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基层“四个秩序”加强消防部队质量建设
建立正规的执勤、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是部队正规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其实质是用条令条例规范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建立和保持正规的“四个秩序”,是新形势下加强消防部队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证,是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正规“四个秩序”对军队正规化建设意义重大
**同志曾强调:“在部队的管理上,必须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规范部队的行动,建立正规的执勤、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要防止工作上的随意行,按照部队建设规律办事。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的革命军队,不能不强调正规化,这是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军队的建设水平一定能够大大提高一步。”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建立正规秩序的重要性。军队的正规秩序,就是在执勤、训练、工作和生活中,按照条令条例规范部队所有场所、所有工作、所有环节和所有成员的行为,使之处于规范化以及具有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行的状态。
正规的执勤秩序,主要是部队保持常备不懈的状态,我们要做到一声令下立即出动,保证随时能够完成作战、执勤、抢险救灾以及应付突发事件等任务。基本做法是:执勤教育经常,官兵牢固树立执勤观念;执勤方案配套,计划和措施周密完善;执勤制度落实,执勤值班、备战检查、执勤演练等严格规范;兵员配备使用合理,人员在位率符合执勤等级规定;执勤设施齐全,器材装备处于良好状态,各类执勤物资存放符合“三分四定”的要求。
正规的训练秩序,主要是落实上级规定的训练方针、原则和指导思想,确保军事训练的中心位置,确保训练内容、时间、人员、效果的落实。基本做法是:严格落实条令条例和大纲、练兵的规定,坚持训练计划、备课示教、培训骨干、职责分训、评教评学、成绩登记、考核评定等制度,做到组织严密,内容完整,程序规范,管理严格,训练保障有力,训练经费、器材、装具管理良好,使用科学合理。
正规的工作秩序,主要是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的运行程序,明确岗位责任,按级负责,按职尽责,提高工作效率。基本做法是:统筹安排各项工作,计划严密周全,组织实施准确规范,工作作风严谨踏实;军政主官之间、正副职之间、上下级之间分工协作,各司其责;坚持会议汇报、请示报告、总结讲评、点验交接、安全保密、印章管理等项制度,各项工作经常处于高效有序的运行状态。
正规的生活秩序,主要是按照条令规范部队的一日生活和军人的言行举止。基本做法是:严格执行日常管理制度,遵守作息时间,一日生活紧张有序、科学合理、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严格遵守着装规定,军容严整,举止端正,文明礼貌;内务设置整齐划一,生活设施健全配套,管理责任明确;营区环境整洁,安全、卫生、消防等制度落实;军营文化生活丰富,部队士气旺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事故、案件少。
“四个秩序”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分割开来。各级必须在建立正规的“四个秩序”上狠下功夫,努力实现一日生活条令化,各项工作制度化,行为举止规范化。只有全面建立“四个秩序”,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协调一致,严格正规,井然有序。
二、增强官兵自觉遵守、执行“四个秩序”的意识
建立正规秩序,首先要解决官兵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长期以来,影响消防正规化水平提高的症结,主要是部分官兵正规化意识比较薄弱,管理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顽固,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习以为常。究其根源,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我国绵延数千年封建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我军战争年代所积淀下来的游击习气,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从根本上祛除。在长期相对和平环境中,官兵缺少当兵打仗的紧迫感,部队容易出现松散现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环境对军队的影响越来越大,加上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部队中容易滋长自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造成一些官兵纪律观念和法规意识淡化。根除这些历史的和现实的思想障碍,必须在部队中深入开展正规化、法制化教育,牢固树立依法办事的思想,自觉地把条令条例落实到执勤、训练、工作和生活中去。
三、抓好日常管理制度的落实是抓好“四个秩序”重中之重
日常管理制度,是按照共同条令的要求规范部队日常生活的制度。抓好这些制度的落实,是建立正规秩序的基础,也是培养军人正规意识的重要环节。《内务条令》规定,军队日常制度主要有:一日生活制度、值班制度、警卫制度、军官留营制度、查铺查哨制度、请假销假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点名制度、保密制度等等。抓好日常管理制度的落实,首先要抓好学习教育。要利用条令学习日有计划地组织学习。使大家真正知道日常制度是把军队管理成功经验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所形成的定制,懂得为什么要按照制度去做,并掌握制度的具体规范。在部队的一日生活和各项工作之中,要注意搞好随机教育;在季节交替、任务转换等时节,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讲清落实日常制度应注意的问题等。其次要抓好训练养成。制度规定的内容不仅要懂,更重要的是会做,而有些制度本身就是训练的内容。抓训练,要按规定的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利用点滴时间插空进行,与其他训练结合进行,通过训练培养和提高官兵落实制度的能力。落实日常管理制度,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既要靠严格训练,更要靠持久养成。抓养成,要从新兵抓起,新兵一入伍就要在进行基础训练,使其养成时时处处按制度办事的习惯,如果新兵时抓不好,下队后再教育难度更加大;要从集体活动抓起,如早操、开饭、操课、集体活动、点名等,都要按规定的内容程序和要求去做;要从点滴抓起,把日常制度的要求贯彻到一日生活和工作中去,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起居作息,集合站队,穿衣戴帽,言行举止,都要按条令规范,常抓不懈,真正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从薄弱环节抓起,越是小远散单位,越是节假日,越是任务重工作忙时,越要落实日常管理制度,一丝不苟的按照条令条例尽好每天必尽的职责,守好每天必守的规矩,办好每天必办的事情。第三要抓好督促检查。要对照条令的规定,通过定期检查、抽查和自查等方法,组织官兵经常对执行日常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严抓细抠,随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检查情况应进行必要的登记和讲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促进日常管理制度的落实。
四、坚持以身作则是落实好“四个秩序”的方法之一
以身作则揭示了管理教育中说与做、言与行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各级管理者的主导作用。要使部属接受教育,管理者首先要接受教育;要使部属服从管理,管理者首先要严格自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者的模范行为,对部属就是无声的命令。以身作则是感召部属,增强战斗力的有效方法。言传与身教是管理者的两条最直接、最基本的管理方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身教重于言教。被管理者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不但要看管理者怎么说,更主要的是看管理者怎么做,看管理者是否能为人师表,是否能处处给部属做好样子,管理者首先做好了,就会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收到感召、激励被管理者的效果,使他们从内心信服,在行动上效仿。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理就在于此。“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管理者只有做到以身作则,“四个秩序”自然而然的就维持好,能有效地带动部属,提高部队战斗力。
五、上下关系融洽,内部关系密切对“四个秩序”的落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级在对中队工作的指导中达到一种融洽,工作力度推进就很大,上级领导对中队干部以兄弟情、同志爱来对待。如工作上出现问题,以发扬“传、帮、带”方式来加以克服,不能一味的骂和批评,而是沉下身来加以管理、指导,帮助中队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成为士兵和中队干部的良师益友。有了这样的上级关心,基层都没有理由不干好工作。同时,中队及战士也体谅上级的良苦用心,能积极支持,主动配合。
中队作为基层的管理单位,矛盾是必然的。否则,将无从谈到管理。这就要怎样消除矛盾,密切内部关系。在这方面坚持政治上一律要平等;在人格地位上一致。干部间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官兵间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推心置腹干工作,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坚持严格管理与教育疏导相结合,采取摆事实、讲道理、分清是非、以理服人的方式。这样内部关系非常良好,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四个秩序”的落实就会得到有力的推进,战斗力就能得到飞跃的提升。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