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经验交流 >> 浏览公安
  • 以治安岗亭为主体、以社区警务为基础、以群众工作站为依托

    时间:2011年10月3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为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保障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今年以来,*省*市公安局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着眼治安防控网络建设,创建了“以治安岗亭为主体、以社区警务为基础、以群众工作站为依托”的“三位一体”治安防控体系,在初步运行中取得明显成效。

        以治安岗亭为主体,完善巡逻防控机制

        *市公安局根据该市城区的分布情况,将城区合理划分为五个巡防区,在五个巡防区中分别建设一个治安岗亭。各岗亭民警在各自分管的片区内,将巡防、排查、化解的触角不断延伸,不留死角。

        他们实行动态巡逻,按照“打击现行、积极防控、服务群众”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岗亭民警快速反应的作战优势,由驻岗亭民警带领巡特警队员采取车巡、步巡相结合,人车捆绑的巡控方式,对巡防区内党政机关、商业网点、复杂行业场所实行全天候巡逻,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该局实施“四门落锁”,在城区周边交通要道设立若干个堵截卡点,由岗亭民警及辖区派出所分工负责,一旦发生恶性案件或暴力犯罪,由指挥中心迅速部署启动,全面开展设卡堵截抓捕工作,有效防止重大犯罪嫌疑人作案后外逃。

        治安岗亭建设突出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在城区形成合围防范之势,有效地提高见警率,加强机动防控能力。治安岗亭自运行以来,累计受理群众问路、寻人及问事等求助***余次,协助维护交通秩序***次,抓获各类违法嫌疑人**人,打掉盗窃团伙*个,现场抓获抢劫、抢夺嫌疑人*名,为维护巡防区周边治安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推行**小时不间断巡逻以来,巡特警队员在晚间通过巡逻、蹲守与盘查,严厉打击现行犯罪行为,取得了突出实效。*月*日凌晨四点,治安岗亭巡特警队员通过近*个小时的蹲点守候,成功摧毁一个砸车盗窃系列案件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名,破获案件**起。另外,社区防控是“三位一体”治安防控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以社区警务为依托,充分挖掘利用民力资源,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防控工作的社会化。目前,该局已全面推行由社区民警、协警、社区治保主任参加的社区警务工作机制,做到社区警务室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提高见警率。

        以社区警务为基础,构筑群防群治根基

        社区是每一个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犯罪发生地的最小单元在社区,遏制犯罪的力量也在社区,每名社区民警都牢固树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思想,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动摇,紧紧依靠社区和辖区百姓,构建治安防控网络,提升社区防控水平。

        他们以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推进情报信息系统建设;由社区民警牵头,加大对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管理信息采集与录入力度,强化辖区内公娱场所、特种行业的动态管理,加强对消防“四小”场所的整治力度。搭建联防联治互助网络,创建平安社区;由社区民警、辅警组织居民开展群众性治安防范活动,落实社区安全防范制度,指导社区开展治安防范,对居民区、单位及沿街商业门店实行区域联防、门店互动、楼栋值守、邻里看护,在群众中培育“我为大家守一天,大家为我守一年”的联防互助理念。同时,积极开展以居(村)委会、治保会、楼院长等群众性治安防范组织为主的多层次治安巡逻,并从社区实际出发,派出一支由民警组成的专业巡逻队伍,与义务巡控力量相结合,建立若干由民警带头的巡逻小组,确定巡逻保卫重点。规范社区警务考核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完善社区民警及辅警考核机制,将社区民警人口管理、收集情报信息、化解矛盾纠纷等各项工作纳入全局精细化管理考核。

        在社区警务工作方面,该局通过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市委组织部汇报,在市财政保障基本待遇的前提下,聘请部分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工作者以及司法警官学院实习生作为辅警充实到社区警务室中,有效解决了警务室警力不足的问题。在城区,共设置了**个社区警务室,每个警务室配置*名专职社区民警和*名辅警,在各乡镇派出所,配备*-*名专职民警和*-*名辅警。建立完善社区民警及辅警考核机制,将社区民警人口管理、收集情报信息、化解矛盾纠纷等各项工作纳入全局精细化管理考核,并实行局党委包干负责制度,每月由分管局领导深入各联系点检查工作,加大对派出所社区警务室的监督指导力度,严格奖惩,积极做到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平安。

        以群众工作站为依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群众工作站是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点,其许多职能作用与公安机关有着密切的联系。

        该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强力推进群众工作站的建立,并有效利用这一契机,将社区警务室与群众工作站紧密结合,互联互通,互助互惠。一是实现社区警务室与群众工作站对接;以居委会为基础单位,聘请一些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同志和治安积极分子作为警务工作的联络员、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员、防范工作辅助员和治安信息收集员,协助公安机关及时排查、调解矛盾纠纷。二是将服务群众工作重心前移;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室服务群众的职能作用,将工作重心前移,与群众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一道积极开展群众工作,落实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落实为民、便民、利民举措,简化办事审批程序,搭建党委政府、公安机关、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治安岗亭、社区警务室、群众工作站,把公安服务的平台前移到了社区、村组,面对面与群众交流、沟通,直接为群众排忧解难,增强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增进了民警与群众的感情,搭建了警民良性互动的工作平台。以前,由于警力少、工作繁重,治安防控模式单一,民警驻守在派出所,等着群众来报警、办事,走家串户、深入群众的时间较少。“三位一体”治安防控体系建成后,将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不断防控体系注入新的内容,凸显公安机关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威慑力”,达到创建新型治安防控体系的要求和效果,使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群众纷纷反映:“现在治安岗亭、警务室和群众工作站建到了家门口,办事方便了,安全感也增强了”,“街面经常能见到民警,吵架的、打架的少了,抢夺抢劫的少了,偷盗的少了,警民之间相互了解多了,心里比以前踏实多了。”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市局以“六比六看”为抓手扎实推进自查整改
  • 下一篇:以信息化建设为先导 推进公安交管工作创新发展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