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政工思想 >> 文明创建 >> 浏览公安
  • 关于公安机关培育治安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1年11月23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进步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治安、推进公安工作同样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独特的、大众的表现形态渗透在经济、政治和百姓生活领域,为社会治安服务的新型文化载体,笔者称其为"治安文化"。治安文化是法治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应当成为培育治安文化的主力军,勇于探索,勤于实践,使治安文化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一、治安文化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态

        治安文化是指反映治安情况、面向大众,以宣传法律提高公民守法意识、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形象、宣传人民群众维护治安提高社会责任感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化类型。与社会治安有关的宣传信、宣传栏、横幅标语、安全防范手册、警示栏以及各类面向群众的会议和宣传报道等都是治安文化的具体内涵。治安文化因时、因地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

        (一)治安文化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先进性是治安文化的一个时代特征。文化从来都是与时俱进的。不同的时代对文化有具体的要求。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文明,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衡量先进文化的标准,在于它的根本性质和社会作用是维护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社会治安与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保障广大人民安全利益密不可分,治安文化是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为社会治安服务的,符合先进文化的要求。公益性是治安文化的又一个时代特征。面向大众的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党的十六大号召积极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展文化公益事业,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治安文化以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安全为素材,让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其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二)治安文化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纵观古今中外,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样治安文化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形态也各有迥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吴文化孕育了*。进入新世纪,*正在全力建设文化大市以及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精心构建山水宜人的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烘托文化氛围,安全祥和的治安环境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治安环境同样需要治安文化的熏陶。*的治安文化应融入到*文化大市建设中,贴近*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特点,贴近*的治安状况,按照建设平安*的要求,努力讴歌平安创建中的新人新事,真实反映社会治安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鼔与呼。同样经济开发区、中心商务区、农村、城镇等不同地区的治安文化,其内涵和表现形态都应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彰显地方特色。

        二、 公安机关培育治安文化的探索和实践

        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主力军,也是培育治安文化的主力军。多年来,各级公安机关的公安民警积极当好治安文化的传播者、宣传者,为推进治安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公安机关不断打开新视野、开拓新境界,从与时俱进的公安工作实践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在治安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开拓能够促进治安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使治安文化深入人心、充满生机。一是围绕促经济保安全目标,把治安文化渗透到平安创建中。平安创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正可谓:"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发掘民力资源需要通过治安文化去宣传,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维护治安的热情调动出来。我们*公安机关在平安创建中,大力加强治安文化建设,努力提高治安文化的宣传覆盖面。积极推进*党工委、管委会倡导的"五个一"工程,其中建设了一批平安创建宣传栏,通俗易懂的安全防范知识、温馨的宣传标语吸引了人民群众,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同时我们组织民警串门走户包括走入外商企业中,宣传法律、宣传防范,与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探讨治安良策,促进了治安文化的社会化、大众化。一些外商受中国治安文化的感染也加入到维护治安的行列中来,有的走上街头参与交通协勤。二是积极倡导"民本化"理念,把治安文化传播到流动人口中。流动人口是我们公安机关传播治安文化的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他们从家乡来到新的环境,需要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加强对环境的认知,包括对当地治安形势的了解。治安文化无疑是受他们欢迎的一个媒体,也是公安机关向流动人口宣传"第二故乡"、宣传法律、拉近与流动人口距离的一个重要载体。为此,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带着"民本化"理念,走进流动人口中,与流动人口心贴心的交流、面对面的关心,通过亲情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唤起一大批流动人口积极投入到"第二故乡"的经济建设和维护治安行列中。三是大力宣传正面典型,把治安文化与警营文化结合起来。各级公安机关加强警营文化建设,通过大练兵提高全体民警的政治、业务和文化素质,努力使全体民警在宣传传播治安文化时做到思路新、情况明、内容实。与此同时,拥有众多读者、观众的《*警方》已成为警营文化建设的一扇窗口,成为宣传公安工作和人民群众见义勇为事迹的一个重要阵地,成为公安机关培育治安文化的一朵奇芭。着眼于密切警民联系、建立新型警方公共关系的诸如"警营一日"、走进广电直播室等警务公开活动,同样成为警营文化与治安文化互动交流的载体,让人民群众了解了公安工作,增强了维护社会治安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三、治安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发展治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一是要弘扬主旋律,确保治安文化健康发展。创建平安家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维护社会治安的主旋律。治安文化要围绕这一主旋律,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弘扬社会正气,让人民群众受到教育和鼓舞,并通过治安文化的熏陶,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而支持配合做好维护社会治安工作。二是要提倡多样化,确保治安文化丰富多彩。治安文化要着眼先进文化发展前沿,不断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从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中、从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积极创新治安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治安文化的知识性、直观性、实用性,使治安文化成为人民群众容易接受的通俗文化。我们*公安机关将继续立足"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的*发展定位,正确把握治安文化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在宽领域培育普及治安文化的同时,精心培育特色治安文化。我们组织分局有关部门领导和骨干到松下、索尼、联合电子等国际知名企业观摩学习、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理念和方法,通过互动来提高我们培育外向型经济领域治安文化的水平。三是要保持鲜活度,确保治安文化与时俱进。毛泽东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生活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的矿藏,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治安文化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要成为反映社会治安的"晴雨表",比如每一次安全防范宣传、预防犯罪教育、交通消防宣传等都要做到内容新鲜,尽可能反映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尽可能让人民群众了解到发生在身边的事,起到未雨绸缪和警示教育的作用。同时,广大民警要通过入户调查等渠道,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意见建议,为治安文化建设积累"原汁原味"的素材。四是要倡导齐抓共管,确保治安文化取得长效。安居乐业是民心所盼、民心所向,为社会治安服务、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服务的治安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关心,特别是政法公安机关更要投入满腔热情,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持之以恒地推进治安文化建设,并善于总结,共同探索升华治安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促进治安文化长效机制建设。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对新时期加强红色警营文化建设的思考
  • 下一篇:加强公安文化建设提高警队软实力的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