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民警思想状况分析调查报告
为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前公安民警的思想状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我们采取座谈讨论、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全所民警的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当前民警思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加大了对队伍内部管理的力度,明显提高了全局民警精神状态。广大民警的思想总的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六方面的压力:
(一)来自执法工作的压力。近年来,上级公安机关对基层执法程序要求越来越高,但与之配套的管理体系不健全,执法变数大,民警在执法中感到易“触电”而丢“饭碗”,导致一些基层一线民警对执法存在恐惧心理,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案件搞的越多,存在的执法问题就越多,不敢放手执法。
(二)来自服务方面的压力。当前,公安机关存在警力不足的问题,要维护好社会治安,广大民警不得不靠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来履行公安职责。同时由于公安机关服务承诺过宽,一些本该其他部门做的事公安机关“抢”过来了,本该由乡村、居委会等基层治保、调解干部做的事公安机关也“揽”过来了;再加上现在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望值很高,给基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一些民警对“服务”一词非常敏感,甚至有些无奈。
(三)来自专项行动的压力。基层民警普遍反映,近年来上级公安机关的专项行动过多,专项行动一个接一个,有时好几个专项行动一起搞,同时每组织开展一项活动,下达的任务往往层层加码,基层相当一部分的精力用在应付上级公安机关的专项行动上。
(四)是来自经费保障的压力。公安机关的“皇粮”没有到位,“以罚养警”的状况未改变。派出所领导将近一半的时间在想钱,将近一半的精力在抓钱。
(五)是来自纪律约束的压力。近几年,公安机关出台了“五条禁令”,“警车使用八不准”等一系列约束性纪律及执法质量考核、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且执行的力度大,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是,由于“高压线”太多,使民警在工作中顾虑重重,畏首畏尾。民警在工作中要时刻提防“触电”,不敢大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遇到棘手问题往往束手束脚。
(六)是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民警的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性质使民警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来解决家庭问题,基层民警加班多,在家时间少,与家人沟通少,由此产生婚恋危机;对子女的教育少有时间也缺耐心,作风粗暴,方法简单。
二、对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基层公安民警思想中存在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认识方面。基层有不少民警没有充分认识当前公安机关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认识到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强化公安执法工作是新时期、新形势、建设小康社会对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公安机关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依法治国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整顿,出台的方法、措施,既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更是对广大民警的爱护。只有规章制度健全了,民警心里明白了,思想上清楚了,行动上才会正确。只有从严治警,才可能使民警少出事,不出事,使公安队伍更加纯洁,使公安队伍不变色。
(二)观念方面。当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特别是公安执法工作的转型期。近年来,公安工作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改革所涉及的面越来越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末位调整、任职资格考试、警体达标、错案追究制度等不断出台,造成一些多年来习惯于老做法、老经验的基层单位、基层民警难以适应。
(三)素质方面。民警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虽然这几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加大了教育培训的力度,想方设法提高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但是效果不佳。一些定期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流于形式,为学习而学习,没有把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贯穿于工作之中,使一些政治理论学习、业务技能学习走过场。有些老同志干脆就在坐等退休,根本不想再学什么电脑操作等新知识了。
三、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基层公安机关思想状况,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以引导、解决:
(一)要加强民警作风建设,提高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加强对民警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提高民警廉洁自律,勤政敬业意识和道德觉悟。要深入开展“创人民满意”活动,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转变观念,强化民警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民警能够辩证的看问题,对当前的国情有一个合理、客观的估价,对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要有较高的站位去正确认识和对待,达到统一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警心,共同做好工作的目的。
(二)要加强民警素质教育,规范公安机关教育训练机制。教育训练要从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把教育训练作为提高队伍素质和战斗力的关键环节来抓。要认真做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的贯彻落实,因地制宜,多方施策,采取有效形式开展学历教育,进一步提高民警的文化知识结构。要根据实战需求,进一步完善教育训练机制,学用结合,提高教育训练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在全局上下形成以学业务、练技能、敢争先的良好氛围,达到向素质要警力,要战斗力的目的。
(三)要加强政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要加强政工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政工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在思想上,要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树立服务意识,争先意识,要确立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政治生命线的地位,树立政工部门是民警之家的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开展工作。在业务上,要提高工作能力,要由被动、配角向主动、主角上转变,要善于发现、总结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注意倾听民警的意见和呼声,能及时发现、帮助解决民警因工作、生活、家庭、情感问题调适不当而产生的不良情绪,会消除民警的思想障碍和思想疙瘩,理顺思想情绪。合理确定政治工作的地位,强化政工干部政治把关的作用,要处理好业务工作与政治工作的关系,转变的“重业务、轻政治”的局面。
(四)要加强警务保障工作,努力提高民警战斗力。一方面,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如实反映公安机关的实际困难,在制订相关政策上要向公安机关倾斜,使公安机关面临的人、财、物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我们在对民警的自身素质、工作作风和工作标准提出较高标准要求的同时,更应在民警的社会地位上、维权上、物资保障上和工资福利上给予相应的政策待遇。要重视民警的心理研究,开展多层次、多角度、高质量的民警思想状况调查工作。为民警心理减压,减少民警因工作精神压力大而导致情绪急躁、工作失误或走极端引发违法违纪的现象。
(五)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以建立健全管理规范为基础,以激发队伍内在活力为核心,以改善公安执法活动为重点,以提高人民满意率为目标的长效机制建设,既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变化的需要,也是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根本途径,更是圆满完成各项公安保卫工作的重要保证。要建立一套能够客观、公正的评价单位和民警工作实绩的标准,来解决如何激发队伍活力,调动民警积极性和“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等制约公安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实现公安队伍正规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