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党建群团 >> 浏览公安
  • 对公安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1年07月10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创新是党建工作的活力和生命力所在。党建工作的作用能否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出来,是每个党务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就党建工作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将党建工作与公安中心工作相结合,避免党建工作边缘化。由于对党的建设认识模糊,当前,党建工作逐渐呈现党务化的趋势,演变为单纯的、被动的应付常规检查等,仅仅停留在开开会、上上课的层面上,缺乏活力。分局党委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始终坚持将党建贯穿到中心工作中去,将主业融汇到党建工作中去。一是制度保障。明确凡是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问题,都必须由分局党委会集体讨论通过,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实行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坚决杜绝“一言堂”。二是组织保障。明确党委成员在班子中的地位平等,同职级干部按照进班子时间先后列册排序;明确政治处作为分局党委的办事部门、派出部门,具体负责党的建设工作的推进、落实、督导;明确分局党委班子成员挂钩基层党组织,对分管部门和联系点党组织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承担连带责任。三是程序保障。做好规定动作不走样。定期、按时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等“三会”,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月*日,分局机关隆重召开党员大会,选举出席区第三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在严肃庄严、民主活泼的气氛中,党员民警普遍受到了一次党性洗礼,解决了党员意识薄弱化的问题。四是措施保障。出台专门文件规范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员管理;将“民主集中制”贯穿到党组生活的始终。出台《“倾听警声、和谐警营”警营恳谈活动实施方案》,通过高雅、温馨、轻松的“庭院式”警营恳谈,将党员民主生活会从会议室搬到庭院里,民警可以在没有任何思想负担的情况下,发牢骚,谈生活,议警务,论管理。

        二、将党建内容与民警自身发展相结合,避免党建内容空洞化。对于整体的党而言,党员是细胞。党员自身的成长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发展。分局党委将党建内容与民警自身发展相结合,积极引导广大党员民警主动参与到组织生活中来,使党建内容更丰满、效果更殷实。一是择优考察竞岗,营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在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上,分局党委始终坚持“重德才、重公认、重实绩”的标准,统筹考虑职位层次和实际需要,扩大参与对象的广度,切实做到选拔党员干部“多种选好、好中选优、优中选适、适中选强”,将干部任职资格考试和竞争性选拔干部作为一种常态制度固定下来,营造了“凭实力竞争,让真才胜出”的干部任用环境。两年来,共提拔科级干部**名,股级干部**名。二是丰富活动载体,营造阳光进取的警营文化。分局主动把公安文化建设融入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中,将搞好党建工作与丰富警营文化相结合,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制定出台了《警营文化建设意见》,成立了“警察之友”协会,经常性组织创作、训练、汇演、比赛等。通过观看教育影片、青年民警座谈、新警入警宣誓、撰写学习心得、举办演讲比赛、举行捐赠仪式等一系列党员活动,切实深化了民警的党性意识。三是持续从优待警,营造以人为本的服务空间。分局党委高度重视党员的主体性地位,初步营造了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制定了《民警重大事项祝贺慰问制度》,明确了民警结婚、生日、生育、退休、生病住院、因公负伤或因公牺牲、去世等重大事项的祝贺、慰问标准;出台了《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规范》,明确了离退休老干部的组织生活、集体疗养、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服务、管理程序;推进落实“十二大优警工程”,完善了请假休假制度、民警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实时关注民警的身心健康,充分调动了民警的工作热情。

        三、将党员教育与情景教育模式相结合,避免党员教育教条化。如何改变“填鸭式”、“灌输式”的传统教育方式,使党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永葆生命力一直是分局党委致力研究的新课题。近年来,分局党委不断创新党课形式,深度激发党员活力,探索出了“情景化教育模式”的新路子,专门成立了“党史荣誉室”,使党性教育更加贴近实践需要,更加贴近党员内心。一是用互动讲座的形式,提升党课活跃度。今年,分局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围绕时政要闻、群众工作、身心健康等与民警进行敞开式讨论,分别组织所队长、社区民警、刑侦民警等有针对性地参加了“中东形势分析”、“沟通技巧培训”、“心理健康咨询”等专题讲座,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党民警传达知识与技巧,大大增强了教育、培训的效果。在“开门评警”沟通技巧培训中,教授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培训课,民警普遍反映受益匪浅。二是用野外拓展的形式,提升党课趣味性。上半年,分局主动加强与区宣统部、文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沟通联系,成立公安文联分会、前卫体协分会,通过组织民警参加书画摄影、登山训练、益智比赛等活动,既帮助民警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了民警的体能储备,又提升了组织的感召力,增加了党员的凝聚力。在市局组织的“庆三八展风采,健康登山快乐行”登山比赛中,分局女民警代表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作战精神,充分展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警气质,荣获团体第*的优异成绩。三是用换岗体验的形式,提升党课感染力。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换位思考”、“换岗体验”等活动,使党员干部更多地融入到群众生活中去。今年,分局就分批组织了青年民警、女民警、社区民警走进条件更艰苦的化工、纺织企业,实地体验劳作,感悟企业职工的辛劳与艰辛,使党员队伍永葆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四、要将选育典型与群众基础相结合,避免党内先进孤立化。党内典型是弘扬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展示党员风貌的窗口。分局特别注重挖掘和培育党内先进典型,始终坚持在实践中找典型,在基层里树典型,明确了“明确选树标准”、“明确培育措施”、“明确优胜劣汰”三个重点,严格把好“标准关”、“认可关”、“督查关”三道关口,确保党内典型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发展空间。一是明确选树标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分局进一步细化了“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分别设立“青年文明号”、“党员示范岗”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窗口服务之星”、“基础工作之星”、“勤政廉政之星”等优秀共产党员,明确了考评、选树程序,形成了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二明确定培育措施。分局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选树群众认可的先进典型,并为每名优秀党员民警量身定制培育措施,有计划、递进式推进培育。在与城北街道阳光社区群众进行警民恳谈时,群众对社区民警王瑞生评价颇高,党委决定将其列入考察范围,启动典型培育程序。目前,其所在的阳光社区成为新北服务外籍人员的靓丽名片。三是明确优胜劣汰。典型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始终保持党内典型的先进性,就必须严格执行优胜劣汰机制,使典型也要“能上能下”。分局充分尊重客观实际、深入实地调查研究,通过自我初评、交叉互评、上级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每季对选育的典型进行审查;并通过媒体、网络,建立起对典型的宣传、监督平台,不断提升典型的含金量和生命力,较好地起到了以点带面、推动整体的效果。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思考
  • 下一篇: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