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沙堆效应’在部队安全防事故工作中的应用
‘沙堆效应’是指从沙堆底部取沙,让沙子一层一层下崩,降低沙堆的高度,使沙堆变矮变小。它是*市公安局在总结长期公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围绕破解新时期公安发展的难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理性思考提出的创新理论。引用到部队管理工作中来表述,就是把安全防事故工作当作在一定范围内可控制的变量,强调从营造良好的部队日常秩序入手,抓住安全防范活动的关键环节,预防和减少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遏制和减少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用日常工作和常规措施保持部队安全形势平稳,从而达到维护部队安全稳定的长远目标。
部队管理教育和安全防事故工作是一项艰巨的长期性的工作,是做好其他任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将‘沙堆效应’理论有效地运用于部队安全防事故工作中,将一切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维护部队安全稳定,促进部队实现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沙堆效应’在部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本人以为,就是将部队管理和安全防事故工作当作日常工作定量,强调从基础工作做起,抓规范、促管理、保平安,要求我们要将安全防事故工作重心放在日常管理方面,从规范官兵一日生活秩序入手,抓好官兵习惯养成。基层管理者要善于及时消化官兵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初期矛盾,做到矛盾不积累、隐患不上交,就如沙堆取沙一样,逐步减少和消除基层部队安全隐患,达到维护部队安全稳定的最终目的。从沙堆底部取沙,就是从抓好日常防范和部队秩序整治入手,使各种事故隐患一层一层下降,直至消失。这个规律同样适应部队安全形势与维护部队安全稳定的关系。基层部队管理秩序良好,说明整体管控能力强,各种隐患苗头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影响部队安全稳定的因素就能得到有效防控,部队就会保持安全稳定的良好势头,就会为部队更好地履行职责、更好地谋求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追求‘沙堆效应’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部队各项工作,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从抓好基础防范和整治日常秩序入手,全面加强部队安全防事故工作,营造良好的内外和谐环境,使官兵们生活在平安和谐的内外环境中,就是对官兵们最大的保护。安全防事故工作要坚持预防在先,基层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五同六到位’和‘四个知道一个跟上’,机关管理者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官兵,调查了解基层真实情况,适时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切实加强对人、地、物、事的动态控制,最大限度的压缩违法犯罪的时空,最大限度地减少内外不和谐因素对官兵造成不良影响。坚持官兵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切实维护官兵实际利益,同时,要树立忧患意识,安全问题大于天,要时刻绷紧安全防事故工作这根弦,把安全防事故工作作为维护部队秩序的头等大事来抓好抓落实。
二、追求‘沙堆效应’是维护部队安全稳定的客观需要。部队由于其特殊性,承担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安全工作至关重要。安全稳定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长期标准是万无一失。因此,我们要把维护部队安全稳定工作的重心放在事前的防控上,而不是放在事后的处置上,立足抓早、抓小、抓实、抓苗头,坚持预防在先,控制在萌芽状态,防止小事情酿成大事件。要把部队安全工作放在整体防控上,实现全时段、全方位的整体性控制,不放过任何一件小事,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避免出现防控上的漏洞、工作中的盲区。
三、‘沙堆效应’是实现部队安全管理动态控制的必然选择。将‘沙堆效应’运用于部队安全管理工作之中,就是要求管理者针对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时期部队管理所面临的复杂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日常管控,坚持全天候动态处置,及时化解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提高对人、地、物、事的动态控制能力,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信息化科技手段,提高对部队管理工作动态控制的能力和水平。
四、‘沙堆效应’在部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具体体现。追求‘沙堆效应’是建立在对维护部队安全稳定一般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之上的,是运用量变质变原理揭示维护部队安全稳定规律的具体体现。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和及时化解各种矛盾,通过对部队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各种细小矛盾的化解,达到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的目的。
五、‘沙堆效应’是提高部队安全管理效益的必要手段。追求‘沙堆效应’,就是坚持向基础工作要效益,要求我们必须把夯实基础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强对人、地、物、事的动态控制,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严防、严治、严管,坚持细节管理、精确管理、精确防控,要求在具体工作中,每个人要干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人,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安全防控措施要做到细之又细,防控手段要慎之又慎,防控方法要实之又实。真正做到全方位、全时段管控,安全管理工作要知微见著,以精细管理、精确管理来消除隐患苗头,达到安全至上、长治久安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