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构筑防火墙的几点思考
本文所探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平均水平的地区。由于其经济条件限制,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难点。笔者通过本文旨在列出问题,初探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何正确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意义?从大的意义上来讲,就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方针和原则的具体体现,从推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高度开展“保驾护航”工作,是从宏现目标到微观管理的系统措施。从小方面来理解,就是从落实当地政府领导的工作机制入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树立预防为先的理念,融合社会资源,大幅度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整体、公民个人的防范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一、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困境与难点分析 (一)认识偏差,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四项责任”有难度。一是项目审批先斩后奏,有的项目已经开始动工,才着手报批各种手续。此类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明显。经常出现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打招呼,强调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忽视消防程序的问题;二是对存在的火灾隐患督促不力,甚至踢皮球。部分政府领导认为,如果按照消防法去执行,势必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和部分投资者利益,为了稳定大局,部分火灾隐患整改难度大,进展慢;三是经费投入相对少。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以农业、民营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为主,从火灾发生的情况看90%都在农村,基本上是麦草、民房,损失小,影响不大。甚至有的领导认为建专职消防队作用不大,导致经费投入少。 (二)经济制约,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积极性不高。一是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甚至漠视消防安全现象普遍存在。近几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各行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增长迅速。此类单位普遍存在对消防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密切相连、相辅相成的关系认识不足或者没有概念的问题,往往对消防安全工作停留在纯粹的私人财产安全问题这个层面上,尚未认识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整个经济管理不可分割、无法替代的组成部分。二是日常管理力量投入不足,消防工作管理人员缺乏。此类单位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配备上力求精干,往往一人身兼数职。三是此类单位人员流动性大,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大部分单位员工不少是外来流动人员,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加之考虑经济效益,很少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不能把消防安全教育贯穿到生产、经营中去。同时,员工的雇用心理较为严重又不善于学习提高,造成整个员工队伍消防安全素质普遍较低。 (三)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欠账严重。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农村、社区消防工作长期被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农村、社区消防基础薄弱,消防投入不足,部分农民、社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造成农村、社区消防工作的被动局面,导致农村、社区“防火墙”成为构筑“防火墙”工程体系的难点工程和控制性工程。一是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房屋耐火等级低,建筑内可燃物多、荷载大。二是房屋布局密集,无防火分隔,火灾容易蔓延。三是用电用火不规范、不合理,火灾成灾率高。四是消防水源、灭火器材缺乏,火灾难以自救。五是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外部救援力量难以迅速到达。 二、调动各方力量,启用各种资源,确保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取得实效 (一)争取地方领导对消防工作最大支持,全力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消防工作责任。《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这就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履行组织领导的职能。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强化宏观规划和整体部署,要因地制宜的制定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将其纳入政府综合目标管理体系,通过召开消防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并层层签订责任状,量化分解任务,明确完成时限。要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现场办公等形式,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消防设施、装备建设、消防力量发展、火灾隐患整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强化行业监管。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组织制定各有关部门消防安全工作制度,落实上级有关消防安全工作的部署。各有关部门要能够协调解决自身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并组织实施春、冬季防火期消防工作方案。针对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各部门要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各级主管部门要与直属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组织消防安全责任制验收考评,实施消防安全奖惩。同时,要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发展和改革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教育部门,公安消防部门,民政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交通部门,文化部门,工商部门,卫生部门,旅游部门等有关设计、审批部门要加强消防安全源头控制,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责任。安监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文化部门,工商部门,质监部门等执法部门应形成联合执法机制,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责任。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农业部门,广电部门,人防部门,气象部门,监察部门等政府部门要在各自职责内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责任。 (三)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根据本地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实际情况,研究具体的建设意见,尽快制定增建、增补意见,集中财力物力,加快解决城市公共消防设施、消防部队(包括专职消防队伍和志愿消防队伍)器材装备、消防通信调度指挥系统等现实“欠账”问题,着力提升全县城乡抗御火灾的能力和应急抢险救援能力,确保满足消防工作需要。同时,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大项目投资中,加大消防安全投入,扩大消防投入渠道,增强公共消防安全保障。 (四)开展考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情况;城乡消防规划编制和审批情况;公共消防设施、消防组织建设情况;消防和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情况;重大火灾隐患督促整改情况;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情况等项目纳入政府政务督查内容,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内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代表本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部门逐一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各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束后要下发情况通报。各级政府要组织对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有关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成绩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行政处分。 (五)激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自身建设的潜能。 笔者通过多年消防工作的实践,充分认识到了“抓住了社会单位,就抓住了防控大火的关键。”在工作开展中,要通过制定出台的考核验收标准,确保其明确“四个能力”建设的重点内容,使得社会各单位有执行标准,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内容,纳入单位等级、星级评定和安全评估内容。同时要不间断的对各部门、各行业负责人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和组织方式,成为“四个能力”建设的“带头人”;加强对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进行培训,使其切实增强主体意识,熟练掌握建设标准和达标要求,成为“四个能力”建设的“责任人”。 (六)健全农村、社区消防组织和社区消防队伍,从根本上抓好社区消防安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创新思路和方法,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着力解决农村、社区消防工作无人抓、无人管的问题。要推动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建立行政负责人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消防联席会议制度;依托综治办、安监办等设立农村、社区消防管理工作机构,配备消防专(兼)职干部,组织并督促落实农村、社区消防安全工作。要加强对农村、社区专(兼)消防人员的业务培训,教火灾预防知识、教火灾扑救技能、教消防宣传方法,真正把农村、社区消防队伍建设成为一支扑救初起的战斗队、消防安全的监督队、消防知识的宣传队和为民服务的志愿队。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社区规模大小不一,要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很难做到。因此,在农村、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上,要针对实际情况区别对待。通过农村、社区消防建设,逐步实现社区消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由监督型向服务型、由消防工作盲点向消防工作亮点的转变。 三、强化宣传,确保经济欠发达地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扎实开展 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能否取得最终胜利宣传工作系于一半。一是应大力巩固发展宣传阵地,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构筑“防火墙”工程宣传教育。采取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标语、播放广播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把消防宣传向农村、乡镇延伸,向私营、个体企业延伸,多渠道地宣传构筑“防火墙”工程。二是构筑“防火墙”工程宣传要推陈出新,贴近群众。要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要求,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三是以抓好对青少年和在校学生的宣传教育作为抓构筑“防火墙”工程的突破口。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进而带动整个社会。要抓住这个契机,下大力气抓好中小学校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促进构筑“防火墙”工程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既要看到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劣势,更要看到各级党委政府对消防工作愈加重视的优势;既要看到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整体滞后的劣势,更要看到社会单位、农村、社区对消防工作认识程度逐步提高,迫切希望改变现状的优势;既要看到消防监督管理创新意识和能力相对滞后的劣势,更要看到监督执法队伍中蕴藏的人才优势。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是一个复杂、系统地工程,有针对性、及时性地抓好这项工作,是新形势下消防工作发展的新期待,只要结合地方实际,认清欠发达地区消防工作的实际,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气魄,坚持政府领导、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社会单位、抓好农村、社区的实际需求,就一定能够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