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经验交流 >> 浏览公安
  • 新时期基层公安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1年10月29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公安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意义。县区级基层公安机关是整个公安机关的根基,面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作为反腐倡廉重要部门之一的基层公安机关,应大力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廉洁警队。

        公安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也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意义。县区级基层公安机关是整个公安机关的根基,全国公安机关80%左右的警力在县区级公安机关,80%左右的任务在县区级公安机关。加强基层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队伍正规化建设,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业务精通、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障。广大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身处执法第一线,经常接触社会阴暗面,容易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袭和腐败“病菌”的传染,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更具必要性和现实性。面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面对新形势下腐败文化的严峻挑战,作为反腐倡廉重要部门之一的基层公安机关,应大力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着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不断提高广大民警廉洁从警的自觉性,努力构建廉洁警队,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取得反腐倡廉建设新成效。

        一、公安廉政文化的科学内涵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灿烂历史文化中,廉政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非新鲜事,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比如古代提出的“慎独”,“为政戒贪,养廉惟俭”,以及当代的孔繁森、吴天祥、任长霞、王瑛等杰出代表的先进事迹,无不闪烁着廉政理论和廉政实践的光辉。廉政文化是廉政实践和廉政成果的不断延伸,并由此勾勒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弘扬廉洁与反对腐败的文化特点。

        对于什么是廉政文化,理论界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颇多探讨。笔者认为,廉政文化是指以廉政为根本内容,以文化为表现形式,以崇尚廉洁、鄙弃腐败为价值取向,是关于廉洁从政的先进理念及其指导和影响下所形成的廉政思想、精神、理论、机制、制度、组织、规范、社会评价、社会风气及人文素质的总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代的廉政文化,是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是与极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价值观为代表的腐败文化格格不入的,它吸收了我国传统廉政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石,以“执政为民,廉洁奉公”为核心,以“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根本价值取向,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目的。

        公安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关于廉洁从警的先进理念及其指导和影响下所形成的廉政思想、精神、理论、机制、制度、组织、规范、社会评价、警营风气及人文素质的总和。它以“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为主要内容,以引导、塑造和弘扬忠诚的价值理念为己任,体现了公安民警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标准,目的是铸造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忠诚警魂。公安廉政文化是新时期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理论支撑、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在反腐倡廉中发挥着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塑造人的重要作用,是公安机关反腐倡廉不断取得发展进步的内在灵魂。

        二、新时期基层公安机关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也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2010年年初,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监察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公安机关是有别于其它国家行政机关的司法行政机关,县区级基层公安机关是整个公安机关的根基,全国公安机关80%左右的警力在县区级公安机关,80%左右的任务在县区级公安机关。县区级公安队伍的纪律作风和形象,展示的是整个公安机关的精神风貌。加强基层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队伍正规化建设,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业务精通、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障。广大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身处执法第一线,执法执勤活动高度分散,尤其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飞速发展条件下,经常接触社会阴暗面,容易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袭和腐败“病菌”的传染,因此,基层公安机关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更具必要性和现实性。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是强化新时期公安民警廉政教育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新时期公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思想保证,是形成新时期公安机关良好警风的理论支撑,是促进新时期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助推新时期公安反腐倡廉不断得取发展进步的内在灵魂。也就是说,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是提高公安机关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免疫力工程”,是预防民警腐败变质的“预防工程”,是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改良工程”,是公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治本工程”,是顺应党中央“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战略工程”。

        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就是以廉政建设和廉政活动为基础,通过发挥文化的功能,将廉政建设的基本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对廉政文化进行的哲学思考和创造性地构建,积极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从思想和文化层面上预防腐败的发生,筑牢民警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培育赤胆忠诚的警察价值观,确立执法为民的权力观,坚持公正廉洁的执法观为重点目标,以理论研究、活动创新、机制健全三大建设为主要内容,形成与全社会廉政文化不简单雷同、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完整的公安廉政文化体系。

        三、新时期基层公安机关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当前,我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面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面对新形势下腐败文化的严峻挑战,作为反腐倡廉重要部门之一的基层公安机关,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警营,着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不断提高广大民警廉洁从警的自觉性,努力构建廉洁警队,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取得反腐倡廉新成效。新时期基层公安机关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应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形成整体合力

        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单靠公安纪检监察部门的一头热是难有作为的。因此,公安廉政文化建设,要坚持公安机关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组织协调、各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原则,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公安党风廉政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队伍正规化建设、和谐警队建设的整体格局之中,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统筹谋划、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倡导和实践廉政文化,在公安廉政文化建设中积极发挥表率作用,这是公安廉政文化建设能够顺利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

        (二)突出两个重点

        1.加强公安廉政文化作品创作。一方面,要加强与专业文化工作者的联系与合作,邀请他们深入公安,依托传统警察历史文化资源和警察现实生活素材,积极创作警察廉政题材的作品,包括影视、戏曲等大型精品。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有文艺创作兴趣和才能的民警围绕身边的人和事,在诗歌、散文、书法、绘画、摄影、警句格言等小型作品方面开展业余创作,通过专业与业余联袂互动,相得益彰,繁荣公安廉政文化的创作,扩大公安廉政文化的影响力。

        2.加强公安廉政文化阵地建设。一是努力建好警官俱乐部,开辟警察史馆、展览馆、功模馆、图书馆、小型演出场所,以及其它文体活动场所等,确保有警察廉政文化的园地和景观。二是积极运用公安内部局域网络和网站,既要增加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工作的信息容量和密度,又要增加党组织、纪检监察部门与广大民警在网上的交流、互动,广泛吸取民警对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意见建议,形成公安廉政文化建设的合力。三是充分利用公安机关有较大优势的自身宣传工具,如社会各界喜闻乐见的公安影视节目、公开发行的公安报刊、杂志等传媒工具,做到电台有声、报刊有文、视屏有影,不断拓展公安廉政文化的宣传阵地。

        (三)拓展三项领域

        通过公安廉政文化进机关、进警务室、进家庭,增强公安廉政文化的辐射力、渗透力。

        1.进机关。就是要把党风廉政教育作为各级公安机关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把警示教育纳入民警培训教学计划,深入开展廉政宣传教育。要经常性邀请警风警纪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社会各界人士走进警营,既大力宣传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果,又广纳各方对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工作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监督,推动促进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2.进警务室。就是要充分利用基层社区民警与民众接触广泛的优势,组织民警深入社区,向群众述职述廉,宣传演讲,树流动黑板报,辟固定宣传画廊,并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使公安清廉之风吹进社会每个角落,公安廉政文化渗透群众日常生活,警察廉洁观念深入民警心里。

        3.进家庭。就是要通过向民警家庭发送廉政建设公开信,赠阅廉政建设材料,发助廉短信息,组织评选好警嫂、廉内助等活动,发挥亲情助廉的积极作用。

        (四)处理好四个关系

        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应以廉政建设为主旋律,以繁荣公安先进文化、丰富警营文化生活、增强民警自律意识为指导思想,并应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1.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文化都有历史继承性,无继承就无进步,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廉政文化资源,公安廉政文化就是要在此深厚底蕴的基础上传承发展,把警察历史优良传统与当代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警营文化结合起来,与时俱进,使公安廉政文化在继承中创新。

        2.处理好民族与世界的关系。公安机关要利用国际警务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的有利条件,借鉴国外优秀警察文化成果,“洋为中用”,在传承民族廉政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吸纳世界廉政文化精华,使公安廉政文化在借鉴中发展。

        3.处理好高雅与通俗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客观上对廉政文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适应各层次的需求,廉政文化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有高雅品位的精品,又要有通俗易懂的样品。廉政文化没有教育性,导向不明,将失去灵魂和方向;没有娱乐性,枯燥乏味,将失去群众基础。公安廉政文化应当融入基层警营,贴近广大民警,以鲜明的政治导向、雅俗共赏的文化形式,增强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使公安廉政文化在共赏中推进。

        4.处理好褒扬与鞭挞的关系。公安廉政文化不仅要无情鞭挞公安队伍中违纪违法的腐败行为,更要热情讴歌公安队伍中那些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并全力奋战在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利益的执法前沿的勇士们,大力褒扬基层民警中那些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勤奋工作在为民服务第一线的勤政廉政先进典型,使公安廉政文化在互补中深化。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市局以治庸问责力推跨越发展
  • 下一篇:两评三访查“四庸” 五个结合治“七不”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