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浅谈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交通违法现象及对策

    时间:2011年07月1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在日常交通管理和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中,基层交通民警不难发现一个令人十分担忧并值得倍加关注和深思的问题,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在校青少年学生及社会上一些未成年人参与到驾驶二轮、轻便摩托车行列当中,现象非常严重。这种驾驶人低龄化现象的出现,不单纯是对青少年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依法查处的问题,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现状

        一是好奇贪玩无证驾驶。青少年大多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且具有冒险精神,遇事容易冲动,什么都想尝试而又不计后果。因此在参与交通活动时往往行为比较盲目。看到身边的亲戚朋友驾车兜风,便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置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于不顾,想方设法找辆摩托车来过过瘾。

        二是寻求刺激盲目快车。青少年心智不够成熟,辩认是非能力较弱,加之在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个别形成了不健康的性格心理。在城市城镇的中小学校,少数学生深感学习生活压力大,找不到排解的途径,或是一些早早辍学又无工作的青少年,整天无所事事,有些青少年见身边的同学朋友驾驶摩托车郊游,兜风,外出玩耍,比较威风,心里既羡慕又嫉妒,千方百计寻找点新鲜刺激的玩意儿寻求刺激,摩托车就成了他们的首选玩物,于是自然成为飚车、赛车族的一员。

        三是心存侥幸易肇事。存在侥幸心理驾车,是很多青少年的共病。他们认为多次上路都未出过险情,就洋洋得意,认为自身驾驶技术没问题了,于是更加肆无忌惮的赛车、飚车。大多数参与交通活动的青少年,交通安全意识差,交通法制观念淡薄,漠视交通法律法规,无证驾车,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驾驶技术不过关,也是存在于青少年驾车中最关键的问题,由于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考核,因此,这些人驾车极易成为“马路杀手”。

        四是教育管理难以到位。交通安全,人人有责。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家庭、社会、学校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道路交通时,公安交警部门更是责无旁贷。一些家长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不够重视,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有的家长甚至认为自己的小孩会驾车是一种骄傲而沾沾自喜;一些学校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引导不够,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交通安全教育,忽视生命的存在;社会各部门对青少年驾车没有给予高度关注,监管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导致青少年驾车现象愈演愈烈。

        二、危害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按照《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办法》的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才能办理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说,大多数在校的中小学生及社会上的青少年不具备驾驶机动车的资格,其驾车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公安交警部门的考核,因此,这类青少年驾车几乎都属无证驾驶。由于无专业技术在身,不懂操作,又不懂交通法律法规,加之贪玩,争强好胜等种种因素,青少年驾车隐患重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其次,由于不懂法,不守法,未成年人驾车往往存在很多的违法行为。如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开车时打电话,违法超车、超速、超载、酒后驾车等多种违法行为,一旦发生事故,人员伤亡惨重。

        再次,青少年学生一旦迷恋上了驾车,很自然的把学习置之度外,挖空心思想着怎样去驾车,怎样玩着刺激,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荒废了学业。更有甚者,青少年经济来源有限,因为通过正常渠道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过上驾车瘾,不惜以身试法进行盗窃、抢劫,从而走上歧途。

        三、对策

        1、切实落实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

        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不仅是普及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和安全常识的重要举措,更是明确了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点范围、重点对象。“进学校”加强对广大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坚持安全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责任重大,意义深入。因此,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必须充分依托中小学校的重要宣传阵地,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协作,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切实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让广大中小学生首先在校园内能够对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有一个理性认识,在参与道路交通时更加能感受到“保护生命、平安出行”、“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的重要性,增强养成良好交通行为的自觉性。

        2、严格坚持宣传教育和依法查处并重。

        交管部门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在管理和防范上下功夫,善于发现并遏制不良行为态势。特别是对青少年违法驾车这一现象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深刻的思考,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坚持开展“交通安全学校”活动,在校园内设置好交通安全宣传橱窗,宣传活动室,配置好交通安全知识图板,案例图片,经常性的深入学校上好交通安全课,掌握动态信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交通安全系列教育活动,使他们认识到无证驾驶,违法驾驶的危害性的同时更好的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提高自身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对违反规定无证驾车的青少年一经查获,在教育他们的同时也要一视同仁,依法处罚,必要时对其行为进行曝光,管了一个,教育一大片,以此达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3、多方联动加强交通安全监管。

        家长作为未成年孩子的监护人,首先要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因此,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模范遵守交通规则,对自己的子女进行不懈的交通安全教育,并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车辆交给他们驾驶,做到管好手上的车,管好家中的人;学校应该健全和完善青少年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长效工作机制,建立交通安全教育组织,成立由相关责任人为首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并结合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因材施教”;学校还应加强与公安、交通、宣传等部门的合作,认真总结,通报情况,定期分析交通安全教育形势,查找薄弱环节,预防和杜绝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现象。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如何形成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
  • 下一篇:浅析摩托车“冲卡拒检”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