近年来,随着交通管理工作科技含量的提高,给交通管理各项工作都带来了新的转机,工作效率和质量明显增高,工作模式也由以往的被动管理转化为主动出击,民警的工作压力也得到了较好缓解,科技强警战略在实践中得以印证。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把民警从原始劳动中解脱出来是顺应和符合时代发展的一个新课题。首先,应该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科学技术的渗入,实质上是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了,人为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应该正确认识到这一问题的辩证关系,投入一分,得到回报却很丰厚,这才是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具体体现;二是要把科技充斥到各项工作的每个领域,加大科技实用的广泛性,很多单位现在基本上实现了电子监控、无纸办公、网络信息、档案管理、无线对讲等诸多方面,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交通管理的业务领域很多,只是在大的方面考虑了科技的引入,而忽略了一些细小的工作,这将影响到整体工作的平衡发展,对科技化工作管理有制约和抑制之嫌;三是要落实科技管理的组织保障,要设立一个固定、专职的科技机构,调选一批专业知识强,年青积极性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科技的指导和运用,发挥好科技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真正实效。在发展科技强警同时,提高民警的素质已显得尤为重要了,管理模式的变革,对民警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交警队伍中普遍存在民警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较低的情况,部分民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工作职责的需要,强化素质教育是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首先,要不断深化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教育,教育民警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公仆意识,树立创新思维,以达到增强整体素质的目的。其次,结合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际,对民警定期进行素质达标考试考核,通过多途径的业务理论培训和警事技能培训,努力提高民警的政治、思想、文化、体能、心理和业务“六大素质”,让民警熟练掌握“八会”,即会计算机操作、会驾驶汽车、摩托车、会擒拿格斗、会使用武器、会网上办案、会写工作报告、会做群众工作。只有民警的综合素质提高了,驾驭交通管理工作的能力才能得到改善,队伍的整体建设才能向纵深推进,以队伍建设促进业务发展的良好愿望才能得到较好实现。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延伸管理
  • 下一篇:浅谈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的五个“深化” (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