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经验交流 >> 浏览公安
  • 创新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 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

    时间:2011年10月2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对县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公安信息化工作是“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升公安工作水平和公安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是决定公安工作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全面加强公安信息化工作,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赢得公安工作主动权的迫切需要,是应对现实斗争、圆满完成各项公安保卫任务的迫切需要,是遵循公安工作内在规律、加快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解决警力不足,提升警务效能的有效途径。

        自公安部“金盾工程”实施以来,全国各地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公安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信息网络的互通,建设了覆盖公安各项业务工作的信息应用平台,基本实现了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但是,当前警力紧张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公安工作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各地公安机关普遍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公安机关“金盾工程”的有效开展,信息化建设却在预防、打击、控制犯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弥补公安警力不足打下了坚实基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三基”工程建设以来,各级各部门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公安机关较大程度的倾斜,配备了电脑等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为信息化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据统计,“三基”工程建设以来,*县公安机关民警人均拥有电脑量达78%。随着电脑的普及,信息化建设服务公安实战的功能日益明显。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对信息化建设认识程度上的差异,“信息孤岛”的问题依然存在,信息资源没有真正实现共享,信息化建设在现实公安工作中没有更好发挥应有的功能及作用,成效不够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够。认为公安信息化工作只是一种口号,一个摆设,而不会很好的去利用公安信息资源为现实公安工作服务,一些部门甚至只会用电脑进行打字及基本的办公自动化操作,却忽略了庞大的信息资源,未将信息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限,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还未从根本上树牢。

        二是应用意识不强、技能不高。当然,这与个人年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电脑基本操作熟悉程度等方面有必然联系。据调查,目前全局干警信息化应用水平虽有较大提升,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形势不容乐观。首先,真正属于计算机专业院校毕业,接受过专业培训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干警不足10%;其次,因工作需要接受过有关计算机操作知识培训,能较为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达59%;再次,因个人爱好,慢慢摸索,逐步熟悉相关操作技能的达26%;最后是年龄偏大,对计算机接受能力差,而“心有余力而力不足”,个人既不爱好,又无主观学习愿望,成天抱怨自己属于“计算机盲”的达5%。

        三是硬件、软件建设存在差距。硬件建设方面,近年来,*县公安局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大力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信息化硬件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有力推动了公安信息化建设步伐。当前,*县公安局已建立信息采集室19个,购置活体采集仪4台、计算机130台,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县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县,据统计,2007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达27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9元,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基础工作仍然十分薄弱,因此,*县公安局在信息化硬件建设仍然存在经费投入不足、设备更新缓慢、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与上级公安机关的要求还有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互联网监控和刑事技术设备配备不到位;二是具有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紧缺,仅占全局警力的10%;三是设备老化,全局5年前购买的电脑就占总数的59%以上。软件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信息化建设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不高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各种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和运用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的力度不够;二是培训、指导力度有待加强,在摸索中前进大有人在。

        当前,“坐在办公室可以发现犯罪线索”已经不是一句空话,这诠释了公安信息化建设服务实战的丰富内涵。结合*县公安工作和队伍实际,如何有效利用公安信息资源为公安实战服务,进一步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大力提升公安机关信息化应用水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民警,也不管是何警种的民警,首先必须加强对公安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公安信息化建设是提升警务效能、推进公安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次是领导干部重视信息化建设,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也不仅仅只是向上级争取一些电脑等硬件设施,关键是要把全体民警思想统一到公安信息化建设服务警务实战的认识上来;再次是要充分调动全体民警参与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民警们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能力,牢牢把握公安工作主动权,有力促进公安工作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二是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一是选好人。要以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为契机,把社区和农村中威望较高、有亲和力、识大体、顾大局、有一定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有正义感且热心情报信息工作的积极分子吸纳为治安信息员,对原来意识不强、责任心差、名存实亡的信息员要坚决清理出队伍。二是培训好人。情报信息工作从表现形式上讲有其自身独特的隐蔽性和公开性特点,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采取公秘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培训和分类指导,既要注重对刑事特情、治安耳目的分类指导,又要强化对包括公安民警在内的广大治安信息员的业务培训,使信息员熟练掌握捕捉各类情报信息的基本常识和策略,不断挖掘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情报信息,为领导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三是建好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工作积极性是反映信息员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员工作积极性的高低是情报信息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公安机关应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个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首先要制定一套科学规范、能客观真实反映工作情况的考核办法,切实将每个信息员的工作情况纳入管理考核中;其次要强化痕迹资料管理,建立工作台帐,集中反映信息员日常工作情况,为考核工作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再次要大力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凡是工作成绩突出的,公安机关要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还应积极建议党委、政府在城镇居民社会劳动保障、新农村建设、“新农合”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优惠,使信息员队伍真正焕发出青春与活力。

        三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要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解、个人自学、实际操作的形式,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民警计算机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技巧,尤其是对“计算机盲”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一帮一”特别辅导,不断强化民警们基本素质,大力提高民警们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平台开展信息采集大会战和参与“网上信息作战”的应用水平和能力。只有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能力,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信息共享的根本目标,也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公安现实斗争服务。

        四是充分发挥信息管理员的职能作用,有力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步伐。全警参与是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的首要条件,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必须解决资源共建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认真录入,最终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真正地为公安实战服务。因此,信息管理员要认真履职,充分发动主观能动性,积极带动广大民警全力投入到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进一步建立健全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机制,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大力推行信息管理员制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信息平台,推行网上办公、网上考核,进一步研发可操作性、实用性强的综合性警务信息应用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全警应用和共享的根本目标。

        今年是“三基”工程建设决战年,“警力有限、信息无穷”,我们相信:有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全体民警的不懈努力,*县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工作一定能够迈上新台阶,一定能够为维护“和谐小康新*”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铸造新的辉煌。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公安分局“三大机制”创新民生警务
  • 下一篇:公安分局全面创建示范户籍室打造“亲民平台”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