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发展
新《消防法》提出了新的消防工作原则,就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消防工作的架构,彻底改变了旧《消防法》提出的“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消防工作原则。同时建立健全了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政府、部门、单位、公民都是社会消防工作的责任主体,共同构筑消防安全工作新格局,任何一方都重要,不可偏废,缺一不可。新《消防法》立法宗旨中提出“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这是我国做好消防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从无数次火灾中得出的教训,此举必将加速我国消防工作社会化的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加强社会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是做好当前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年以来,*市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当前“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责任制建设格局。
一、*市消防责任制建设的历史
****年**月**日,*市*镇老虎吧发生了一场特大火灾事故,**条人民唤醒了*市各级领导班子、各部门、社会各单位和广大公民对消防工作的重视,*市的火灾形势如此严峻,归根到底是消防安全责任得不到落实。
****年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当中,*市提出了消防安全工作“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由此为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打下了基础。市、镇各级班子,各行政部门对消防安全工作重视了许多,但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仍然没有制度保障,仍然无法延伸到社会单位和公民。
****年的“一畅两会”专项整治工作当中,*市通过大规模的宣传消防“一畅两会”知识,使广大公民对消防工作和消防常识有了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同年,*市公安消防支队党委提出了加强消防安全责任、组织、基础设施和装备、意识四个网络建设,其中把加强消防责任网络建设放在首位。由此,*市消防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消防安全责任制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年的全省“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规范消防执法工作”试点在*市铺开,试点工作总结出了“*+*”文件(《*市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关于成立*市消防安全委员会的通知》、《*市消防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市社区(农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市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市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市医院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市星级酒店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市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市公安派出所消防管理工作暂行规定》),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市级、镇级消防安全委员会,通过组织保障、考核机制、基层管理、行业监督、专业监管等几个方面把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年,新《消防法》正式实施,新的消防工作原则把消防安全责任的落实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市通过全面宣传贯彻新《消防法》,把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上升到法律规定的层面上来,消防安全责任的落实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政府高度重视是责任制建设的根本。“下面千条线,上面一根针”,任何工作得以全面推行,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从消防联席会议制度到消防安全委员会的成立,消防部门都积极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汇报,得到了政府领导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当前,市、镇两级政府全部建立了消防安全委员会,对消防工作实现了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层层签订年度消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消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市、镇各级政府每年召开消防安全委员会会议不少于*次,研究解决重大消防工作和难题;市政府每年对各镇区、各部门开展消防工作的考评,对责任制落实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市、镇两级政府在农村消防站建设、消防宣传教育、消防装备设施购置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经费,为责任制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二)部门积极配合是责任制建设的前提。行政部门是责任制落实的主体之一,没有他们的配合,责任制建设就落不到实处。过去的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单独在抓,根本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严峻消防形势的需要。近年来,*市通过加强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形成了一套联动执法的机制,特别是“**.**”特大火灾发生之后,各部门进一步明确了消防安全责任,加大了对本系统、本行业、本主管范围单位的消防监督管理,强化了责任追究问责制度,有效解决了过去因为监督警力不足导致的“漏管、失管”等问题。
(三)规范规章制度是责任制建设的保障。责任制建设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就必须有规章制度的保障。近年来,*市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先后出台了消防联席会议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以及其他消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以规章制度来促进消防安全责任的落实,以考核评比来监督消防工作的开展,以追究处罚来约束消防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年全省“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规范消防执法工作”试点在*市开展以来,市政府通过出台“*+*”文件,全面规范了政府、部门、社会单位和公民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工作,使落实消防责任有了很好的规范制度保障,形成了长效的责任机制。
(四)强化宣传教育是责任制建设的动力。要全面推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宣传教育是主要的手段。近年来,*市消防部门年均投入宣传经费一百多万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在教会群众消防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增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消防主体责任意识,使落实消防责任深入民心,深入到各部门、各社会单位中去,真正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责任体系。
三、*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的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单位仍然不够重视,责任制建设出现“头重尾轻”的现象。*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部门的全面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基层单位消防责任制仍然得不到有效落实,部门镇一级的部门、农村、社区仍然存在对消防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形成消防责任机构等现象。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层单位的日常工作千头万绪,往往容易忽略消防工作,二是上级对基层单位的监督指导力度不够,使基层单位对落实消防责任抱有侥幸心理。
(二)问责追究制度仍然不够完善,责任制建设得不到有效约束。*市虽然出台了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以及配套的考核机制,每年也对各部门和基层单位落实消防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但是考核结果的运用方面不够完善,考好考差一个样,最多是通报表彰或批评,并没有有把考核结果真正纳入部门和领导的工作实绩或个人待遇当中,追究问责的制度也没有上升到行政层面上来,导致消防责任制建设得不到有效约束,部分部门单位对消防工作存在消极态度。
(三)部门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制建设达不到根本目标。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使消防工作得到重视,从而达到消除火灾隐患、确保消防安全的目标。近年来,*市消防部门对社会单位和群众的消防宣传教育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基本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但对于各部门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仍然不够力度,相关行政部门执法人员的消防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他们虽然有责任心去做好消防工作,但是对如何做好、如何达到效果,确不能保证,责任制建设达不到根本目标。
四、*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的发展方向
从上述问题中可以发现,*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仍然需要不断的巩固和完善,在下一步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进一步狠抓基层单位落实,促进责任制建设平衡发展。为了消除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头重尾轻”的现象,应该进一步狠抓基层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一是加强监督指导,基层消防大队要认真落实“三分三定”工作制度,真正做到分区域、分部门、分重点和定人、定岗、定量,把基层单位的消防工作指导好,对基层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情况做到每周有跟踪、每月有检查、每年有考评。二是促进部门监管,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把基层单位责任制落实的情况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促成上级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本系统、本行业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的文件,强化部门内部监督,以此达到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纵向发展平衡的目的。
(二)进一步完善问责追究制度,加强责任制建设监督约束。为了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需要有一个完善的问责追究制度来约束。各级政府应该进一步修订消防责任制规定和配套的考核机制,深化考核结果运用和问责追究的环节,结合实际细化考核标准,把考核结果真正纳入领导干部的政治实绩和个人待遇当中,特别是把没有履行消防安全责任导致重特大火灾发生的,要严格追究行政责任,以此提高领导干部的警惕,加强监督约束,促进消防安全责任制有效全面的落实。
(三)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实现责任制建设根本目标。为了解决各部门执法人员消防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消防部门应该强化对各部门执法人员的培训,至少达到每年轮训一次,同时要加强与各部门人员的联合检查、联合执法,通过实践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各部门也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考核机制,把消防专业知识纳入本部门竞争上岗的考核内容,公安、安监等与消防工作关系密切的部门,甚至可以把取得消防岗位资格证书作为重要进入监督执法岗位的入门关,以此来促进各部门执法人员学习消防业务、加强消防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各部门对消防工作“懂监管、会监管”,实现责任制建设的根本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