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治理机动车号牌类违法行为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纷纷投入各种先进科学设备,实现科技强警战略,大大提高了交通管理部门的管控力度。然而,一些不法车主、驾驶人为了躲避交通管理部门的监控和处罚,在明知是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依然采取了多种违法手段与交通管理部门相抗衡。对此,笔者就号牌类违法行为的特点,浅谈此类违法行为的治理。
一、几种号牌类违法行为的特点 1、遮挡号牌:这是号牌类违法行为中最常见的一种,此类违法行为的车主或驾驶人,通常会用一些物品遮挡住号牌,比如抹布、硬纸板、装饰牌、光碟、反光膜、“百年好合”之类的喜庆标语等,更甚者,故意用小红布缀于车牌号的两个固风帽上,利用小布条在行驶过程中随风飘动来变相遮挡号牌。 2、污损号牌:此类违法行为多见于货运和营运机动车号牌上,此类车号牌上通常涂着一层黄油,未行几公里就被风吹起的沙土沾得污损不堪。有些则采取破坏性的手段,将号牌折叠得漆片脱落、凹凸不平,或是干脆使用酸、碱等化学试剂去除车号牌字符或底号,使数字与底牌颜色均为无色。 3、套用其它车辆号牌:目前黑市场上有一种叫做“翻牌器”的东西,使用“翻牌器”的车辆往往备有两、三副车号牌可随点随翻,十分方便,而使用的车号牌多从一些不法商贩处购得。此类备用号牌要么是从其它车辆上盗窃所得,要么是报废的车辆号牌或是伪造的车辆号牌。没有“翻牌器”的驾驶人则直接使用其它车辆号牌,用带锁号牌架安装,安装拆除极为方便。 4、不按规定安装号牌:少装或是不安装号牌,这是不按规定安装号牌中最常见的一种,民警查纠时,驾驶人便谎称“刚刚丢失,正在补办”。还有另外几种,就是故意将号牌反向安装或是折弯,在号牌旁边加装其它牌子,如“越野**号”之类的非正规号牌。 二、号牌类违法行为带来的危害 1、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采取号牌类违法行为的驾驶人自以为可逃避交通管理部门的查纠和处罚,藐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随意闯红灯、逆向行驶,超速行驶等,此类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因而引发交通事故的机率也不小。 2、极易引发跟风效应。在他人遵守法律、法规,按章行驶的同时,实施号牌类违法行为者抱着“勇者无畏”的精神,随意超速行驶、超载行驶、闯红灯等。特别是货运、营运驾驶人,其钻漏洞所获得的效益和方便,使遵守法律法规的同种行业的驾驶人看到两者之间的差距后产生偏激心理,纷纷响应。 3、给交通肇事逃逸侦破工作带来难度。由于车号牌被遮挡、污损或不确定,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抱着侥幸的心理,逃逸的可能性便随之倍增。车辆发生逃逸,除车身有明显特征或碰撞痕迹外,电子监控、电子警察、路控民警都无法准确进行记录和拦截,这大幅度地增加了案件侦破的难度。 4、稼祸他人。使用套用其它车辆号牌、伪造号牌和用胶带遮挡部分号牌的驾驶人违法后其违法记录将被记录到原有车主名下。无辜车主在接到违法通知单或被告知时不免对公安交警机关的执法产生质疑,这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公安机关的执法威信,同时也给原车主造成不必要的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 5、助长严重违法犯罪活动。有些犯罪分子在实施飞车抢夺、抢劫、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之前,为了误导群众和公安机关,套用其它号牌、遮挡号牌、污损号牌、或不安装号牌等。因车号牌的不明确,使公安机关侦破案件难度相应增加,助长了犯罪分子不惧法律的心理,更加猖狂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三、号牌类违法行为的治理措施 1、加大处罚力度,用足处罚手段。对于号牌类违法行为一定要以上限处罚,增加其违法成本,同时将记分措施落在实处,使驾驶人不敢轻易违法。对使用其它车辆、伪造、变造号牌的违法行为,一定要追查号牌来源,从根子上断绝此类违法行为发生。 2、加大路面查控。在日常值勤中民警要注意发现号牌类违法行为,并作为交通秩序的管理重点,凡发现号牌类违法行为者,严格按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给予上限重罚,形成严管高压态势。 3、增强民警查纠能力,提高查纠效率。组织民警对号牌类违法行为的发生情况进行专门培训,加强民警对号牌的鉴别能力和车辆管理知识的培训。 4、加强源头管理。车管部门在检车时,将号牌作为一个重点方面来进行检验,对不符合规定的坚决恢复原状或收缴更换。 5、加强宣传力度。广泛运用新闻媒体并结合当前宣传“五进”工作,宣传遮挡、涂改、拆卸号牌的危害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整治氛围。 6、进行不定期不定时间不定路段的治理。结合白天、夜间,在道路交通流量大的路段,停车较多的地方,调集警力,采取大兵团作战的办法。开展治理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