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消防法》的颁布实施,消防部队法定职能不断拓宽,新的任务对消防部队开展拥政爱民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消防部队作为维护辖区社会安全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一是要加强火灾防控,提高部队灭火作战能力,防消有机结合,实现城乡火灾减少;二是要健全快速、便捷、完善的抢险救援体系,及时成功处置各类急难险重灾害事故,维护并促进平安城市建设进程;三是要构建热情、周到的为民服务长效机制,进一步细化亲民、爱民、为民、利民措施,用行动和服务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下面,本人就消防部队加强和改进拥政爱民工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保障能力谈几点拙见。
一、必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夯实新时期消防部队拥政爱民工作的政治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就对我们新时期消防部队的拥政爱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好新时期消防部队拥政爱民工作,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消防部队一定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消防部队拥政爱民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时期消防部队拥政爱民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根本目的就是巩固和发展新型的警政警民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从而充分调动最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维护驻地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消防部队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拥政爱民工作,不断提高做好拥政爱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就要努力做到三个“落实到位”:一是组织领导落实到位。要把拥政爱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纳入议事日程,与其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军政主官亲自抓、政治机关具体抓、各方面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宣传教育落实到位。要把拥政爱民教育纳入部队年度政治教育计划,纳入基层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之中;结合“新兵下队”、“八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深入进行拥政爱民光荣传统教育,大力弘扬拥政爱民先进典型,端正官兵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不断增强拥政爱民自觉性。三是协调指导落实到位。要成立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与地方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关系,研究制定部队的拥政爱民工作方案,指导并监督基层开展好拥政爱民活动。
二、必须以提高履职能力为抓手,创造和谐稳定的消防安全屏障
稳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使驻地经济繁荣昌盛、人民富裕幸福。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必须看到,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产生着新的矛盾和问题,消防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消防部队必须把维护消防安全稳定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要立足驻地特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消防部队职能作用,抓好消防监督管理、消防监督检查,实现科技强警战略,增强队伍战斗力、凝聚力,努力提高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能力,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群防群治和综合治理,维护消防安全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实践证明,在新形势下发展部队拥政爱民工作,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载体、创新的办法。在推进构建和谐稳定社会中,谋求驻地经济建设和消防部队拥政爱民工作的互促双赢,不断提高驾驭消防安全稳定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参与消防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警地共建和谐社会的水平,共同建立和谐稳定的消防安全屏障。
三、必须以支持驻地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健康和谐的消防执法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消防部队只有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做好新时期的双拥工作,才能发展和繁荣社会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保障。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一方面,要立足本职,始终坚持“经济发展到哪里,消防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不断深化消防机制改革,加强消防监督执法,加强文明窗口建设,大力提高防火灭火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继续积极开展好“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大练兵”、消防宣传“五进”、“打造消防铁军”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服务驻地经济建设发展大局的能力。始终坚持把服务发展、促进发展、保护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研究出台切合实际、反响良好的便民利民新措施,在践行执法为民、规范执勤执法、树立窗口形象等工作中有所突破。要从服务驻地经济出发,进一步深化消防改革,通过公开工作标准和举报电话,设立咨询台、举报箱、便民服务箱及警民联系台等形式,加强群众监督,提高依法执勤、执法为民和消防监督水平。另一方面,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的方针,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重点工程建设,以实际行动为人民谋福利。主动为驻地经济建设服务的种种举措,不仅进一步浓厚了部队与各级党委政府、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且为消防部队发展新形势下的拥政爱民工作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四、必须不断加强警政警民团结,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坚强的警政警民团结是做好消防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保证,对于驻地形成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多年来,消防部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尽心竭力为地方党委政府分忧,诚心实意为广大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密切了与地方党委政府、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良好氛围,建立了坚强的警政警民团结关系,不仅推动了部队建设和各项消防工作的完成,而且为促进驻地“三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为此,今后我们要从维护战略机遇期社会安全稳定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做好加强警政警民团结的工作,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首先,搞好与地方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团结。消防部队各级始终一如既往地尊重和服从地方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领导,不仅使部队在地方各级的统一领导下更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而且也为部队全面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发展新形势下消防部队拥政爱民工作,必须更加自觉地加强警政团结,多与地方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沟通联系,主动请示汇报工作,争取意见和建议,变双重属性、双重领导为双重关怀、双重支持,使部队各项工作始终在驻地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大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赢得应有的地位。其次,搞好与人民群众的团结。必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消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帮人民所需。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拥政爱民活动,深入到群众中,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深入开展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重点放在搞好驻地警政警民关系上,就地就近进行,把营区附近的共建活动搞好。特别要注意维护好群众纪律,主动化解与驻地群众发生的矛盾或纠纷。第三,搞好部队内部的团结。和谐团结的部队内部环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弘扬尊干爱兵优良传统,建立团结和谐、健康纯洁的官兵关系。干部要确立正确的带兵观念,关心战士的成长进步,维护战士的切身利益,特别是要在入党、考学、改选士官、选学技术等敏感问题上,坚持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官兵之间要互相关心帮助,自觉抵制庸俗关系,形成团结友爱的风气,真正把消防部队打造成一支内部和谐、团结友爱的坚强部队。
五、必须不断加强社会化的消防宣传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社会是否安定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没有先进的文化知识,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消防部队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者和先进文化的有力传播者,必须切实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必须要看到,当前社会上还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破坏着社会的和谐安宁与健康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消防部队要履行好自己的法定职责,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坚决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要结合自身特点,以警民共建为平台,创造性地开展警地共同学习践行*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三句话总要求和消防职业道德规范系列活动,把重大节日确定为“消防站开放日”,经常组织驻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群众参观学习,将警营文化传播到驻地群众中。要在警民共建中充分发挥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好形势,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把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上来,从根本上提高广大群众的素质和文明意识。要广泛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救助贫困失学儿童,为振兴民族教育事业做贡献。要积极组织警地双方开展知识竞赛、演讲会、歌咏比赛、联谊会、书法美术和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密切警民警政关系,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