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二五”期间公安事业跨越发展的新思考
今后五年,*公安将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统领,紧紧抓住我国“消费、投资、出口”经济增长方式战略性调整给公安工作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适应“经济包容性增长”、“政府职能转型”给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面贯彻全国公安机关刑侦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奋力推进*公安事业跨越发展。
一、始终坚持围绕服务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动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期间国家经济建设的主线。调整经济建设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是政治经济领域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息相关的话题。公安机关要紧跟时代脉搏,把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活得更有尊严”的新期盼作为公安工作的重心。充实、提升“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内涵和标准,把维护群众利益、保障群众权益、减少群众损失、减轻群众伤痛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始终坚持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目标不动摇。牢固树立“抓稳定、抓安全、抓和谐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提高公安机关打防管控的能力和水平作为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有效手段。要积极造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来的人员大流动、资金大流转、物资大周转给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服务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大胆创新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服务中心、服务群众、服务重点工程的机制体制,大力探索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的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公安机关的管理质效和服务能力、水平。 三、始终坚持打击违法犯罪这一主责意识不动摇。认真贯彻全国公安机关刑侦工作会议精神,清醒认识当前刑侦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要求、新期盼,积极应对刑事犯罪发展变化给刑侦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尽快顺应民主法制建设对刑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刑侦工作提出的新期待。准确把握新时期、新阶段“大要案件”的内涵,建立老百姓关心、舆论媒体关注、各级领导关切的“大要案件侦查工作机制”。建立情报、科技引领实战的工作格局,加强信息化深度研究与运用,创新刑侦工作技战法,打好“合成战、科技战、信息战、证据战”,实现多破案、快破案、办好案、办精品案,形成拳头硬、战法新、技术精的刑侦工作局面,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的打击质效和水平。 四、始终坚持廉洁高效理性文明规范化执法不动摇。全面推行山东经验和杭州样板。以规范公安机关执法功能区为契机,在规范执法秩序、强化执法监督、严格执法纪律、确保执法安全、提高执法质量上下狠功夫、下实功夫。要准确把握在“经济包容性增长”、“政府职能转型”的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执法与服务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的关系,准确把握民事调解、行政案件办理、刑事案件办理的原则、程序、纪律、手段和方式、方法。充分运用法律调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纠纷,深化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依法做深、做细、做透、做好群众工作。把公安机关执法工作与社会管理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充实公安机关执法内容、顺应时代需求、满足群众期盼。 五、始终坚持建钢班子带铁队伍这一方针不动摇。建立一个具有核心领导作用、具有政治敏锐性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政治合格、素质过硬、业务精湛、能征善战的公安队伍,是实现“十二五”期间*公安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重点抓好八项工作:一是坚持政治建警。强化正面教育,建立规范系统的政治教育机制和体制,以讲理想、讲信念、讲牺牲、讲奉献为主题,引导民警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建好所队班子,从讲政治的高度配备所队班子,实行强弱搭配,老中青搭配,实现优势互补。强化班子的表率作用、示范作用,把所队班子建设成为能够带领民警打恶仗、打硬仗、打胜仗的尖刀班,班子成员人人都是敢于冲峰陷阵的勇士、智者。二是坚持人才强警。全面推进人才战略,坚持公平、正义、公证、公开的用人导向,建立规范的培养、考察、提拔、试用、任用工作机制。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实现人才大局目标。三是坚持素质壮警。建立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实现教学、师资、器材、场地、经费、制度全方位保障,把*公安民警的体能、技能等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四是坚持作风强警。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主线,以规范日常管理为载体,以规范民警执法、生活行为为抓手,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文明正义的战斗队伍。五是坚持从严治警。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人民警察内务条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处分条令》。严字当头,端正警风,纯洁队伍。对民警执法主观过错、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坚决从严惩处,决不姑息。六是坚持文化育警。建设文化阵地,营造文化氛围,丰富文化内涵,打造文化品牌,开展寓教于乐、寓理于乐、寓情于乐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把全局民警吸附在*公安这个大集体,增强*公安民警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七是坚持爱心暖警。完善派出所“五小工程”,解决基层民警工作、学习、生活的急需问题,建立健全民警体检、帮困、抚慰、救助等长效工作机制,增强*公安的凝聚力。八是坚持舆论导警。全面建设现代警察公共关系,高度关注社会各界、新闻载体、网络传媒对公安工作的关注力、影响力,着力改进公安机关与外界的沟通协调技巧,提高公安机关应对舆论监督、掌控舆论导向的能力和水平,建立涉警舆情引导长效工作机制,形成密切沟通、长期协作、正面引导、主动出击的工作格局。 六、始终坚持提高警务效能推进信息运用不动摇。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是“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提高公安机关警务效能,提升公安工作信息化运用水平,是“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公安在全警信息化运用普及的基础上,要在信息化深度运用、深度开发上下功夫、见成效。要以信息化运用为抓手,强力提升*公安基础工作上水平,切实增强*公安的核心战斗力。始终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分局党委“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一班人工程”。以指挥中心为平台,以公安信息网络、党政网络、公安门户网络为载体,以通信机房规范化建设、公安信息库建设、网络带宽扩容、安全防火墙建设项目以及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无线视频传输系统建设、应急通信建设等信息硬件建设为龙头,满足一切警务工作所需的信息、通信、软件服务保障。进一步完善警综平台、情综平台、地理信息平台、音频视频平台、移动警务平台、执法执勤同步音视频平台和各类信息资源,实现互通共享。以网监、刑侦、指挥中心、情报中心为主力,加大现代警务工作所需的运用软件研发,加强网上办案、网上办证、网上追逃、网上打防管控、天网系统侦查破案技战法的研究与探索,真正实现信息化引领实战的目标。分局运用信息化手段破案的比例要逐年提升,2011年要达到30%以上,2015年要达到50%。加强警务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行动态布警,错时工作,提升警力效能。坚持抓大放小,对工作压力大、目标任务重、对全局工作影响大的嘉陵、东坝、南河、上西、宝轮、雪峰、万源等派出所和刑警大队、治安大队、网监大队实行警力倾斜政策。坚持对指挥中心、政工监督室、法制室、警务保障室实行精兵高效政策,有效提高公安机关指挥调度、打防管控、侦查破案、服务群众、指导基层的能力和水平。 七、始终坚持强化社会建设推进管理创新不动摇。加强社会管理,推进管理创新,是顺应“十二五”期间“政府职能转型”需要的重要举措。正确调处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今后一个时期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要紧紧结合公安机关的职能职责,紧密联系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基层一线民警的首创精神,全面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把创新与创意的理念贯穿于公安各项实践中来,把创意产业、创意文化的先进理念、超前理念、信息理念运用到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管理服务上来,不断创新公安工作的理念思路、机制体制、措施方法和技能手段。要展示*公安元素,突出*公安特色,打造*公安品牌,展现*公安亮点。在大力规范、完善、推广已经成型的经验、体制、机制的基础上,着眼经济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型给公安工作带来的新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伐脉搏,满足百姓需求。积极适应城镇化进程给人口管理、户籍管理带来的新情况、新要求,全面实行一般人口常规管理、流动人口跟踪管理、高危人群重点管理的分类动态管理模式。要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过程中,行业场所、服务领域管理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求,全面实施等级化管理、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有效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管理规范、开放有序的新秩序。要紧紧抓住经济“包容性增长”给不同服务对象、消费群体带来的不同需求,强化公共服务管理,有效解决出行难、办事难等热点问题。要强化虚拟社会管理,大力推进网监工作进社区、进园区、进小区、进家庭,建立网上警务,强化网上舆情引导、管控。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提升警务质效,实现社会安定。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