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关于当前农村维稳工作的调查思考

    时间:2011年07月15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新形势下,如何在一个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做好农村维稳工作,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

        一、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镇党委把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治安状况,方便人民群众作为抓好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首要目标和任务。不仅抽调了得力干部重组镇、村治保调解组织队伍,还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有效地确保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但是,目前农村维稳工作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各类矛盾纠纷。一是经济利益矛盾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土地山林塘库承包、资源开发、灌溉用水、征地拆迁等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和农村人口养老、医疗保险、贫困户救济等矛盾。今年四五月份,干旱引起塘上、九贤等村农民灌溉用水的问题到镇政府上访,虽经工作落实和做思想工作稳定下来,但仍有较大压力。农民之间的经济债务也呈现上升趋势,也引发了一些经济纠纷。二是社会服务管理,如交通、低保等方面存在较多隐患,农民对公路的工程质量,新建公路的统筹安排使用对社会服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考验。三是干群矛盾时有激化。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和执法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业务能力差,甚至循私枉法,引发群众不满。近年来,群众上访与此有一定的关联。

        (二)社会治安。一是诈骗、盗窃等侵财性案件处于高发态势。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抓住少数农民迫切求安图富的心理,在农村大肆进行假币诈骗,假冒名贵药材诈骗,婚姻诈骗,迷信消灾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钱财、耕牛、摩托、林木、家禽等生产生活资料被盗案件也屡屡发生。此外,邻里纠纷、婚姻矛盾、利益争执引发的伤害案件也大量增多。二是劳务输出给农村带来新的治安问题。农村"留守孩"缺乏监管,青少年违法犯罪逐年增多。三是农村赌博现象呈蔓延趋势,既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家庭和睦,又给农村带来了严重隐患。

        (三)各种安全隐患。一是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事故频发。随着农村交通网络不断扩展完善,农村道路交通事故也大幅上升。农村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造成的经济损失比往年都有大幅上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农村家用电器的增多,因电器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事故也屡见不鲜。二是安全生产、食品卫生安全也引起更多的关注。

        产生以上问题,既有传统固有的社会矛盾,又有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是社会前进中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对加强农村和谐平安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工作,不懈努力。

        二、破解农村维稳工作的对策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和各村级组织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便民利民,设立"365"办事窗口。为了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方便群众办事,为群众服务,镇党委、政府决定设立"365"办事窗口,作为党委、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将党政办、综治办、信访办以及民政、户政、计划生育、土管、林政等业务集中办事,实行"一门式"服务;做到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群众有要求,政府就有服务;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难为民所解,利为民所谋。

        二是建立法制教育园地,为民说法。为了探索农村法制教育工作的新路子,切实提高村民的法律素质,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打造我镇政法综治工作的"亮点工程"、"品牌工程"和"惠民工程"。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黄南村李氏祠堂建立法制教育园地,并以此为平台,对农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村民的法律素质,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法制教育园地实行"八个一"制度。

        三是建立"村民说事"制度,探索维护社会稳定新机制。在各村成立了"村民说事室",规范了"说事"方式及办理原则,明确了"说事日",完善了"说事"规则及程序,全面推行"村民说事"制度。"村民说事"制度的推行,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很好地解决群众"有话无处说、有苦无处诉、有难无人帮、有气无处消"的问题,切实改变了"人难找、事难办、问题难解决"的状况,减少了大量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进一步完善公民公德公示机制的作用,促进社会风气的持续好转。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公民公德公示制度"的有关内容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在引导、监督公民遵守社会公德中的作用,促进了民风好转,社会稳定。

        四是加强配合,依法严厉打击。根据百加实际情况,适时推进"严打"工作,重点是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侵财性犯罪。今年以来,由镇综治办牵头,公安机关配合,认真开展了对农贸市场、学校周边治安问题的集中排查专项整治,依法打击了一些扰乱社公共秩序、赌博斗殴等事件。并且承诺随叫随到,有求必应,为群众提供"零距离"保护。做到"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综治干部",确保第一时间稳定情绪,控制事态扩展,真正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纠纷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五是未雨绸缪,建立预警机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隐患、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各级党政组织,尤其是镇、村治保调解组织的重要职责和长期任务。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使排查工作全面深入,不流于形式。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掌握苗头性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发生之初,对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保持高度警惕,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着力调处,有效预防。我们围绕群众最关心、最切实、最直接的利益开展工作,一切为了群众,改进工作方法,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上下形成好风气,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群众的工作,到困难最多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公安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 下一篇:关于公安信访投诉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