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公安纪检监察工作方式的思考
一、创新纪检监察监督方式,构建和谐交通
改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一要改革创新工作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纪检监察整体工作,正确处理和把握反腐倡廉与科学发展的关系;二要改革创新工作思路,实现纪检监察工作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变;三要改革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反腐倡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一)坚持监督与创新方式并重,构建监督防御体系。按照公安部“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权利行使到哪里,监督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的要求,积极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大力拓展监督的范围,努力实现四个并重转变,构建行之有效的监督防御体系。一是由重组织监督向组织、社会、舆论监督并重转变。在强化组织监督的同时,从社会各界聘请社会监督员,公开监督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建立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二是由重任期监督在任前、任期、离任监督并重转变。实行任前考察、任前廉政谈话制度,防止“带病提拔”,坚持离任审计制度,杜绝“带病离岗”。三是由重工作圈向生活圈、工作圈、社交圈监督并重转变。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公安民警“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管理。四是由对民警本人监督向民警、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监督并重转变。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的规定,杜绝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打着领导的旗号或利用领导干部职务上的影响搞特权。 (二)坚持监督与制度相结合,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违纪行为。要把优化发展环境、抵制领导干部腐败作为纪检监督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用制度规范“人权、事权、财权、物权”,切断腐败发生源头。一是规范事权。加大警务、政务公开力度,结合实际,制定行之有效地规章制度,积极推行“阳光”警务,增强工作透明度,接受上级领导和社会群众的监督。二是规范财权。关键是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在目前财务“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上,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强化资金的统筹安排和跟踪追效,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规范人权。加强干部任用监督,严把素质关、考核关、审批关和程序关,强化事前控制、事中约束和事后惩戒机制,探索干部任期制度,落实离任审计,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使用机制,实现干部人事制度的透明化运作。四是规范物权。加强和改进国有资产的合理化管理方式,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和管理。 (三)坚持监督与惩处相结合,体现监督效果。通过监督发现违纪违法案件线索,严肃查处违法违纪现象,既是监督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体现扩大监督工作效应、震慑违法违纪现象的客观要求。失去了惩处,监督就没有了震慑力。通过继续搞好执纪执法部门的案件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案件质量,在保证查案综合效果的前提下,内挖潜能,外聚合力,加大惩处力度,使监督与惩处有效地结合,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扩大监督的影响效力。 二、加强公安交警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主要途径 (一)重教育,筑牢干部监督思想防线。首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廉政教育,是强化队伍监督的首要环节。我国古代就很注重进行廉政教育,培育廉政思想。我们一是要强调自我教育,开展读书思廉教育活动。有重点地选取部分廉政读本,通过读书会、讨论会、交流会等形式,强化党政纪法规条规和廉洁勤政学习,使民警做到知法、守纪、思廉、想廉。二是开展家庭助廉教育。在民警家属中开展“争当廉内助、树立好家风”活动,加大对领导干部家属的廉政教育,督促其撑起“家属廉政半边天”。三是开展正反两方面的警示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向任长霞等先进模范人物学习活动,并有重点地选树廉政集体和廉政个人;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警示教育会、学习警示教育读本等,以案说纪,以案明纪。坚持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达到清廉的教育效果。通过教育,坚定民警廉洁奉公,执法为民的政治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严监督,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监督长效机制。抓好制度建设是实行有效监督的前提,完善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对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对于干部廉洁自律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建立内部制约机制,健全完善各种制度,并采取措施狠抓落实,要改变制度建设上“纸上谈兵”现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和问责制,提高管控能力,使每位民警都生活在规章制度的监督之中。二是建立民警廉政承诺制度。要求全体民警结合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实际,对个人在遵守干部廉洁自律、履行工作职责等方面公开向社会做出承诺,接受组织、群众及舆论等监督,年底以单位对践诺情况进行一次考核。三是认真落实廉政谈话制度。从关心、教育和保护民警出发,通过定期谈话、任前谈话、考核谈话、提醒谈话、约定谈话、质询谈话、诫勉谈话、回访谈话等谈话方式,对民警存在的问题进行早提醒、早警示。 (三)重转变,建立外部制约机制,营造良好监督氛围。公安交警是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的德才素质有特殊要求,但民警又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要有一个好的监督制约氛围,才能激发和调动他们廉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宽监督渠道,营造良好监督氛围,让群众参与评议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增强使用权力的透明度,达到事半功倍的监督效果,逐步形成上下、内外结合的全方位的立体监督网络。一是拓宽监督主体,进一步完善警务公开制度。聘请各阶层干部、群众作为公安执法执纪的特邀监督员、联络员,并建立相关制度,按一定程序定期和不定期更换,留下敢于“挑刺”说真话、实话的,撤换掉只会讲成绩、做摆设的监督员,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效能监督的良好氛围。二是开通多种举报投诉渠道。群众可以通过来电、来人、投诉或网站、发送电子邮件等灵活、便捷的监督渠道向公安机关投诉反映问题。三是拓宽监督对象。对各单位、各警种以及每个民警都进行全方位监督。四是拓宽监督内容。对各单位及其民警执法情况,履行职责情况,工作程序、作风、效率,服务态度、质量、过程等多领域的行政行为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消除监督“空档”。 (四)敢管理,以法治权,善打“预防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艰巨繁重的执法任务,异常复杂的执法环境和各种巨大诱惑的严峻考验,要想使我们的民警不动摇、不退缩、不掉队、不变质,必须做到以法治权。要进一步完善队伍管理的法律体系,使权力运作更加科学、规范,要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有效地预防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一是要定期分析民警的思想状况。定期对民警开展执法行为专项检查,从中发现问题,并定期对有问题的民警思想和工作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意见,强化监督。二是实行纪委书记定期约谈。定期约谈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了解其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情况,对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早打招呼,较为明显的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三是实行单位党委成员在重大事项上集体签字制度。规定凡是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的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等,必须经党委班子集体讨论,并署名负责,上级纪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