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在中国的广泛提倡和流传,使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石。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具有开蒙启智,引导、教育、塑造人的重要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同时,文化也是人们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需要。廉政文化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将弘扬正气、鞭挞腐恶为己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廉政建设方面集中和具体的反映,廉政文化建设已成为当今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发展进步的内在灵魂。如何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公安队伍建设、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努力培育公安特色廉政文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
一、公安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
公安廉政文化建设是公安文化建设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公安反腐倡廉建设的治本之策,是形成新时期公安机关良好警风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公安队伍建设的内在动力。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发挥其预防腐败孳生“净化器”,隔绝腐败传播 “防火墙”的作用,大力弘扬以忠诚为核心的警察价值观,激浊扬清,凝聚警心;大力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不断提高广大公安民警拒腐防变的能力,以反腐倡廉的最大成效,促进和推动公安中心工作和各项重大警务部署的落实。
公安廉政文化具有“公安机关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自身所独具的特色,又寓于文化的大环境中,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从公安机关的实际看,公安廉政文化其内涵可分三个层面:一是思想理念。包括警察对廉政的认知程度、警察的廉政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等。二是廉政规范。包括廉洁从警的各项法规制度、行为规范等。三是载体。包括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创作廉政文化作品、建设廉政文化基地、构建廉政文化网络等。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宣传廉政知识、廉政要求、廉政理念,倡导“忠诚、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二、当前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
公安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对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民警思想政治素质,深入推进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工作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地公安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均取得一定成效,但发展很不平衡,与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机制清够清晰。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不清,责任不明是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带有普通性的一个问题。有的单位虽然开展了一些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收到了较好效果,但由于没有建立长期有效地运行机制,形式上缺乏创新力,活动不能持久深入,结果是廉政文化建设停留在组织几个活动的层面。有的地方只有任务部署,缺少责任机制,没有检查监督,工作成效好坏一个样,缺乏必要的约束性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工作落不到实处。
(二)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较为单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导致社会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影响,与种种腐朽思想文化交织在一起,给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带来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少单位领导的思想观念落后,教育形式单一,缺乏生动活泼和喜闻乐见的素材,其再现形式、宣传载体、文化阵地往往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会议上,忽略了文化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公安廉政文化同公安文化、网络信息等现代传媒割裂开来,从而缺少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无形中步入简单化、说教化的怪圈。
(三)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不够强。一些公安机关廉政文化虽有确定的主题教育,步骤计划安排也很周密,但今年哼这调,明年唱那曲,未能很好的体现“三贴近”。总体上还存在内容雷同,形式大同小异的现象,导致少数民警抱有抵触情绪。此外,一些地方过分强调正面典型宣传,忽视了反面典型的教育,也有不从公安民警的思想脉搏、现实状况需要出发安排教育内容,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由于内容的针对性不强,以致廉政教育的效果也难以完全体现。
(四)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当前社会治安复杂、刑事案件多发的形势下,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对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弱化,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总认为公安业务工作是硬指标,看得见抓得着,而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属于思想政治工作范畴,是软任务,具有长期性,难以直接产生效益,不如抓破案见效快,来得实在,易出政绩,因而在公安廉政文化建设中多为“推动”型,推一推动一下,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即会上强调的多,会后抓落实的少;突击开展的多,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少;当作临时性工作抓的多,长期抓、抓长期的少;可用资源多,真正占领阵地的少。
三、公安机关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途径方法的探索
近几年,*市公安局牢牢把握公安机关反腐倡廉教育的发展方向,把提升文化育廉软实力建设,铸造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忠诚警魂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进公安机关”为主线,丰富主题活动,凸显公安特色,形成了文化育廉、以文促廉的良好态势。认真回顾反思,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找准载体,把公安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公安机关构建惩防体系的重要工作来落实。
载体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助推器。载体找准了,廉政文化建设就会丰富多彩、效果凸显。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在找准载体上下功夫。一是要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公安文化建设的大格局之中来抓。保持忠诚、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是公安文化建设所要指向的根本属性,也是公安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观,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建设公安廉政文化,就必须弘扬忠诚、务实、为民、清廉的警察价值观,激浊扬清,凝聚警心,培育公安机关、公安队伍特质的、具有深刻烙印的警察精神。二是要把廉政文化建设列为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前置性工作来抓。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拓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领域,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形成广大公安民警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清廉教育的长效机制;可以有效地推进廉政监督机制建设,唤起民警在自警、自省、自觉基础上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要求,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因此,只有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大格局中来抓,廉政文化建设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要把廉政文化建设当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系统工程来抓。要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在公安机关内部建立起多边协作、上下联动的组织保障机制。要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班子,明确职责定位,定期召开联席例会,共同研究廉政文化建设方案、制定具体工作对策。在此基础上,按照“目标任务量化、工作标准细化、职责分工强化”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各级领导干部抓廉政文化建设责任。要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分解到具体部门,落实到人,明确目标任务、考核标准、奖惩措施和纪律要求,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二)创新形式,把公安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来运作
形式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活跃剂。形式灵活创新,廉政文化建设才能有声有色、深入人心。加强公安廉政文化建设要在创新形式上出实招。一是教育引廉,引导公安民警廉洁从警。要结合公安队伍的实际,以创建学习型公安机关为切入点,一年抓住一两件重点教育内容,做到有安排、有部署、有检查,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化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效能。二是媒体传廉,增强公安民警学廉倡廉的自觉性。要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公安局域网为平台,通过报刊、杂志、简报、宣传橱窗、网络等形式建立廉政学习园地、违纪曝光台和”警营廉政文化“网上专栏,广泛宣传党政纪律条规,通报内部违法违纪典型案例,交流廉政文化建设经验、做法和体会,使廉政教育不间断,反腐宣传天天见。三是谈话促廉,强化公安民警的法纪观念。完善谈话制度,全面启动以任前谈话、定期谈话、诫勉谈话、警醒谈话、集体廉政谈话为主要形式的预警促廉机制,对公安民警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常提醒常警示,让公安民警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四是典型导廉,保持公安机关的先进性。以廉政示范教育为依托,深入开展向先进人物的学习教育,在深入学习全国的典型的同时,努力从本单位发现新的典型。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身边的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带动、激励作用,不断扩大教育的效果。同时要充分利用重大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通过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在公安机关形成一种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氛围。五是活动宣廉,培养公安民警的廉洁行为。采取读一本廉政书、写一篇廉政学习体会、编一段廉洁警句、上一堂廉政党课、听一场廉政报告、参观一次反腐倡廉图片展、参加一次知识竞赛活动、参与一次廉政歌曲歌咏比赛、向民警发放一本《廉洁从警手册》和一本廉政台历等易于参加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公安民警踊跃参加,不断兴起廉政文化进警营的热潮,让民警在参与廉政文化活动过程中获得廉政文化知识,受到廉政文化的感染、教育、熏陶。六是环境熏廉,积极营造廉政文化视觉氛围。要注重公安廉政文化园地建设,培育公安廉政文化氛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利用机关大楼路边交通电子显示屏播放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或廉政警句格言。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期间,采用发送手机短信形式,向全体民警进行廉政警示教育。设置廉政警示宣传专栏,各部门通过学习园地、宣传专栏等形式,加强廉政文化宣传。在各单位大楼、大厅、会议室、走廊等部位悬挂廉政文化标语或廉政文化作品,设置廉政公益广告牌,既丰富了民警的文化生活,又起到教育作用。七是以制度督廉保洁,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要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全面实施廉政谈话制度。开展初任新警集体廉政谈话;对新提拔的中层干部开展任前廉政谈话;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民警开展警示或诫勉谈话,实现谈话促廉。要建立廉情报告制度。结合《民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掌握民警廉情情况和个人重大事项,便于加强对民警廉洁自律的监督检查。要建立民警述廉、评廉、考廉制度。年末,民警向单位、管理对象、服务对象、社区群众述廉,严格评廉和考廉,考评结果作为提拔任用和评先评优的依据。
(三)建立机制,把公安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公安机关与时俱进的重点工程来谋划
机制是保障。机制健全,廉政文化建设才会活力四射、健康发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在完善制度、机制上求突破。一是要建立健全公安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公安机关的各级党组织是公安廉政文化建设的责任主体,公安廉政文化建设要从领导做起,要从领导机关抓起,在建立健全公安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上深入谋划,努力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切实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领导,着力推进。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成为警营廉政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传播者、推动者,要亲自抓、重点抓、狠抓落实。公安机关的纪检监察干部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职能,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认真谋划,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密切配合,形成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联动效应,整合廉政文化资源,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合力。二是要建立健全公安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要围绕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新实践、新内容,不断赋予公安廉政文化建设新的要素,切合实际地建立与公安廉政文化建设相适应、具有导向作用的、操作性强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制度体系,推动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发展。要建立扶助鼓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安民警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要建立健全公安廉政文化建设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机制。要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善于提练,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公安廉政文化建设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努力开创公安廉政文化建设新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