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摩托车“冲卡拒检”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思县摩托车的拥有量大幅度增加。长期以来,上思县交警大队一直把对摩托车的交通安全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开展摩托车无牌无证、不戴安全头盔、酒后驾驶、超载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但是,在工作中民警们经常发现,不少摩托车驾驶员为了逃避交警检查,往往不是从提高自身守法意识的角度出发,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而是采取“冲卡拒检”的方式逃避检查,此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管理秩序,不仅留下了事故隐患,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作为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对这类违法行为引起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
一、“冲卡拒检”现象的危害性 摩托车逃避检查的行为方式很多,情节较轻的是违法者选择一些较为偏僻的道路行驶,发现有执勤交警就调头或绕道而行,其危害性相对较小;严重的是违法者无视交通法规,违法驾车招摇过市,拒绝接受检查“冲卡”,其危害性较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破坏执法环境。违法者拒绝接受检查“冲卡”,交通民警因怕发生意外,不敢驾车追赶,让当事人逍遥法外,对自觉接受检查而受到处罚的违法当事人则有显不公平,在群众心中会造成这样一种误解,即:交警处罚的都是一些“老实”司机,对那些拦截不停的“厌恶”司机根本就没什么办法。此类现象的频繁“上演”迅速在左右人群中传播开来,使正在接受处罚的司机感到很不“平衡”,交警的执法能力受到质疑,严格执法的形象受到损害。 (二)社会影响恶劣。违法者在众目睽睽之下“冲卡拒检”,又轻易逃脱,容易对一些群众造成误导,认为交通法规可有可无。长此发展下去,心存侥幸而“冲卡拒检”的现象就会不断蔓延,正常的交通秩序就会遭到破坏,群众对执法部门严格公正执法水平就会产生怀疑,“冲卡拒检”行为的社会影响恶劣程度已非同一般。 (三)司机盲目效仿。我们在执勤中做过统计,如果每天平均纠正20起交通违法,其中至少有三、四起会发生拦截不停的“冲卡拒检”现象。其中原由与违法司机之间的盲目效仿有很大关系。如果在同一地点,有几辆车前后行驶且具有同一违法性质,当第一辆车拦截不停时,受从众心理的驱使,后面的车辆大多也会相继效仿。一些有过成功“冲卡拒检”经历的司机往往还会把这种经验当作一种资本向同行炫耀,或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久而久之,那些已经和其他即将想在交警检查过程中“冲卡拒检”的群体逐渐增大,势必给交管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工作难度。 (四)潜在事故隐患。一些驾驶人在“冲卡”避开检查后必然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高速行驶。由于驾驶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驾驶技术不同,加上在高速行驶途中道路交通状况瞬息万变、很难预料,驾驶人在回头了望、转弯猛拐、加速超车时极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而且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都比较严重。 二、摩托车“冲卡拒检”现象的成因 摩托车强行“冲卡拒检”行为增多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是随着摩托车拥有量不断增大,而交通管理手段日显落后才得以滋生蔓延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轻便灵活易逃脱。摩托车对道路的选择不象汽车要求那么高,胡同、里巷、乡村便道均可通行,而且转弯、调头轻便灵活。骑车人“冲卡拒检”后,容易变更道路,脱离视线,轻易就能逃脱。执勤交警在没有事先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一般不容易追到,况且交警能否追车又有争议,使得“冲卡拒检”者侥幸逃脱一次以后,跟着就有第二次,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冲卡拒检”现象呈逐渐上升之势。 (二)交通法规意识淡薄。培训摩托车驾驶员往往不象培训汽车那样,进行较为系统的交通法规教育。一些人虽然领到了驾驶证,但没学到多少交通法规知识。先买车后培训现象普遍,相互转借车辆也较常见,这使得无证驾车人员增多,他们交通法规意识不强,对“冲卡拒检”行为严重后果认识不清,上路行车怕抓受罚,难免就会有“冲卡拒检”行为。此外,个别“冲卡拒检”者在慌不择路和高速行驶的情况下,遇紧急情况,难免会发生意外受到伤害,如发生交通事故等。“冲卡拒检”者为了减轻责任,经常捏造交通民警打人、撞人事实,造谣或到有关部门投诉,有意引发群众性纠纷。一些群众或部门领导基于对伤者的同情和对交通管理行为有偏见,对“冲卡拒检”者的片面之词信以为真,不对“冲卡拒检”违法行为进行说服教育,反而替“冲卡拒检”者撑腰,对交通民警的正常执法行为横加指责。一方面纵容了“冲卡拒检”者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打击了民警认真负责、维护正常交通秩序的积极性。 (三)警力不足,取证难。由于摩托车拥有量大,违法率高,交通管理难度增大,遇摩托车“冲卡拒检”行为,执勤民警当场追车不是最好办法。靠记下车号再追查,一些当事人往往矢口否认,或推说借给他人而转移目标。因对“冲卡拒检”瞬间取证较困难,很难用有力的证据确定“冲卡拒检”当事人,往往无法对其进行处罚。 三、治理摩托车“冲卡拒检”现象的对策 摩托车“冲卡拒检”行为严重危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一)加大打击力度,从严从重处罚“冲卡拒检”者。交警部门除加强正常路面监控,严查各种摩托车违法外,还要经常性进行摩托车专项治理,集中优势警力,对酒后、无证驾驶、驾无牌车等严重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整治。整治时,合理布置岗点和增加巡逻密度,点线结合,岗点与岗点之间保持通讯联络畅通,一旦发现强行“冲卡拒检”车,各岗点人员相互配合堵截,进行拉网式围堵,使“冲卡拒检”车冲得一关冲不了第二关。对查获的“冲卡拒检”者要给予从重从快处罚,该拘留的毫不留情给予拘留。同时,对逃脱的“冲卡拒检”者及时记下车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追根究底,组织专门人员深入追查,不管“冲卡拒检”者躲到哪里都要将其治之以法,不让任何侥幸行为得逞。 (二)强化驾驶员交通法规教育。在培训摩托车驾驶员和对摩托车驾驶员进行换证体验时,要有计划进行系统的交通法规教育。对在路查路捡中查获的无证驾驶人员或“冲卡拒检”驾驶人可暂扣违法车辆,强制其参加交通法规学习。做到抓一个教育一个,最后达到教育一片的目的。 (三)扩大宣传,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以及举办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加大交通法规宣传力度,使交通法规深入人心,使群众特别是一些部门领导对驾车“冲卡拒检”行为的危害性和后果严重性有深刻认识,从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积极配合交警执法工作,对查处“冲卡拒检”者引发的群众性纠纷,正确对待,协助解决。在对“冲卡拒检”者进行从重处罚的同时,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对事件真相予以曝光,做到惩一儆百,对违法者起威慑作用。此外,可在电视上开辟专栏、专门请一些被查获的“冲卡拒检”者谈感受,通过对真人真事的了解,使群众进一步提高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从而积极主动配合交警打击强行“冲卡拒检”者。 (四)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要积极主动与公、检、法、司等部门配合,相互协作,严厉打击“冲卡拒检”行为。首先要加强与公安各警种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制定整治“冲卡拒检”行为的对策,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对违法者进行处罚;其次是加强与司法部门协作,对“冲卡拒检”者在“冲卡拒检”过程造成无辜人员人身财产严重损害等后果而触犯刑律的,严格按照法律定罪量刑,依法从重从快处罚,从而彻底有效遏制“冲卡拒检”违法现象。 (五)加大投入,走科技强警之路。尽快建立和完善交通指挥中心,弥补警力不足的缺陷,实行电子警察监控,对违法行为实行抓拍,及时取得有力证据,使违法者难逃处罚。 (六)完善交通法规,作到有法可依。现行交通法规对拦截不停、“冲卡”逃避交警检查的违法司机如何定性、处罚以及当这一现象发生时如何应对,还没有明确界定。必须尽快制订相关法规,明确是否加重对“冲卡”逃避交警检查的违法司机的处罚,遇有违法司机“冲卡拒检”时民警是否可以追车以及该采取哪种快速反应手段进行堵截,在追缉途中造成车辆损失、人员伤亡应如何处置等内容都应该做出规定和解释,使民警在执勤过程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