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浅谈基层公安交警日常工作存在的压力及对策

    时间:2011年08月2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公安机关交警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担负着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的重要职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和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安交警队伍建设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每一名交通警察都承受巨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现就当前基层公安交警队伍自身存在的压力及对策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意见,仅供参考。

        一、工作任务存在“三多”

        1、加班多。各项交通管理工作终落到交警基层大队来完成,基层大队既要管秩序,更要管事故防范,每天均处于紧张状态,超负荷工作在公安机关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基层交通民警更是如此,国家规定公务员的标准工作时间为每周40个小时,但在基层交管单位,我们简单计算一下,路面民警每天早上7:30上班至中午12:30。下午2:00至18:00,这段时间为9小时,每天中午、夜间从下班后到23:30分要保证有警力执守,最多时,一名干警连续上班16个小时,如再算上接出警、交通警卫、处置突发事件、五进宣传、信息平台维护更新及各类台帐收集整理等各类工作的话,就更不止了,大量的中心工作、阶段性、临时性工作和不确定工作时间,让基层民警加班加点地工作,连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双休日的休息时间都无法享受,辛苦程度显得尤为突出。

        2、非警务多。基层交警大队、中队普遍存在非警务活动过多,警卫任务过滥,非警务的活动过多是基层民警的一个突出问题,交警大队每年承担的交通警卫、护卫任务少则十次,多则达二十次,动不动就实行交通管制,给市民出行造成不便,基层民警和广大群众对此很有看法,这值得我们各级领导深思,交通警察主要工作职责是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管理车辆和驾驶员,维护交通秩序及预防和处理交通事故。大量的日常工作已压得民警喘不过气来了,而由于受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基层交警部门又不得不从事大量非警务工作,影响了本职工作的正常开展。

        3、材料多。机关民警长期处于文山会海之中,各种报告、方案、汇报材料一个接一个,有时上班时间完不成就加班赶写,整天忙得头晕脑胀,加上长期久坐,在电脑前费神费心,各种颈椎职业病经常光顾机关交通民警,导致情绪不稳,心里抑郁、苦闷。

        二、思想状况存在“四压”

        1、考核压力。目前,交警部门出台的各项考核,大多最终都要落到基层交警大队,并且又顺理成章地分解到每一名民警身上,给大队和干警造成很大压力,很容易陷入人人围绕数字转的误区上来。

        2、工作压力。由于公安交警编制与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严重警力不足,基层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无法正常休息,又常从事强制、禁止、取缔的工作,常常处在高强度、高风险之中,特别是在当前严峻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执法环境中,还时常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因此承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工作压力。

        3、家庭压力。目前在交警系统许多都是中、老年民警,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阶层,家庭中许许多多繁锁的事情等待去处理、去分忧,呈现出一个肩膀扛家庭中带来的压力,另一个肩膀扛工作中带来的压力,让人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压力感。

        4、社会压力。大量的交通违法行为要进行查纠,加之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执法环境复杂,造成现在许多干警不仅身累、心更累,在处理交通违法行为中时常与交通违法行为当事人处在风口浪尖,当交通违法人自身利益受到伤害时,各种袭警事件、恐吓、投诉、甚至告上法庭的事情常有发生,导致交通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面对交通违法行为怕担风险、怕群众投诉、怕责任倒查、怕领导不理解的压力。

        三、治理办法提倡五个“合理”

        1、合理提升勤务效能。一是以公安部规定为依据,对交警大队应承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作进行一次全面梳理,科学安排部署工作,上级有关部门在向基层大队安排部署工作时要科学合理,该是基层交警大队的工作就安排到位,不是基层交警大队能够完成的工作就不要再安排,可要可不要的台帐,文字材料就没必要重复,无意义的报表、管理制度该取消的坚决取消。二是建立一个高效灵敏、指挥畅通、一呼百应的整体联动机制。在当前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勤务改革要在体制上进行警力资源整合,将业务职能相近,关系密切的职能部门该合并的进行合并,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将有限的警力用在刀刃上。三是根据勤务需要,各科室民警轮流充实到高峰期路段巡逻守点,使警务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将警力集中向重点路段、时段、重点地段延伸,每天保证有一名领导带班,实行弹性工作制,加大打击防范力度。

        2、合理减少动用警力。随着各类交通事故、路面交通秩序维护、领导视察、大型活动交通警卫、处置群体性交通堵塞、抗灾等工作的增多,交通管理服务、交通安全秩序的维护等方面的担子越来越重,现有警力基本上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基层交警大队事事都要抓,往往又事事都抓不实、抓不好,造成管理效率低的局面一直困扰着一线大队的领导,又无形中扩大了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从而损害交通警察形象,加重交通民警工作量,而且有时会影响基层交警大队创满意活动,建议相关部门以公安部规定为依据,主动加大与当地党委、政府的沟通,尽量减少动用警力参与行政干预,进一步规范交警参与非警务活动。

        3、合理改善民警待遇。民警待遇问题直接关系到民警的切身利益。改善民警待遇对调动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基层工作实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要改善民警的政治、经济待遇。要积极向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积极寻求政策和财政支持,千方百计地解决民警的级别待遇和福利待遇,特别是要尽快解决基层交警大队内设机构的设置,使交警队伍编制与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相适应。二要关注民警身体健康。要定期组织民警进行体检,并建立民警健康档案,分析民警健康状况,对患病的民警及时安排治疗;对身体状况不适应岗位要求的民警,及时调整工作岗位。要加强与民警思想沟通,搭建交通民警思想绿色通道,从思想上为民警解决后顾之忧;三要活跃警营文化生活。要根据民警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开展警营文化活动,调动民警的参与热情,极力营造团结、拼搏、积极、健康、向上的警营文化氛围,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合理调整心理压力。紧张的心理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释放,很容易发生民警精神的疲软,有害于民警心理健康。一是定期举办民警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座谈,相关领导要经常与民警谈心交流,倾听民警的委屈和心声,消除基层交警在工作日益繁重,工作难度不断加大情况下产生的紧张心理,要不断规范工作评价体系,评价工作应全面、公正、高效、不能仅仅几个数字说了算。二是实实在在拿出举措,把“从优待警措施”落到实处,使民警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怀,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为基层民警办实事,为交通民警的工作生活提供一个较好保障环境,经常性开展演讲、书法、摄影、球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消除潜在压力,提高民警文化品位,凝聚警心,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三是加强自身修养。交通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自身修养,在与交通违法人进行沟通时,自身修养和语言艺术是化解矛盾的关键,要提高自身修养首先必须要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加强自身业务方面的学习,为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时以理服人,以法服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千万不能讲粗话、讲横话,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机关民警要通过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写作水平,让领导满意的同时自己也感到心情舒畅,缓解心理压力。

        5、合理科学公平竞争。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国家公务员》等规定,全面、客观、公正地考核每个交通民警的工作,增加考核奖惩力度,增强广大民警的积极性,努力提高交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严格队伍管理,加强交警队伍的思想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改进民警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塑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基层公安交警队伍。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试论强化公安法制工作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 下一篇:浅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二)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