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推进事故预防基层基础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公安机关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不断加大,没有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就行人有两类明确的划分,第一类是学龄前儿童以及不能辨认或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是基层大(中)队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如何推进事故预防基层基础建设,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教育训练规范化 1、推行学习时间制度。保证学习时间,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学习业务知识,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浓厚的学习风气。 2、定期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的考核。通过考试,检验学习的效果,戒除形式主义,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比武竞赛活动,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 3、实行每周案件汇总分析,对一周来发生的典型事故,进行讨论和讲评,提高办案质量,定期请上级领导对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执法水平。 4、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事故处理民警的宗旨意识,提高服务意识,完善便民措施,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情感教育,推行“零申诉,零上访”活动。 二、事故预防规范化,提高交通事故研判和预防能力 1、加强统计工作,根据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车型、事故形态和造成的后果,把所发生的交通事故全面地、分门别类地进行统计,为事故分析打基础,特别要对死亡交通事故和逃逸事故,从事故发生到事故责任认定、结案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统计。 2、规范重特大交通事故评析制度,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事故分时间段、路段分析态势,在大量的事故统计数据中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事故预防,提高交通事故预防研判能力,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3、每季度排查一次事故黑点,根据每季度事故分析,找出本季度事故多发路段,对找出的事故多发路段进行重点监管,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治理,消除事故多发态势。 三、规范逃逸案件侦破,以“提高交通肇事侦破率”为突破,打击交通肇事犯罪,实现事故处理工作上台阶 1、建立严密的侦逃网络。推行由警力摆在路面上,缩短出警时间,快速到达现场,及时控制肇事司机,加强勤务与事故处理的协作,及时布控、设卡堵截,建立协作机制,加强同周边市县有关单位协作,建立系统的侦逃网络。 2、充分利用现有的监控设施,借助公路收费站的监控设施,加强汽车修理厂,汽车配件门市部的监管,加强多部门协作,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为侦破逃逸案件提供帮助。 3、做好宣传报道工作,通过媒体舆论,造成严管势实,打击逃逸气焰,发动群众,举报逃逸行为,使逃逸分子没有立足之地。 四、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五进”宣传工作 1、注意选取典型案例和当事人,以案说法。从勘查事故现场时对围观群众进行现场教育,到来处理事故的人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提高教育效果,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作为事故处理的前置程序,贯穿于事故处理的每个环节。 2、定期把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适当向社会公布,以引起群众的警惕,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3、选取典型案例作为反面教材,制作宣传版面,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通过媒体,或主动到学校、街道上、公路沿线的集镇,进行宣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