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问廉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年*月份,总队出台了“四项制度”,即党委“议廉制”、党委“议防制”、主官“分权制”、执法“问廉制”,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大队围绕要求、吃透精神,进一步明确执法权责、规范执法程序,强化廉洁执法,不断提高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服务水平。作为一名消防监督员,本人对开展“问廉制”建设谈几点体会。 一是组织到位,要求严。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从省厅、总队、支队到大队,级级重视,层层狠抓。“问廉制”建设开展以来,各级进行了部署,制定了实施方案,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始终保持坚决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各项组织到位,要求严格。 二是宣传到位,反响大。通过对“问廉制”建设的广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消防部队勇于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为树立公安消防部队良好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月**日,*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林振海在大队呈送的《执法监督问廉制建设》简报上作出批示:“*消防大队近年来在政风行风建设中工作扎实、成效明显,希望大队继续在深化载体、深化主题上下功夫,锻造一支可信、可靠的‘阳光消防’队伍。” 三是措施到位,效果好。“问廉制”建设开展以来,*大队强化多项举措。(一)加强警示教育。大队通过开展专题学习、播放警示片等形式,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严禁“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二)强化问责追究。大队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考核和民主评议,健全举报投诉机制,凡有举报或发现消防执法人员有不廉不洁、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三)提高服务质量。大队积极落实消防服务措施,缩短办事时限,简化办事程序,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打造“阳光消防”,坚决杜绝“冷、硬、横、推”,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消防服务。(四)规范落实到位。大队认真贯彻落实消防监督“问廉制”,结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审验分离、重点项目集体研究,防止执法过程不廉行为;制定干部廉政档案,加强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政监督;向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寄发“问廉制”建设公开信,对办理消防业务、火灾隐患整改单位和被行政处罚单位发放《消防执法监督问廉表》,加强社会单位对消防执法工作的监督力度,大力加强消防执法的廉政建设,提高大队服务社会的水平。 可以看到,目前开展的“问廉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消防监督执法腐败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强化“问廉制”建设,构筑消防监督执法中的反腐败“防火墙”工程,打造出廉洁高效的“金刚之身”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认为,加强反腐倡廉工作,还应做到几点: 一是要强化宣传教育,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行为主体的道德内约松散即道德观念淡薄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春秋时期,古人就对奉公守廉的官吏褒奖有嘉,形容官员廉明宽厚、德行高尚为“廉而不刿”,《礼记》中说:“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老子》也说到:“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古往今来,朝野民间,“廉”都是衡量为官者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消防部队要开展讨论,紧抓条令条例的贯彻落实,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教育和引导广大执法人员:“严禁”之下,哪怕只是一分半厘的犯规,均是败法败德之举。每个执法人员套上令人头疼的“紧箍咒”,其实也是“护身符”。有了若干个“不准”的“箍”,才能看清方向,管住手脚,规矩办事,不越雷池半步。聪明的人会主动套上“金箍”,认真权衡利弊得失,抵挡住糖衣炮弹的攻击,把风险降到最低点。 二是要健全机制体制,确保反腐倡廉执行到位。最优腐败治理的目标应该是寻找社会容忍程度与治理成本的最佳结合点,而要远离腐败必须从制度入手。消防部队必须尽快完善体制,堵塞体制中的漏洞,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规范和制约公权,将权力放置于“金鱼缸里”,行政决策和措施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公开透明,公正运作。同时,从一些案例中,我们发现反腐败的另外一个根本的利器,那就是群众的正义之气。群众的正义之气是降低腐败机会和增大腐败分子被查获可能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让群众获得更多知情,并握有表达与监督的利器,使之对打击腐败要有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心。实行“一项一问廉”制度,就是将消防行政许可、火灾隐患整改、消防行政处罚等执法项目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向推出包括受理申报工作效率及服务态度、是否限时办结、是否发生故意刁难及拖延现象等问廉项目,把廉政监督权交给群众。还有,打造一支高手如云、行之有效的反腐队伍也是关键。 三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强化信息公开,启动“阳光法案”,一要以开发网络建设,推广执法工作信息化发展。强力推进重点单位信息录入、消防监督业务信息、火灾隐患网上追踪等系统应用,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监督执法工作,探索消防执法工作数字化应用,提高消防执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完善网络功能,强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执法效能,使消防执法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二要利用科技监管模式,推动建筑消防设施施工企业消防管理新模式。在发挥网络管理的前提下,努力研发科技监管新模式,深化科技监管平台,以网络化、数字化的监管模式,共享企业信用信息、企业岗位质量信誉的网络资源,实行高科技管理,严格考核发证制度,推行网络公示、查询等新手段,推进消防监督管理科技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