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消防管理 >> 消防综合 >> 浏览公安
  • 浅谈消防业务训练工作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时间:2011年07月1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一抓三年的打造消防铁军工作已进入第二年,也是最关键一年,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各级消防部门的不懈努力下,打造消防铁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官兵军事业务素质大幅提高,装备水平大幅改善,战斗力明显提高,保障水平史无前例。但是,新形势下消防业务工作的开展在基层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和制约部队核心战斗力的提高,下面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简单探讨,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一、新形势下训练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功不扎实。一是兵员身体素质不过硬。当前到消防部队参军的大多数士兵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身体素质天生不佳,来到部队后,更是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消极过日子的思想太重,在身体素质方面突破不大。二是技能水平不高。新的训练大纲标准颁发后,考核标准不高,造成基层技能训练边缘化,训练标准低。三是装备操作不熟练。各级消防部队装备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一些高、新、尖装备逐年配发基层,但技术人才缺乏,操作不熟练、程序不清楚,人与装备不能达到最佳结合。四是辖区熟悉不深入。一些基层单位对六熟悉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辖区六熟悉开展不到位。

        (二)训练水平不高。一是训练无计划。当前基层训练没有计划和目标,训练没有针对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想到什么就安排什么,训练科目安排随意性大。二是训练时间无法保证。客观上,基层工作负担过重,处理文件过多,纷繁复杂的视频会议、重大活动保卫、各种教育和其它勤务活动占用了大量工作时间,业务训练与政治教育的时间比例远远不能达到8:2的要求。主观上,中队干部主观能动性差,八小时内被耽搁的科目,没有开展补训,只是补记录,科目“被训练”。三是训练方法不科学。从基层反映的情况来看,伤病员过多,从身心上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训练工作的开展,客观上讲,有士兵本身素质和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但与基层干部科目设置不合理、准备活动不充分、苦干蛮干有着密切的关系。四是训练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是干部跟班率不高。身体素质过硬的干部认为自己都做得了,不需和战士同操课,身体素质不过硬的干部又拉不下架子,不愿和战士同操课,即使参与了也顶多充当“计时员”的角色,参训率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是士兵训练积极性不高。部分战士把训练当成负担,训练时不主动,年限短的怕训练,年限长的不愿训练。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整体训练士气不高,训练氛围不浓。

        (三)训练保障不到位。一是训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就我区情况来看,全区10个执勤中队,就有6个单位至今还没有训练塔,我区九个县市区,就有五个县区没有标准的体育训练场,由于训练条件的局限,基层偏训漏训严重。二是训练经费不到位。一些基层单位不重视训练工作,不给中队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怕出事故,导致了演练、操法等技能训练科目得不到有效开展。三是训练器材保障不到位。今年,部局下发了打造铁军大比武竞赛规程,里面许多训练设施在支队级都比较缺乏,大队级就更不用说了,加上打造铁军也处于摸索阶段,训练设施严重不足。

        (四)训练指标不落实。一是人员不到位。在基层,“练兵”强调的多,“练官”的要求不够,“练战斗员”的多,“练后勤保障人员”的少,加上公差多、勤务多、伤病员多,参训人员不到位,参训率不高。二是内容不到位。受训练设施、训练器材的限制,各级考核时选择少数基础科目进行考核,一些单位一年四季就练几个考核科目,训练科目单一,训练内容单调。三是时间不到位。《公安消防部队训练与考核大纲》要求,消防大队警官年度训练时间不少于60天;消防中队、特勤中队士兵、警官岗位专业训练、合成训练的年度训练时间不少于100天。这个训练时间要求在基层是落实不到位的。四是质量不到位。训练缺乏研究,满足于安排了、训练了、落实了,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和效率,安排不科学,结果内容训练完了,训练没有效果。

        二、解决的主要措施

        (一)健全练兵考核机制。考核必须达到以考促训的目的,从机关方面来讲,设置考核科目要合理,考核过程要公平,考核结果要公开,才能促使基层把主要精力放在训练上,放在提高训练成绩上,从基层方面来讲,训练日是足够的,不应把考核科目作为训练的唯一目的,要从提高本队战斗力的高度,切实结合实际条件开展针对性训练,才不悖于训练的真正目的。

        (二)建立健全练兵长效机制。建立练兵长效机制,不光是基层中队的事,机关规定了各执勤中队除执勤等活动以外训练工作与政治教育的比例达到8:2的比例,但机关没有规定怎么样让中队保证这样一个时间,结果大量的视频会议和教育,占用了基层中队大量训练时间。

        (三)建立健全轮训机制。轮训是解决基层干部和士兵素质的有效途径,它能克服干部的自由式成长,缩短基层干部的成长周期,尤其是当下,众多的干部不是业务出身,定期对全区练兵重点对象和领域进行轮训很有必要,通过轮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士官组训能力,强化教员培训,提高官兵说教能力。

        (四)建立定期比武机制。健全的比武机制是激发官兵训练热情的重要方式,严格落实奖惩,让业务精湛的官兵有地位,得以重用,才能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练兵氛围。

        (五)建立健全训练保障机制。训练工作要正常开展,必须要强有力的训练场地、设施、器材和经费保障。一方面强化训练场地、设施保障。结合辖区情况,与工厂、学校等企业、单位签定使用协议,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工厂、学校等企业、单位的训练场地,解决训练场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强化训练经费保障。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工作,消防业务经费也越来越多,各级尤其是大队级要重视训练工作,把经费投入到训练中,切实提高训练工作的保障水平。

        (六)建立健全训练奖惩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训练奖惩激励机制,切实做到奖不虚施,罚不枉加,才能全面调动全体官兵的训练热情,当中队官兵把训练当日子过,不断推进训练工作,提高训练水平。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消防车辆大部件的维护与保养技巧
  • 下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基层中队思想政治教育课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