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由高速公路春运救援引发的思考

    时间:2011年08月18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据了解,*段高速公路含*高速*km至*km,*高速*km至*km,全长共*km,是*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据*年春运期间的统计,截止*年2月份,*段高速公路事故中,消防中队出动进行救援的共有*起,并成功救出*人。尤其以*年“*”重大交通事故为经典救援案例,消防中队共成功快速的救出*人,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在经过春运的严峻考验后,笔者认真总结了高速车祸的经验,并引发系列思考,浅谈几点个人粗浅的见解,以共大家研究探讨。

        一、高速车祸的原因

        高速车祸的发生除了平时我们所说的车速过快,车辆故障和疲劳驾驶等等原因以外,笔者从驾驶员的角度,切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见解:

        (一)车灯刺眼等因素严重影响驾驶员视野

        据统计,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生在半夜和凌晨。发生在此时间段的车辆在行驶时,必须打开车灯,而车灯的影响,笔者认为是比较大的影响因素。

        1、车灯刺眼,导致驾驶员对前方的路况掌握不够

        按照交通规则,两车在夜间相遇时,必须变换近光灯。但是,由于驾驶员的思想或者是技术问题,笔者发现,在高速路行驶时,变换灯光的车辆很少,在两车相遇时,经常是驾驶员被远光灯刺眼后,两眼接着就是一片漆黑,根本看不清前方的路况。根据驾驶经验介绍,车辆在行驶时,经常变换远近光灯,可以有效减少疲劳,可以更好的掌握路况。

        2、绿化带不密,隔离带和防护栏反光标志少

        *段高速公路,可能是相关管理不到位,绿化带生长的不够密不够高,起不了减光或阻光的作用。相反,据笔者观察,佛开、开阳高速的绿化带密度和高度恰到好处。另一方面就是公路的反光标志少,没有在大弧度的转弯处的隔离带和防护栏处做好反光标志。春运期间,就有两起事故是由于在大弧度的拐弯处引起的车辆撞上或翻出防护栏。因此,我们应该学学广州一些路段的高速,不光在相关的地方做好反光标志提醒,而且还在路边装上闪灯,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引起司机的注意力,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思想放松,麻痹大意

        从春运发生的事故中,笔者发现一个有规律的问题,就是事故都发生在广州往*或广州往湛江方向的多,而且大多发生在刚刚进入*界附近。这就牵涉到一个心理的问题了,因为按照人的心理,越是接近目的地,人的思想和心理就越容易放松。驾驶员经过3到4个小时的长途奔波,好不容易才回到*片,到*或湛江都是再加一脚油的问题了,一下子认为大功告成了。往往就是在这个时候,问题就发生了。就像我们在管理队伍一样,越到关键时候,就越不能放松,一放松就容易出问题。另一方面,广州往*方向的事故,刚好与中队的出警路线相反,都需要到出口处调头,往往消耗了大量的时间,错过了救援的黄金时间。

        (三)交通封堵,不及时疏通

        发生事故以后,交警到场都首先封路,造成车辆大量堵塞,并且有一些车辆占用了救援通道。这些问题,在救援过程中都会遇到,往往是消防车没有办法到达现场,干着急。而交警的警力也有限,在一些比较长的车龙情况下,交警和路政人员根本就不够人手来疏导交通,更加没有办法把救援通道上的车辆进行疏通和采取相关的惩罚措施。另一种情况就是,在交通封堵的过程中,后续的车龙中又接着发生追尾事故,所有的交警及救援人员的力量都显得杯水车薪。

        二、交通事故救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救援人员在处置大型的事故现场经验不足,心理承受的压力大大型的事故现场,往往是一片狼藉,鲜血淋漓,残肢断体等等,都给现场的救援人员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例如我们处理过的“*”重大交通事故,现场是惨不忍睹,救援难度很大。现场的救援人员在救援的过程中,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要克服恐惧感和茫然感,以己之力,尽快救出被困群众。同时,在救援当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群众不理解的情况,他们往往会指手画脚,唾口谩骂。我们官兵在救援当中,救援就要正确对待,不能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官兵的心理行为训练也不可忽视。

        (二)高速公路预案制定少,对高速公路的周围情况不熟悉

        1、高速公路预案的制定和联合演练少高速公路不同于其他建筑物和构筑物,由于它的特殊性,使得高速公路预案的制定没有得到落实,也认为只是纸上谈兵,走过场。至于联合演练,更加是天方夜谭,交警部门和路政部门不可能为演练而封闭交通,由此产生的后果谁也承担不起。所以,我们通常在救援当中,很难和交警部门等做到协调一致,都基本是各负其责。当然,各部门目前也只能是各负其责。

        虽然我们受实地的影响,但是,预案的制定,我认为还是要引起重视。毕竟,有备无患。我们平时做好了准备,遇到了一些特殊的情况,我们至少心里有底,知道应该怎么做,在高速公路上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做到知己知彼。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预案工作,除了平时我们常见的几种类型外,应该加一个高速公路预案的制定。

        2、对高速公路的周边环境不熟悉,存在盲区

        我们平时的“六熟悉”,一般都是在市区和辖区范围内,熟悉建筑物,熟悉其周边的水源情况。但是,对高速公路的熟悉,确是一新鲜的话题。高速公路的熟悉,有没有必要?我想举一例说明。*年*日晚**时*分,*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K+*M处,一辆载有液氯的山东槽罐车与一辆山东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两车相撞后,肇事的槽罐车驾驶员逃逸,货车驾驶员死亡。液氯泄漏造成了公路旁*个乡镇的村民重大伤亡,死亡人数为28人,中毒入院人数为*名,其中危重病人*名,病危*人。从淮安事故,我们应该反思,假如发生在我们的辖区,我们该怎么做,能不能减少人员的伤亡?当然,惨重的事故因素很多,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我们从如何改进我们的救援行动上想方法。一般,我们遇到的高速公路抢险救援最常见的也不过是轿车、大巴和货车追尾、侧翻等等,运载化学危险品的车辆事故基本没有遇到,所以我们没有那种大事故的意识。淮安事故,假如放在我们的辖区,我们知道附近的水源吗?知道附近村庄的入口和小道吗?这些,都是我们亟待了解的信息。根据笔者有意识的观察,*段高速公路的河流、小溪有十来处,乡村的具体信息没有得到一个准数。那么,万一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如何疏散人员,如何保持供水不间断,都需要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和了解,光靠一个中队的能力是不够的。所以,对高速公路的周边水源情况,附近村庄的入口小路,我们的熟悉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高速公路的救援,我们平时遇到的都是小菜一碟。要想真正的建立一支公路抢险救援专业队伍,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由此,笔者由春运的救援发散思维,提出以上思考,水平有限,望读者和专家多批评指正,提出更为宝贵的意见。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对我国看守所体制改革的一点思考
  • 下一篇:浅谈大学生干部下队后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